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隨著網絡應用的不斷普及,利用網絡推動小學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變得越來越便捷,也越來越重要。堅持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是進一步推動教育教學研究下沉到學校最為直接的體現,可以解決本校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能充分利用學?,F有的各項資源,全面調動全體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確保教研活動更加務實,也更有利于推動本校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
一、實施小學校本教研的重要意義
開展小學校本教研實踐活動,全力推動學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讓廣大教師既能教好學,又能全面提升自己。
(一)把學校校本教研真正作為重要的教學研究基地
教研是每個學校都堅持的教學研究活動,但一直以來,實效性不強,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做到校本教研,脫離了本校實際的各種空洞理論探討,沒有真正根據學校問題做好深入分析,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進而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很多教研活動都還停留在面上,沒有深入本校實際,不能真正促進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校本教研活動主要針對以往教研的空洞問題,真正立足本校實際,推動教研組織形式和內容的根本性變化,形成全校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營造一種良好的研究氛圍,充分重視教研活動,將教學教育作為最核心的研究問題,并真正推動本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切實增強教育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二)真正凸顯教師教研主體的責任和地位
教學研究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做好教學的同時更要注重教研,以教研來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教研要立足教學實踐之上,這樣才能讓教研活動更有針對性,更有現實意義,而這一切都落實在教師這個主體上,因此校本教研能夠真正將教師教研主體地位凸顯出來。認真做好教學研究是教師的責任,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必要條件,因此不應該把教研活動視作領導的專項活動。
(三)校本教研能夠促進全體師生共同進步和發(fā)展
以校本教研推動教學研究改革,尤其是利用各種信息化工具來優(yōu)化校本教研的組織形式,研究教學內容,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促進教師成長,實現師生共同進步。校本教研結合不同時期本校學生的實際特點,與學生共進步,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化成長,并將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學實踐活動與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很好地統一起來,最終在學生那里得到落實,從而成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
二、新時期利用網絡推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措施分析
(一)利用網絡全面學習先進教育發(fā)展理念
校本教研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將先進教育思想、理念與本校教學實踐活動更好地統一起來,開展教學研究實踐活動,這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方式。借助網絡學習先進教育理念,符合當前新時代的教育工作特點。網絡化時代,每個教師都習慣于通過網絡來了解更多的信息,學習更多的知識,獲取更多的資源。而校本教研可以更好地利用網絡來獲取教育資源,利用網絡研究先進教育思想,形成更加濃厚的學習和實踐氛圍,讓每個教師在工作、生活之余,通過網絡來做更多關于先進教育思想的解讀以及嘗試更多貫徹先進教育思想理念的教學實踐活動。這樣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學習并深刻領悟新時代教育理念,實現全體教師的思想更新、理念更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人的落后首先是理念的落后,一個單位的退步首先是思想的僵化。因此,要促進教師成長,必須讓教師積極參與教研,學習先進教育思想理念。教師通過網絡學習,能夠和全體教師一同研究,共同探討,便于彼此交流、相互影響,從而形成更加濃厚的思想教育學習氛圍,真正促進思想解放,這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在教研活動中有更多的思想火花,從而更好地改善小學教育教學,使教學效率越來越高,真正促進小學生全面進步和成長。
(二)利用網絡服務進行教學探討和交流活動
