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科技館;升級;改造
科技館建設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公眾接受科普教育的活動場所,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我省多個城鎮(zhèn)建設多功能、多特色的現代化科技館是非常必要的事。目前科技館正面臨新的挑戰(zhàn),筆者對目前建設中有關問題現作如下思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國內科技館得到快速發(fā)展,各級政府對科技館建設的投入和支持越來越大。但是,從目前看,科技館展品設計卻缺乏創(chuàng)新和地方特色。
科技館應向觀眾介紹人類最新的科技成果、當代科技前沿的最新動態(tài)。然,現在很多科技館內展品缺乏地方特色,品種比較單一,沒有形成自主創(chuàng)新設計體系??萍拣^注重可動手互動型展品實物的研究,以獲得觀眾在實驗中探究學習的科學教育模式,最早是由歐美國家興起,最著名當屬費蘭克·奧本海默創(chuàng)建的美國舊金山探索館深受青少年歡迎。多年來國內科技館為快速發(fā)展而沿襲借鑒此類模式,由此各種展覽主題,最終都必然落實到動手展品和布展的設計上,好像科技館沒有這類互動展品和相應的布展或者不以其為主,就不能稱其為科技館或者起碼不像個科技館,大家普遍慣性思維認為科技館建筑蓋起來了,布展布好了,展品“填充”進來了,就基本大功告成了。相應很多科技館都有展品研發(fā)部之類的部門,鮮少有其他教育形式研發(fā)機構??梢哉f國內科技館業(yè)界更多關注的是“物”——互動展品和布展的研究。
以山西科技館為例談一下筆者對升級改造的一些想法。
山西科技館2013年10月開館,目前已歷經近9年,無論從展品的老化、內容的陳舊和知識的更新以及社會公眾的需求,還有隨著科技館事業(yè)發(fā)展帶來的理論的成熟和實踐的深入,使得我們對以前的展示內容不斷產生新的認識,繼而對科技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進行升級改造。
同時要真正做好升級改造工作,既需要研究科技館事業(yè)發(fā)展理論,又要植根于科技館工作實踐,方有可能創(chuàng)造學術氛圍,提升本館學術水平,培養(yǎng)出既懂理論,又能務實,又能創(chuàng)新的人才,促進我館事業(yè)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踐達到一個省館所應具備的水平。
1.我館主題脈絡:從二層到四層,從宇宙的發(fā)端、生命的起源進化,到三層的機器與動力,人類運用智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最終到四層探究人類駕馭創(chuàng)造力的智慧、親近科學。由此看來二、三、四層區(qū)不是并列的關系,不像分展區(qū),比如:人體、生命、宇宙,還有三層機器動力主要講三個方面:機械、能源、材料。它們之間是并列的,可以各自為政,分別展開。而我館二、三、四層展區(qū),二層是三、四層的伏筆,三層又是四層的伏筆,層層遞進,要讓觀眾感覺到這種層層遞進和高潮,這樣的展示才有效果。
2.把握寬泛抽象與具體的關系。寬泛抽象的標題和內容相對來說,主題和脈絡的描述,即展覽大綱要充實詳細具體一些,而我們看到這方面的資料很少。例如山西科技館二層“宇宙與生命”展廳,主題就比較寬泛、抽象。因為對這一類的主題,在有限的空間不可能包羅萬象,主題越寬泛,指向越不明確,具體展覽素材越不好選,很多內容覺得都可以又覺得都不是那么充分,很難具體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落地難,搞不好就是深化設計與頂層設計結合不緊密,自說自話。所以,這類展區(qū)設計給設計人員帶來巨大挑戰(zhàn)。當然,這不表示否定選擇較為“寬泛”或者“虛”的主題,不應該選擇“宇宙”“生命”“未來”,比方日本就有“科技未來館”。只是試圖說明,如果選擇這類尤其寬泛的主題思路,需要概念設計與深化設計的深度溝通和磨合,需要有詳實充分的展覽大綱,表達清楚宏大的主題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概念設計與深化設計不能是兩張皮,明確說展覽大綱既要有主題思路,又要同時考慮拿什么具體的素材、展品去支撐這個主題。
