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賊”之說,源自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他曾說過:“欲成大事,先破心賊?!彼€感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為什么“心中賊”難破?因為它是人的本心、本性,是與生俱來的。
政工干部要做到潔心正己,常破“心中賊”,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關鍵是要做到固本心、守底線、存戒懼、知敬畏,做一個自信、自省、自警、自律之人。
一、固本心,做自信之人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备┭鎏斓匦臒o愧,守正固本品自高。政工干部要破除“心中賊”,關鍵在根除“私心”、固守“本心”,做一個自信的人。
作為政工干部,人格要正、品格要高,既要時刻保持心中有黨、心中有責、心中有民,又要堅定“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自信的前提就是要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和實踐鍛煉,切實做到熟悉各種新理論、新政策、新知識、新業(yè)務,真正增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開展工作時才會“底氣”十足,在工作中才能為自己加分,為黨和政府添彩,為人民造福。
二、守底線,做自省之人
守底線就是守住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底線,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職、勝其任,要認得清得失、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
自省是指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調(diào)控和自我教育,是一種加強修養(yǎng)的重要方法。政工干部需勤于自省,自覺做到像曾子那樣“吾日三省吾身”。工作難以推動或是進展不順利時,政工干部難免不出現(xiàn)心浮氣躁、消極等負面情緒。這個時候,亟需通過檢視反省、檢討反思,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tài)度,回望初心,滌蕩靈魂,祛除焦慮和浮躁,達到內(nèi)心深處的安寧平靜和人格修養(yǎng)的修煉提升,從而把工作做好、完成。
三、存戒懼,做自警之人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詩經(jīng)》中的一句名言。政工干部必須心存畏懼,對自己沒有做好相應的工作而心存畏懼,對黨規(guī)黨紀心存畏懼,做到心有所懼、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自警,就是自我警醒,自我告誡,自我戒備,自我約束。與自重、自省一樣,自警也是傳統(tǒng)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如《三字經(jīng)》中就有“爾男子,當自警”的訓示。自古以來,但凡有所成就的先賢志士,無不深諳自警之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唐太宗三鏡自照,司馬光警枕勵志……無論身居何等高位,他們都能夠以“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的清醒對待自身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從而實現(xiàn)善始善終。
四、知敬畏,做自律之人
知敬畏不僅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會時刻如履薄冰,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確人生航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養(yǎng)上有所作為。
自律源于一種道德良知。政工干部要做到嚴于自律,將言傳與身教統(tǒng)一起來,處處以身作則,為人表率。做一個自律的人,就能率真的面對自我,素心為人,俠義交友;就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嚴明、守正不阿;就能做到才華應韞、德居人前,利在人后;就能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做到心不動、眼不迷、嘴不饞、手不伸。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迸蛎浀乃接峭纯嗟脑搭^,政工干部只有知足常樂,不貪戀權勢、不貪圖享樂,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繁華所誘,常做思想“體檢”,常掃“心靈”灰塵,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克制私欲,做到心中無“賊”,才能永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