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琰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本刊特開設“家教沙龍”欄目,旨在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助力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和習慣。欄目從2022年第1期開始,為家長搭建一個家庭教育經(jīng)驗交流的互動平臺,邀請家長、青少年、教師、專家,以此為契機,交流看法、分享經(jīng)驗,讓更多的家長有所感悟,實現(xiàn)與孩子的共同成長。還將陸續(xù)圍繞家長們關注的話題組織展開討論,每期選定一個主題,從青少年成長、家庭教育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幫助化解家庭矛盾,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本期主題是心理問題。
我的孩子小學時期比較淘氣、愛玩,對學習興趣不大。那時我經(jīng)常會用她認識的親戚朋友家同齡的孩子舉例對比,試圖激勵她。但后來發(fā)現(xiàn)她反而變得敏感、自卑了,進而還出現(xiàn)了明顯的社交恐懼表現(xiàn)。對于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市高昌區(qū)第五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郭旭榮:自卑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自卑的孩子往往會表現(xiàn)出過度否定和貶低自己的狀態(tài),無法客觀地看待、評價自己。但許多家長在孩子出現(xiàn)自卑情緒時,往往會覺得他們只是性格天生內(nèi)向,而忽略了孩子人格健康養(yǎng)成的關鍵期。下面這些方法,將教會您如何去正確辨別孩子的自卑情緒,幫助家長掌握治愈孩子自卑情緒的主動權(quán)。
孩子出現(xiàn)自卑的原因一般來自以下3個方面。
第一,就是孩子經(jīng)常受到批評?,F(xiàn)在的家長普遍是,孩子小的時候,做什么都是賞識的心態(tài),對孩子表現(xiàn)得特別積極。但當孩子入學之后,對于孩子學業(yè)上提出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的要求,隨之而來的就是不耐煩的情緒和更多的挑剔與批評。慢慢地,孩子覺得自己越來越不被認可了。就這樣,他們慢慢進入了自卑的狀態(tài)。
第二,就是有些家長自始至終對孩子有著過高的期望??燎蠛⒆樱o孩子定高標準,只會有意無意地超出了孩子的實際能力范圍,而當孩子按著這套過高的標準去看待自己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不行,會把所有的失敗都歸咎于自己,最后產(chǎn)生一種處處不如別人的自卑感。
第三,就是家長很喜歡拿孩子作對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的現(xiàn)象。拿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只會導致孩子學會的判斷自己的方法就是拿自己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yōu)點。這種做法除了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外,什么好處都沒有。長此以往,孩子對于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難以形成科學的認識,自尊心也基本上丟完了,索性破罐子破摔,自然也就不會想著求上進了。
怎樣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和自信心?
對于孩子犯錯要寬容,對于孩子取得的成就,要不吝贊賞。因為只有家長給予孩子正面的贊賞,才能讓孩子體會到進步帶來的快樂,才能體會到那種進步被贊賞的感覺。這樣有助于孩子形成上進心,做更好的自己。
家長對于孩子的錯誤不要揪著不放,也不要狠狠批評。對于有些錯誤,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寬容,如果家長批評孩子,將孩子的錯誤放大,那么孩子在遭受到強烈批評之后,可能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價值懷疑,對自己的自信心產(chǎn)生動搖,對于自己的價值產(chǎn)生負性評價,甚至喪失自信心。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名人成長的故事,讓孩子看到偉大的目標,激發(fā)他們勇往直前。比如,可以給他講講偉大的周總理,自小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志向,支持著他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通過這些故事,激發(fā)孩子對某一類知識的興趣,能更好地讓孩子有明確的目標,產(chǎn)生上進心。
不要時常打壓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孩子想要考一個好成績,家長對孩子說:“上次考得那么差,這段時間沒怎么學習,還想考好?”這就是打壓孩子的自信心,家長的不相信會使得孩子內(nèi)心受傷,從而自信心受到打擊。試想一下,一個自信心受影響的孩子,能有很好的上進心嗎?
