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今年是省委確定的“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年”。自全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晉中市壽陽縣南燕竹鎮(zhèn)堅持問題導向、緊扣基層需求,按照“能融盡融”原則,定機構、定職責、定措施、定目標、定考核,豐富“五定十條”功能,實現基層治理所有要素入中心、所有事務進中心、所有資源下中心,把“五中心”打造成最可靠、最綜合的基層治理“主陣地”“總抓手”,筑牢農村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
聚焦“謀好路、理好財”功能,打造特色化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加快推進“一堡壘五中心”建設,目前南燕竹鎮(zhèn)所轄17個行政村有10個村已經完成建設。通過“三查兩化一壯大”全面開展“清化收”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非承包地清查摸底11196畝,清查合同659份并規(guī)范75份,其中,四荒合同72份、非承包地合同3份,化解債權債務2筆,金額13.2萬元。結合自身特色資源和優(yōu)勢產業(yè),制定“一村一業(yè)”“二村一品”產業(yè)規(guī)劃,用好“四議兩公開”,加強村級“三資”管理,為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賦能提速。
聚焦“管好人、評好績”功能,打造制度化黨員教育中心。利用遠程教育、“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強化黨員黨性教育、提高黨員素質;建立流動黨員、困難黨員動態(tài)臺賬,定期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實行積分制分類管理黨員,推行黨員“四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貴工作,建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qū),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實訓基地,開展農村實用技能、科技文化、政策法規(guī)、市場經濟、勞動力轉移等方面培訓,努力培養(yǎng)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致富帶頭人。
聚焦“值好班、履好職”功能,打造專業(yè)化黨群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坐班值班代辦服務,村干部每月至少在村坐班3次,住村處理事務不少于20天,每月至少入戶一次;按“問事、受理、代辦、回復、建檔”五個步驟開展代辦服務,拓寬服務群眾渠道,豐富服務內容,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制定《農村干部崗位職責清單》《農村干部任務清單》,全面推行村干部清單式履職管理。
聚焦“聯好戶、解好題”功能,打造精準化平安法治中心。建立“鄉(xiāng)鎮(zhèn)黨委一行政村黨組織一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實行村干部“包網一聯戶”制度,開展“三進一巡”工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及時處理矛盾問題,精準幫扶困難群眾,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組建村級矛盾調解隊伍,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確?!靶∈虏怀龈瘛⒋笫虏怀龃?、矛盾不上交”;開展“清廉村居”建設工作,確保小微權力規(guī)范運行;建設公共法律工作室、警務室,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提升法治鄉(xiāng)村建設水平。
聚焦“定好規(guī)、創(chuàng)好星”功能,打造浸潤化鄉(xiāng)風文明中心。建立黨員干部“紅十條”、村民管理“紅十條”,修訂完善村規(guī)民約,成立履約評議會,對村民履約情況進行評定;成立鄉(xiāng)賢會,利用中秋、春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聯誼活動,引導鄉(xiāng)賢為家鄉(xiāng)發(fā)展出謀劃策、出資出力;開設“道德講堂”,用身邊人、身邊事引導村民向上向善;成立文體宣傳隊,定期組織文體活動,把田埂當舞臺,讓老鄉(xiāng)唱主角,打造家門口的“文化盛宴”;定期開展星級文明戶評定并授牌,通過“以星積分,以分兌獎”,大力褒獎善行義舉,營造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