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即便是微光,也要永遠發(fā)亮
我收到一封來自故鄉(xiāng)的信,寫信的人是一位17歲的殘疾姑娘英子。她從本村一位老師那里知道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雖然她因為殘疾沒有進過校門,可是她通過自學,已經(jīng)讀了很多書。她愛好文學,希望我在回老家的時候能去她的家里做客,當面指導一下她的習作。
她的信足足寫了兩頁,在信的末尾,她說:“老師,如果您能夠接受我的邀請,就請在我生日那天來我們家做客,我的生日是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我會讓父親劈最好的柴給您燒水喝,請您吃我們自家果樹上摘下來的水果,我還打算送您兩只我們家養(yǎng)的小白兔。因為我從您的文章中看到,您在濟南的家里也養(yǎng)了兩只小白兔。我盼望著!”
我能夠猜想出,這個沒有進過校門的女孩,拿出了多么大的勇氣給我寫這封信,我也能夠想象得出,她對這封信的結(jié)果抱有多么美好的憧憬。我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樣一份真誠的邀請。
擇了一個周末,我與妻兒一起從濟南出發(fā),回故鄉(xiāng)赴約。我事先沒有打招呼,我想,我的突然到訪,也許能給她帶來一些驚喜。
在村里人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姑娘的家。這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院落,門口長著兩棵巨大的梧桐樹。姑娘的父母都在,他們正在小菜園中侍弄蔬菜。還沒有等我自我介紹,夫婦倆就明白了我們的身份。他們喜出望外,立刻對著房中喊:“小英子,小英子,魯老師來了!”姑娘的母親又一路小跑,去廚房里拿來暖水瓶,就在院子棗樹下的水泥板桌子上沏茶。然后,又去廚房里拿來木凳子,招呼我們坐下。
就在我們要去屋里看英子的時候,英子出現(xiàn)在了屋門口。她拄著雙拐,扎著兩根長長的辮子,一雙眼睛大而明亮。顯然,我們的到來出乎了她的意料,她的眼中盡是驚喜,還有一些緊張。她一邊稱呼我“魯老師”,一邊對她的父親說:“爸,你要用我們家的蘋果木,給魯老師燒水喝?!蔽艺f:“英子,什么木都行啊?!薄澳窃趺葱??必須用我們家果園里的蘋果木。”她很堅決。她的父親對我們說:“一定要!我這就去柴房取,我一直都留著,孩子盼望了很久了?!?/p>
我來到了英子的房間,她床上靠墻的一面摞滿了書和雜志,一張舊桌子上摞滿了厚厚的習作,有詩歌,有散文,有小說。她的散文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那是來自泥土的芬芳,有麥田里的綠意,有梧桐花的芳香。
她一臉真誠地問我:“魯老師,您看我行嗎?”
看著眼前這個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和夢想的姑娘,我真誠地說:“英子,你一定行的。有一句話你知道嗎?你的生日,像新年一樣值得慶祝?!庇⒆拥难劬锒嗔司К摰穆吨椋哪樕细嗔藥追輬皂g。
英子對在場的人說:“我從來沒有過過這樣幸福的生日。今天,我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告別英子一家人,回到我熟悉的城市,我在當天的日記中記下了這樣一句話:“任何一個人的生日,都可以不同凡響,都值得像新年一樣慶祝;任何一個人的未來,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希望。”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