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中考馬上來臨,同學們在復習中應以基礎題為主,還是以難題為主?
胡光學老師:現在應該以夯實基礎為主,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適當做一些貼近生活情境的新穎問題,一定避免為了新奇而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繁難偏舊的所謂“拔高題”上。如果遇到難度太大的問題可以果斷放棄。
本刊編輯:許多同學在中考復習時都會用“題海戰(zhàn)術”多刷題,以求見識更多的題型,這種復習方法合理嗎?
楊帆老師:正確的做法是跳出“題海”,少做題,力爭把每一道題做精、做細。分析答案是總結做題方法的捷徑,同學們要學會從答案中尋找規(guī)律。在分析答案的過程中要仔細思考自己的答案有哪些漏洞,為什么會做錯。也就是說,題要“精做”“精練”“精選”。建議同學們通過歷年中考真題來篩選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再根據自己的薄弱點去選擇合適難度的試題進行強化訓練,直到攻克難關。
本刊編輯:中考中物理和化學在同一張試卷上,考生應如何分配這兩科的答題時間呢?
舒爽老師:理綜合考試的時間分配是讓很多同學感到焦慮的問題,我認為這需要參考自己對兩個學科的掌握程度,不同的人可以選用不同的答題順序。但一定要選擇自己有優(yōu)勢的學科優(yōu)先作答。比如,若自己的物理成績一直比化學的好,那就先答物理,快速完成物理試題后再將所有精力放在化學試題上。這樣的安排會給薄弱學科留出大量思考和作答的時間,讓自己在中考這個緊張時刻心中不慌。遇到難題要先做好標記,等其他題都答完了再回頭思考。千萬不要一遇到難題就換科目,這樣會打亂自己的思維,導致焦躁和恐慌,最終結果是兩個學科都沒考好。
本刊編輯:對物理學科的答題策略,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賈洪第老師:雖然物理學科的理性思維較強,但其實中考中考查的基本都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常見的生活現象。答題時,要積極思考這些現象和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哪些是可以用已有知識進行解決的,然后加以解決。同時分析答案也非常重要。通過分析答案,可以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不足的地方是因為哪個問題沒有交代清楚,并用答案再次分析一遍。這樣自己的理性思維才能得到鍛煉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