我認為,如果主題過于寬泛,分主題就要往回收,一定要把握好兩者間的關系。比方說“宇宙與生命”這是一個大范圍,我認為可以講,但是其中分展區(qū)“人體”范圍也不小,健康、進化、腦科學等等都可以選擇講。但是我們要萃取合適的內容以支撐主題。講什么?講多少?要把握好。總而言之,寬泛的主題展覽大綱相應要詳實一些;寬泛的主題所屬的分主題內容范圍要根據情況謹慎處理,設計方面不宜太多。歐美很多科技館主題內容設計相對比較具體,甚至于傾向一些經典基礎展品。
3.還有“黃土地——天上飛來的家園”,這個分展區(qū)所表達的內容到底對二層展區(qū)的主題起到了什么樣的支撐作用?大量的篇幅介紹了一些地質知識,起碼與主題結合不是很緊密,值得商榷。除非該展區(qū)通過講述黃土地的內容表現出意義,并能夠很好地支撐主題。
1.部分環(huán)節(jié)存在展示主題內涵空洞,內容及思想尚待挖掘。各分主題的內容表達對于主題內容的支撐不夠充分和緊密,各展區(qū)展品與分主題結合不夠充分,存在自說自話的現象。存在概念設計內容難以落地現象。
2.各展區(qū)及分展區(qū)標題過于直白,展示內容基本為各學科的羅列,趣味性不足,不能從標題上耐人尋味。
3.展示框架模式的選取還不夠豐富、靈活和生動。比如有些展區(qū)內容可采取故事鏈、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吸引觀眾。
4.有些展區(qū)存在展示形式和手段單一問題。比如二層“人體、生命”等展區(qū),采用多媒體展示技術過多,采用多媒體展示形式和方法及內容也較單一,比如視頻內容缺乏參與性、啟發(fā)性、趣味性和競技性。大部分就是一段幾分鐘視頻的循環(huán)播放,內容不夠豐富。
5.布展與展示內容的結合程度松散,藝術化形象化的渲染和表達還有待提高。部分展區(qū)存在展示教育目的不明確,展示效果欠佳,很難給觀眾留下深刻完整的印象。
總之,從問題來看,主題內涵不夠,內容與主題結合不足,缺乏新意,前期研究不充分。從布展、圖文、說明牌和導覽系統(tǒng)設計和研究方面,從以人為本、以觀眾為中心的設計方面,從研究觀眾心理、引導觀眾啟發(fā)觀眾方面,從研究教育傳播學、遵循教育規(guī)律設計方面,很多問題值得商榷。
從整體來看,一種方案是全部推倒重來,另起爐灶?!袄痹诓皇茉瓉淼氖`,以全新的理念和內容展示,從設計上容易創(chuàng)新,期望形成一個新的更具有轟動效應的展覽。二是還是沿用原來的概念設計和主題思路,只做部分展廳或者一些分主題的調整。三是沿用原有主體框架,只對各展區(qū)內容進行升級改造。即一切不動,只對部分展區(qū)的布展和展品內容做調整。
科技館建設是反映一個地區(qū)和城市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是面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把科技館建設成一個大眾向往、各具特色的科普場所,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建設和改造科技館中,應勇于創(chuàng)新、不畏艱難,迎接挑戰(zhàn),力求做到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同時又能為后續(x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柴繼山.論科技館建設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1(9).
[2]莫揚.我國科技館建設理念發(fā)展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09(6).
[3]張炬,孫業(yè)升.淺談科普場館建設中多媒體展品的選用[J].科普平臺建設,2012(3).
(作者單位:山西省科學技術館 魏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