在閱讀關于宋朝的史書時,讀到了這樣一件事:石介是慶歷年間的大臣,他曾寫了一篇《慶歷圣德頌》。在這篇文章里,他對一些人進行了褒貶,特別是對于同朝大臣夏竦詆毀最重,夏竦因此對石介懷恨在心。石介后來因參與黨派紛爭而被罷官回了老家,不久就去世了。
在他去世后不久,山東舉人孔直溫謀反。有人說孔直溫是石介的學生,于是夏竦就散布流言,說石介其實并沒有死,而是逃到胡人那里去了。皇上聽信了夏竦的話,便派欽差前往石介的老家,準備挖墳掘墓,開棺查驗。
當時的東京轉運使是呂夷簡,他一聽到這個消息,便連忙找到欽差,對他說:“此事不妥,如果將石介的棺木強行打開,萬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無故刨墳掘墓,怎么教育后人呢?”欽差問:“那怎么完成圣上交辦的任務呢?”
呂夷簡說:“石介死時一定有收殮的人,內外親戚、本家以及來送葬的學生,總有幾百人;至于抬棺下葬等事,肯定雇人?,F在把他們都找來審問,如果沒有異說,就叫他們寫下狀子,取保了結,就可以回稟圣上了?!睔J差就按呂夷簡的辦法處理了這件事,然后據實奏明皇上,皇上也并沒有怪罪。
呂夷簡身上,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一是堅持正義,不做挖墳掘墓的缺德事;二是在處事方式上懂得變通,既堅持了自己的立場,又能向上司有個交代。(摘自《演講與口才》 唐寶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