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祥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負擔問題不僅是社會各界人士關心的熱點問題,更是教育執(zhí)行者——各科教師主要思考的問題。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過重,不僅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更會在很大程度上引發(fā)學生的厭學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教育遺憾。為此,作為教育第一人,教師要重視強化自身專業(yè)能力,提高教學的吸引力;轉變教學傳統(tǒng)觀念,重視傳授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師生融洽關系,重視心理健康引導;從學生角度多思考,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提升作業(yè)設計的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進而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
一、強化自身專業(yè)能力,提高教學的吸引力
教師必須重視強化自身專業(yè)能力,提高教學的吸引力。調查研究發(fā)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思想和心智還不成熟,處于被引導狀態(tài)的時候居多?;诖耍艚處熖嵘陨淼慕虒W吸引力,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多姿多彩、富含趣味和科學的事情。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一直飽受升學壓力的影響,而不斷被激勵、被督促、被要求必須好好學習,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若有一絲松懈將會被其他學生追趕、超過,嚴重時可能會失去升學的機會。學生在這樣的學業(yè)壓力背景下一直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這非常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利于健康學習觀和價值觀的樹立。為此,教師要提升自身專業(yè)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是為了什么,發(fā)現學習的魅力。例如,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專項培訓活動,不僅要學習積累與自身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也要積極翻閱、應用學生心理學和健康學相關知識,以此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此外,在備課時,教師要轉變備課思想,不再僅準備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更要相應準備教材內容的延伸知識、拓展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應用要更平和、親切,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要重視引經據典,卻又不顯刻意,使學生自然地愿意聽教師講更多知識,學習更多知識,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視傳授學習方法
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是將教材知識直接講解給學生,使學生掌握更多學科知識,了解更多擴展知識內容。但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各種知識內容“井噴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而這些知識內容大多需要學生掌握。與以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量相比,當代的義務教育階段教學內容更多、更雜,更多樣化。若教師還保留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僅不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對未知事物的了解熱情,反而會因學習內容和學習量的增加而產生厭煩心理。若教師還一再強調不學習跟不上時代發(fā)展步伐,不學習考不上重點高中等思想,將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嚴重的教育問題。基于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重視傳授學習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渴望,使其將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快樂的游戲,而不是學業(yè)的負擔,這時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明顯提高,學習積極性將大幅度提升。例如,語文學科的學習,這是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其教學內容涉及范圍廣,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內容,還要求學生將學習目光轉移到課外知識積累上,以此豐富知識積累,提高學習成績。這時,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講解的知識,教師要重點備課;需要學生主動查詢,掌握學習方法的知識,教師要以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查詢,如文章的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和教材中的多音字、四字成語和組成等基礎知識,這些都是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并掌握的重點知識,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生通過課后自主查詢,將會獲得更多學習體驗,增強學習感受,不再認為這項作業(yè)是負擔,而是當作一種能力的體現而積極完成。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課堂教學質量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課堂教學質量,這是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可以幫助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完成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減少課后復習鞏固的時間,促進知識的有效升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僅僅45分鐘,不僅要回顧上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更要將本節(jié)課知識重點和難點講解清楚,并配合一定的練習進行知識的深入分析和鞏固理解。由教學內容可以看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都非常緊,教學壓力也非常大。為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必須重視課堂利用率的提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習題設計質量,減少學生的作業(yè)練習量,將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車輪戰(zhàn)戰(zhàn)術丟棄,選擇更高質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找到學習方法,提高作業(yè)完成質量和完成效率,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強化,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精講知識點和略講知識點,對已經講過的知識點進行“點”式提問,對本節(jié)課重點和難點知識內容采用“線性”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已掌握知識點進行擴展學習并掌握新的知識點,將知識點有效串聯、穿插學習,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內容。
