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華 乙常青
浮云,飄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有飄浮、飄動(dòng)之意。浮云在詩人筆下被賦予了多種含義:或象征浪跡天涯的游子,或表現(xiàn)超脫世俗、個(gè)性自由,或寄托知音難遇,或比喻變幻無常……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詞中的“浮云”吧。
李白的“浮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詩句十分工整,“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故人情”。同時(shí),詩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隨風(fēng)飄浮,象征著友人行蹤不定,任意東西;遠(yuǎn)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離開大地,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在這山明水秀、紅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別,特別令詩人留戀而感到難舍難分。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dòng)。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dá)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diào)。
杜甫的“浮云”——“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保ā秹衾畎锥住て涠罚┒鸥ψ詮呐c李白同游于山東兗州石門分別之后就再也沒見過,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后來杜甫流寓秦州,地方僻遠(yuǎn),消息隔絕,只聽說李白被流放了,不知已被赦還,所以仍在為李白憂慮,常常于夢中思念。于是,杜甫寫了兩首《夢李白》的詩?!案≡啤北扔黠h游不定的游子。見浮云而念游子,是詩家比興常例。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
韋應(yīng)物的“浮云”——“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保ā痘瓷舷矔?huì)梁州故人》)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一帶)遇見了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的故人,故有感而發(fā)。離別后如浮云飄忽不定,流水歲月,匆匆一晃就已過了十年。詩句直接抒發(fā)十年闊別的傷感。時(shí)間長,空間寬,人事雜。這里卻只用了十個(gè)字,便把這一切表現(xiàn)出來了。詩句用的是流水對,自然流暢,洗練概括。別后人世滄桑,千種風(fēng)情,不知從何說起,詩人只在“一別”“十年”之前冠以“浮云” “流水”,便表現(xiàn)出了意境空靈。詩句中“浮云”“流水”不是寫實(shí),都是虛擬的景物,借以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感情,表現(xiàn)一別十年的感傷。
王安石的“浮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途經(jīng)杭州時(shí),前去飛來峰游玩,寫下此詩。詩人正值壯年,抱負(fù)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dá)寬闊情懷。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yuǎn)望的視線,只因?yàn)槿缃瘛拔摇闭驹谧罡邔?。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xiàn)技法極為相似,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diǎn)的方法,認(rèn)識達(dá)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就不會(huì)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表現(xiàn)了一個(gè)政治家撥云見日、高瞻遠(yuǎn)矚的氣概。
張?jiān)獛值摹案≡啤薄鞍滓律n狗變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塵?!保ā度瘊p鴣》)“白衣蒼狗變浮云”化用杜甫的《可嘆》“大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這里的“白衣蒼狗變浮云”,其正常的語序應(yīng)為“白衣浮云變蒼狗”。本是白衣般潔白的浮云,頃刻間變成了蒼(青色)狗的模樣,比喻變化之快,世事變幻無常。后句承前句泛言“變”字之意,轉(zhuǎn)入到對自己的政治理想破滅的感喟。詩句的意思是:千古功名立刻成了一粒浮塵,不值一錢了,就像“浮云蒼狗”一樣變化太快。
辛棄疾的“浮云”——“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保ā耳p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此句指出仕與隱處,做官與退隱。元:同“原”。浮云飄去飄來本來沒有固定之處,我能夠像浮云那樣隨心來去,該有多么自由。詞句揭示出使自己產(chǎn)生時(shí)光易逝之愁與功業(yè)難成之愁的具體觸機(jī),是那種恍若浮云一樣到處漂泊的游宦生涯。然后他再轉(zhuǎn)過一層,巧妙運(yùn)用“浮云”一詞的雙重比喻意義為自己下了這一轉(zhuǎn)語:如果能像浮云一樣逍遙自在也很自由。這樣的轉(zhuǎn)語,泄露了他“游宦成羈旅”的生命不自由的痛感。
朱敦儒的“浮云”——“堪笑一場顛倒夢,元來恰似浮云?!保ā杜R江仙》)真可笑啊,這人生,好似是一場顛來倒去的幻夢,就像天空飄來飄去的浮云一樣。詩人一生寄情山水,從隱居、出仕到罷官、歸隱,這一人生曲折的歷程,使他看透了人間的憂患。本來自己無意于官場,以布衣嘯傲山水間,但最后因做官而被誤解、譏諷,這就是“一場顛倒夢”。這看透紅塵、超然物外的思想,才產(chǎn)生人生“恰似浮云”的省悟。南宋國勢衰敗、政治混亂的社會(huì)環(huán)境中,他被官場的流言所挫傷之后,產(chǎn)生這種心理狀態(tài)是不奇怪的。
徐再思的“浮云”——“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折桂令·春情》)身體像飄浮的云,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一縷縷游絲。這三句,是漂亮的鼎足對?!吧硭聘≡啤北憩F(xiàn)了少婦坐臥不寧的心態(tài);“心如飛絮”表現(xiàn)了少婦的魂不守舍;“氣若游絲”表現(xiàn)了少婦因思念而懨懨欲病的形態(tài)。作者通過對少婦身、心、氣的描寫,將少婦“相思”的情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短短幾句,就足見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戀情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