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桐
在我家書柜的抽屜里,珍藏著一本厚厚的相冊。
相冊首頁是一張全家福,那是我三歲生日時拍的。青色的磚墻、青色的瓦片和灰暗的木門是這張照片的背景。照片中,爸爸媽媽抱著我和弟弟坐在一條板凳上,臉上的笑容是這張照片僅有的“亮色”。每每翻出這張照片,媽媽總是忍不住感慨生活的艱苦,并不住地告誡我要好好學習……從媽媽的“嘮叨”里我聽出了當時生活的色彩——灰暗!
在我上小學二年級時,爸爸申請了政府給年輕人提供的無息貸款,在縣城開了一家燈具店。經(jīng)過幾年的辛苦經(jīng)營,我們不但還清了貸款,而且把老家的磚瓦房翻修成嶄新的樓房。明亮的瓷磚為房子披上了靚麗的外衣,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大大的窗戶讓每間房都顯得寬敞明亮;嶄新的家具營造出一派現(xiàn)代化的生活氣息。門前是一條寬闊的公路,給我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
爸爸逢人就說:“趕上好時候了,國家政策好,幫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媽媽也不再“嘮叨”了,每天按時和鄰居去跳廣場舞。我們姐弟倆,快快樂樂地結(jié)伴去上學。
小小的家,由貧窮到富裕,是國家進步發(fā)展的縮影!我愿用手中的筆記錄屬于我們新時代的精彩,我更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
老師小評
小作者先由一幅色彩單調(diào)卻極具紀念意義的“全家福”起筆,后詳述自己親歷可感的生活變化,前后色調(diào)的對比獨具匠心,凸顯出一家人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小作者能以小見大——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不就是大時代新風貌的縮影嗎?結(jié)尾處“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既深化了習作的思想內(nèi)涵,也給我們展示了一位敢于擔當?shù)漠敶倌晷蜗蟆?/p>
【作者系河南唐河縣友蘭小學五·6班學生,指導(dǎo)并置評:代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