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7月21日,一場涵蓋文物、建筑設計、繪畫等多門類經(jīng)典展品的藝術盛宴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隆重開啟,“崇威耀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武備展”“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設計展”及“永恒慕夏——線條的魔術”三場大展集體亮相。它們以各自的講述方式,為這個炎炎夏日帶來了藝術的清爽。
作為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的第四次攜手合作,“崇威耀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武備展”甄選故宮珍藏武備文物153件,是“宮廷武備文物”在中國內(nèi)地首次作為獨立主題的展覽。其以清代御制藏品為主體,按照武備文物在清代的功能,以“禮遇天地”“神鋒握勝”“寶冶凝濤”三個單元予以呈現(xiàn),并以“吉禮”“狩獵”“大閱”“行軍”“藝術”等多元體驗場景引領觀眾的觀展進程,綜合反映出武備文物在皇家祭祀、秋狝狩獵、部隊閱兵、行軍打仗、收藏品鑒等諸多方面的運用。
喜愛刀劍收藏的人,一定對《清宮武備圖典》這本重要資料不會陌生。而書中的很多文物都會在該展中呈現(xiàn)。不僅如此,一些精美的馬鞍飾件、廓爾喀彎刀、俄羅斯劍、日本太刀以及清宮制作、收藏的匕首等從未展出過的展品,也均首次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覽還打破了通常刀劍類文物在展出中不“出鞘”的慣例,首次“亮劍”,更便于觀眾近距離地欣賞其造型和工藝,一觀歷經(jīng)歲月滄桑之后的刀身劍刃是否還鋒利如初。
另一場“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設計展”,涵蓋模型、裝置、多媒體、音樂和文獻5個展覽單元,打造出了一個以隈研吾重要建筑設計模型及手稿、空間裝置、數(shù)字多媒體、材料、實驗音樂、文獻敘事為一體的建筑藝術魅力體驗空間。
“重現(xiàn)‘五感的建筑,營造有人情味的建筑與城市,宛如我們的先祖用自己的雙手搭建的房子那樣,有素材的肌理,有風聲水響,有葉綠花香?!边@是活躍于世界舞臺的日本著名建筑設計師隈研吾的創(chuàng)作理念。其所謂的“五感”即“視、聽、觸、嗅、味”,這也是走進此次展覽的最重要的“線索”。為此,展覽首次使用了與建筑風格呼應的香氛,當觀眾穿過入口區(qū)域的藝術裝置“竹澗”,漫步栽以鮮竹、裝點著碎石小道的展廳,與建筑場域的連接、互感、對話,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注解由此開啟。
三場大展以各自的講述,為夏日注入了藝術的清爽。
慕夏是捷克國寶級的畫家及裝飾藝術家,同時也是捷克第一套郵票和錢幣的設計者。他一生中創(chuàng)作涉及插畫、海報、廣告招貼畫和雕塑、室內(nèi)裝飾、首飾設計等多個藝術領域,被稱為19世紀末席卷歐洲的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據(jù)介紹,這一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慕夏基金會協(xié)辦的“永恒慕夏——線條的魔術”特展,是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慕夏藝術展。
展廳中,五個展區(qū)的呈現(xiàn)著重探究了慕夏對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東西方藝術與設計、以及插畫與漫畫作品的影響是如何產(chǎn)生并發(fā)展的,流行全球的“慕夏風格”又有著怎樣的脈絡淵源。
慕夏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以女性形象創(chuàng)作的商業(yè)海報,運用靈動的曲線單線勾邊,強調(diào)色彩的涂抹,注重構圖的節(jié)奏變化,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也是此次展出的重點。此外,慕夏的手稿、所繪制海報的石板印刷品,以及他本人所珍藏的書籍、藝術品及工藝品等,都是觀眾解讀“慕夏風格”的重要載體。
有意思的是,此次嘉德藝術中心還聯(lián)手古董收藏家共同打造了一間“慕夏咖啡館”,其裝飾元素都取材自慕夏工作室的舊照。觀眾在逛展過程中可以在此小憩、逛逛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體驗不一樣的觀展氛圍。
“北京市和東城區(qū)將‘文化金三角與‘故宮以東文化區(qū)域的建設和發(fā)展作為重點項目扶持,對我們形成了極大的推動。嘉德藝術中心在保持展覽專業(yè)性的同時,也不斷在場景營造、展陳設計、觀展體驗等方面進行獨具特色的創(chuàng)新嘗試,尤其注重展覽細節(jié)的呈現(xiàn)。今后也將會呈現(xiàn)更好的展覽給大家?!碑斕斓拈_幕式上,嘉德藝術中心總經(jīng)理寇勤如此表示。
據(jù)悉,這3場大展均將持續(xù)至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