利用網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成長,積極發(fā)揮網絡的作用,讓全體教師的教研活動變得更加自由、靈活,更具實效性。校本教研是一項基于本校實際的教育理論探討和教育實踐探究活動,校本教研不能只在線下進行以及拘泥于辦公室一個地點,要更加靈活地開展工作,這樣才能讓全體師生有更多的交流渠道和探討機會,真正把校本教研變成一種發(fā)展需要和提高自我的有效方式以及促進教師成長的平臺和紐帶。教師要實現自我成長、教學進步以及提升業(yè)務水平,應不斷加強校本教研,發(fā)揮校本教研活動網絡平臺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教研組織活動形式。利用網絡能夠隨時展開探討,及時做好交流,建立校本教研活動群或校本教研網絡工作室,圍繞本校教學教育實踐、學生管理、家校合作、教材探討、教材開發(fā)等,隨時組織網絡教研活動,也可以讓教師針對教學實踐和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同事隨時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能夠充分發(fā)揮網絡方便快捷的優(yōu)勢,打破時空限制,讓校本教研活動變得更加方便、高效。校本教研主要針對小學教學實際,教學活動中遇到的難點具有個性化,利用網絡能夠隨時將教學過程中、教育實踐中以及其他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呈現出來,確定教研的課題,及時加以分析,供全體教師進行探究,并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全體教師利用網絡集思廣益,形成更廣泛的共識,拿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樣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讓校本教研活動變得更加務實。很多時候,教師有了新想法、遇到新問題、突發(fā)新靈感,需要及時與同事探討,但因為時間或空間限制,無法做好教研,因此失去了更多研究的良機。利用網絡服務小學教研,不僅能夠隨時做好探討,還可以讓教師將平時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難題記錄下來,定期進行校本教研,實現各種研究問題的分類匯總。通過網絡積極開展校本教研,讓每一個教師有更多的學習研究機會以及更好的成長路徑,真正實現讓每一個教師在工作中學習,在實踐中探討,在交流中成長。
(三)利用網絡組織教師進行校本教研實踐和成果展示
校本教研是學習先進教育思想理念,研究本校教育實踐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法的重要活動形式。首先,組織教師進行學習探討,促進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研究更新的教育思想理念,還要注重他們的教育實踐,讓全體教師將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統一起來。教研活動不是一次性活動,而是經過教育思想研討、實踐驗證再做進一步探討。每個教師通過校本教研實現專業(yè)發(fā)展,研究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具體實踐中感悟探究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其次,以思想認識指導教育實踐,根據教育實踐來深化教育思想理念,促進教育思想進步,再進一步指導教育實踐。最后,做好教研實踐和成果展示,通過網絡來展示自己的教學習得,尤其是教育實踐,每個教師參加完校本教研后展示自己的教研成果,以此供全體教師更好地觀摩和探究。這樣可以讓每個教師有更好的展示機會,也可以讓全體教師在觀摩中感知自己的成長和他人的優(yōu)點,并作進一步探究和改進,從而真正促進教師的成長,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豐富教育經驗,形成更具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也讓教研更具操作性,更具現實意義,更有效果。
(四)利用網絡實現師生共同進步
校本教研最根本是要服務學生,實現師生共同進步,教學相長,這才是教研的根本,也是檢驗校本教研最為重要的標準。利用網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不能忽視學生這個最根本的教育對象,通過網絡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讓教育教研活動在學生那里得到落實,并且能夠進一步檢驗教師專業(yè)成長效果,讓校本教研變成全體師生的活動,和學生統一起來,跳出校本教研這樣的小圈子,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校本教研中,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首先,教師與學生通過網絡進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動,便于教師了解學生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中的不足,以此作為探究或改進的重要內容,同時研究學生的各種問題,教研最主要的是學生,校本教研要立足學生,立足本校實際。因此,教師要利用網絡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隨時發(fā)現學生的個性問題和共性問題,為校本教研提供第一手資料,也讓校本教研能夠更具針對性。其次,教師應充分利用家長群與學生保持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大多學生都有QQ或者微信,教師關注學生的需求,與學生在課下保持互動,不僅可以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和課后輔導,更能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將其作為教研的主要內容。教師通過校本教研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方法指導,學習效率更高。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更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學習發(fā)展,更促進他們身心健康,以此來進一步驗證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成果。
總之,我國教育改革在全面推進,教研活動是教師教學和教師成長最為重要的促進方式。要注重校本教研,更要注重網絡化時代下的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組織形式和評價標準,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校本教研形式,并在校本教研中積極嘗試,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