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浩
我已經喘不過氣來了,這樣的快節(jié)奏與我格格不入。
窗外的雨聒躁地下著,我盯著窗戶,雨滴在玻璃上畫出煩人的曲線,讓我想起了曾祖母彈的《森林狂想曲》——因年過古稀,她飽經風霜的手布滿了溝壑,屈伸也大不如年少時靈活。一首輕快活潑的曲子,竟彈出古樸厚重之感。那旋律仿佛被歲月拉得很長很長,或者說,是時間被這旋律拖得很慢很慢。
耳邊又響起了熟悉的調子,眼前的森林充滿了靜美的秋葉,斜出的枝干光禿禿的,訴說著陳年的故事。鳥兒不再活蹦亂跳,魚兒也懶得“俶爾遠逝,往來翕忽”,蟬兒停歇了鳴唱,貓兒靜靜地坐著……萬物生靈都在凝視遠方。
再看曾祖母,她正不緊不慢地敲擊著琴鍵,瞇著眼,似乎已完全陶醉于她所營造的獨特的境界,而那微微搖晃的身軀分明在向世界倔強地宣告:這,是我的節(jié)奏。
奶奶告訴過我,曾祖母年輕的時候受過不少苦,但她依然保持一顆淡然的心,守住鋼琴,在苦難中彈奏屬于自己的歌曲。
隔著時空,我又感受到了那節(jié)奏的力量。
我試著去找自己的節(jié)奏。也許我不太適合太快的,就像曾祖母一樣,需要慢慢來。我試著調整自己的呼吸,平復心情,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件事;我試著忘掉疾馳的時間,努力寫好每一個字,認真思考每一道題……像蝸牛一樣,慢慢爬,卻從不徘徊,堅定地走下去。
這個世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瀑布飛流直下,微風徐徐吹拂,樹木奮力拔節(jié)……我又想起腦海中時時回旋著的曾祖母彈奏的《森林狂想曲》,那不緊不慢的旋律,那靜靜撫過琴鍵的手指。這就是我的節(jié)奏。
總有一天,相信我也能用自己的節(jié)奏,彈奏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江蘇南通市海門中學附屬學?!?/p>
●點評
作文開篇設置懸念,詳細描寫了曾祖母彈奏《森林狂想曲》時的場景,情景交融,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引出了“節(jié)奏”這一主題,進而揭示了萬事萬物都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的道理。結尾呼應開頭,“我”走出了“喘不過氣”的泥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讀來意味無窮。
(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