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衛(wèi)寧
群文閱讀是一種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閱讀學習應得到加強重視,閱讀能力是學生需要必備的能力。在教學中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因此,需要教師明確群文閱讀目的,設計閱讀教學方案,完善教學模式,積極總結存在的問題,以此有針對性地展開群文閱讀教學。
一、依據(jù)學生情況科學選擇閱讀內容
由于小學生語文基礎存在差異,語文知識儲備情況也會不同,而且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都有所差異。教師在展開群文閱讀活動教學中,需要依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選擇閱讀內容,而對于小學低段群文閱讀教學,應能夠應用繪本或者童話故事方面的閱讀內容展開教學,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中段的學生由于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而且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這就需要在這一階段選擇一些篇幅較短,而且內容較為簡單的閱讀內容讓學生進行閱讀;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要確保閱讀的題材和內容更加多樣和豐富,并且結合初中教學目標,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選擇閱讀內容,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發(fā)揮閱讀教學的作用。
二、有效把握主題,展開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課程會有相關的主題,教師應輔助學生結合主題進行閱讀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的關鍵點,在課堂教學中繪聲繪色地展示閱讀知識,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時應圍繞主題展開,在有效把握主題以后進而能夠明確閱讀方向,進而體現(xiàn)閱讀學習的價值。
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中,都是動物主題的教學內容,例如《貓》《母雞》《白鵝》,以及習作內容《我的動物朋友》,其中《貓》和《母雞》均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所以在確定了主題后,教師首先進行文章的分析,《母雞》中主要描述了老舍對母雞看法上的轉變,從而對母愛之情進行贊美。在《貓》的教學中,主要講述貓的古怪特點以及滿月小貓的淘氣與可愛,體現(xiàn)了老舍對貓的喜愛。教師可以再為學生選擇老舍的課外讀物《小麻雀》和《小動物們(鴿)續(xù)》,以“老舍筆下的小動物”為題,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及豐富的情感體現(xiàn),并體會老舍先生是如何對動物進行觀察與描述的,例如對貓和母雞的情感表達中,老舍描述的是對貓的喜愛,以及首先對母雞產生討厭的態(tài)度,之后轉為尊敬。通過情感的描述,升華了文章的情感,也豐富了文章內容。
三、豐富教學形式,加強深入教學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豐富閱讀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以此避免學生產生倦怠感。例如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讓學生生動形象地學習一些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中搜索一些言論讓學生進行分析,以此提升學生的認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其見識。可以針對學生展開分組教學,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或者自主探究從而明確閱讀學習的重點,不但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而且能夠讓學生在互動學習中或者獨立自主學習中積累學習經(jīng)驗,增長自身見識。
四、有效總結教學,打下教學基礎
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并且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可以得知群文閱讀學習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密切相關,所以應有效總結教學,通過歸納和總結教學情況進而明確不同知識內容之間的關系,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總結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以此得出課堂教學質量。在群文閱讀教學完成以后,教師與學生應能夠進行探討分析,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在完成以后,教師通過采取有效方式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以此獲得教學成效,并且告知學生課堂教學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困惑和問題,從而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合教學內容,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學習、寫作教學極其關鍵和重要,往往一些教材內容會有共同主題,而教師應為學生的群文閱讀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應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學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群文閱讀效率和質量。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認識到群文閱讀的重要性,教師應有針對性創(chuàng)設群文閱讀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這就需要教師依據(jù)學生情況科學選擇閱讀內容、有效把握主題,展開閱讀教學、豐富教學形式,加強深入教學、有效總結教學,打下教學基礎、結合教學內容,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進而提高群文閱讀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