四、增進師生融洽關系,重視心理健康引導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對外界事物都存在很大的好奇心,更愿意輕松地與教師溝通交流,希望得到教師的高度認可和尊重,這樣其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與老師互動交流,與同學有效合作探究知識內容。在這樣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觀念引導下,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將大大減輕,其學習重心將放在知識本身,學習的情緒會一直平穩(wěn)、積極、不抗拒。而這樣積極的學習觀的形成,必須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才能實現?;诖?,教師要重視增進師生融洽關系,關注學生常常因學習和考試等學業(yè)壓力而形成的心理健康問題,避免在班級中與其他學生交往溝通時有過激的言語和行為,導致心理失衡,出現情感障礙等問題,并從學生的角度著手思考問題形成的原因,并積極與學生家長就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私下溝通,以此引導學生順利擺脫心理成長障礙,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和學習觀。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重視提前到教室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交流內容要與學習無關,更多是順著學生的談論話題繼續(xù)自由討論,并發(fā)表個人見解。教師在主動表達個人觀點時,要重視表達的方式,要親切、和藹、自然,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近之感,從而愿意與教師進行多次有效溝通。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在擺正教師與學生間相處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五、從學生角度多思考,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義務教育階段一直在提倡減壓、減負,這樣的教學目標是非常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但在實際應用中,更多的教育者將學生放學背的書包重量變輕,學生的課后復習做作業(yè)時間減少當作已經完成減壓、減負教育目標。這種教育思想是片面的、淺顯的,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教育真諦,領悟教育核心思想。這樣的教育減負對學生而言,并沒有落到實處,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由此使學生對“雙減”產生偏激想法,對教師工作開展帶來另一層次的壓力。無論哪一種想法和結果對學生而言、對教師來講都是不利的。因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負擔的減輕,不僅從外在壓力上減輕,更要從心理壓力上減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思想道德觀,將每一次的測試考驗當作自己進步的階梯,將每一次的課外知識積累作為知識的再一次升華,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內心愿意學習,愿意有效利用課堂45分鐘學習時間,從而在教師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減”,將學習不再當作負擔,最終也不會將學業(yè)壓力轉變成心理壓力。
六、提升作業(yè)設計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調查研究發(fā)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業(yè)壓力主要表現在作業(yè)數量和作業(yè)質量要求上。通常情況下,每一個學科教師為確保學生可以掌握學科知識,并靈活應用,就會在課后布置大量的練習題,以此幫助學生在課后完成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記憶。但義務教育階段涉及的學科知識眾多,每一科都布置一些作業(yè),集中在一起的“量”就會很大,學生為高質量完成作業(yè),就會將大量的課后時間用在作業(yè)完成上,而相應減少對興趣愛好的學習時間,甚至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長久下去,將會對心理造成沉重負擔,不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研究發(fā)現,目前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的課后練習題和配套練習冊、資源評價等內容重復率較高,很多知識點都在反復出現。而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多來源于這些輔助教學資料,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每日的課后練習作業(yè)一直在反復練習,反復鞏固。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鍛煉應用能力,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縮小學生的學習視野,不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形成。為此,教師必須重視提升作業(yè)設計質量,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課堂學習反饋對作業(yè)進行科學設計。在根據教育指導方針不留課外作業(yè)的前提下,教師要科學設計應用教材配套練習題,對重復習題進行刪減,對提高題進行有效設計,使學生在高質量的作業(yè)設計中找到學習的目標,獲得學習成就感。此外,教師要經常參加校內組織的學科專項研討會,將作業(yè)設計作為一個探討課題與其他教師共同探究、鉆研,進而系統(tǒng)地、科學地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和體現素質教育的新型作業(yè)內容,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總而言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負擔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教師的重視,其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實施者,對學生的學習觀影響巨大,只有將教學相關問題都思考透徹,并采取積極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才能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學習時凸顯自己的學習主體地位,有效完成教師安排的高質量、適量作業(yè),從根本上解決學業(yè)負擔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義務教育學業(yè)負擔綜合治理研究”(立項號:GS[2021]GHBZ036)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