當然了,怎樣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和自信心最重要的還是看家長平時是如何教育的,只有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向家長學習,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更好地全面發(fā)展。
我的孩子目前初中在讀,成績不太好。我們之前一直嚴格要求,督促他學習。這學期以來,他開始對學習表現(xiàn)得很抗拒,經(jīng)常自訴頭暈、頭痛,但我們帶他就醫(yī)時,檢查不出器質(zhì)性病變,懷疑是心理問題。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山東省濟南市成人教育協(xié)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殷永勝:英國心理學家耶基斯說,“壓力較小,人會因缺乏挑戰(zhàn)而處于松懈狀態(tài);壓力逐漸增大,壓力會成為動力激勵人們努力,效率將逐步提高。但是當壓力超過人的最大承受力后,反而會變成阻力,做事效率也會隨之下降?!睂嶋H上,當孩子說自己頭暈、頭疼、肚子疼的時候,未必是借口,而是真的頭部或腹部感到不適。
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厭學的心理問題。厭學是多種原因?qū)е碌那嗌倌陮W習的排斥和厭惡,并且引發(fā)一系列負面情緒和行為的現(xiàn)象,多發(fā)生于6~18歲的兒童青少年。
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個人、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心智不成熟,性格敏感,抗挫折能力弱,嬌生慣養(yǎng)等都會導致孩子面對學業(yè)困難時選擇退縮。另外,父母過分看中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忽略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期望過高,超過孩子的能力范圍;太過強勢,要求孩子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志去做;父母感情不好,家庭不和睦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心理狀態(tài)。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孩子多些陪伴和理解,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壓力,弄清楚壓力的來源。只有家長愿意用心地對待孩子,孩子才肯對家長敞開心扉。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
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是不懼怕壓力和挫折的。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是讓孩子面對壓力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根本方式。有些孩子比較敏感脆弱,即使是小風小浪也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當孩子無助的時候,父母除了予以安慰,更重要的是及時給予鼓勵,讓孩子樹立信心,提高孩子的內(nèi)在抗壓能力。
同時,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后盾。家長也可以多和孩子分享自己失敗和成功的經(jīng)驗,以及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給孩子做榜樣,特別注意要讓孩子放松下來,這樣才能讓孩子產(chǎn)生更多的勇氣和信心。
最后,再一次提醒家長,創(chuàng)造機會去聽聽孩子內(nèi)心的聲音,允許孩子向你傾訴,而且不加指責和評判地接納和理解。不妨鼓勵孩子多與同學、朋友談心交流,帶孩子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中吸取能量,讓壓力變成動力。
孩子文化課成績很好,平時學習也很自覺自律。但在初二時的一次考試失利后,她受打擊很大,回家哭了很久,經(jīng)過我們的開導,很長時間她才逐漸走出了這件事的影響。我們開始意識到,她的耐挫力還有待加強。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耐挫力呢?
北京市育才學校初中部高級教師王輝:初二年級的學習內(nèi)容相比初一來說,知識難度和學習強度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這一時期的學習,能力要求從識記、理解到深入分析、綜合運用,對思維品質(zhì)的要求更高了,甚至對體力也有要求——即使是文化課的學習,也是有體力要求的。有一些孩子不適應,容易在考試中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低分,因而深受打擊,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初二年級的女孩是心理敏感的人群,如果她們遇到學習中的挫折,心情會更難過。說了這么多,其實是希望家長能明白,能真正理解孩子——初二的學習,真的不輕松。
那應該如何讓孩子從挫折中走出來,學會面對挫折、提高耐挫力呢?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分數(shù)的意義。在班里成績優(yōu)異是重要的,但不能過于注重分數(shù)。應明白,課堂學習是用來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包括心理和思維。爭取好的成績,不是為了向老師和家長有個交代,也不僅僅是為了進好大學。優(yōu)異的成績,如果不是靠刻苦學習和堅固的知識結(jié)構(gòu)做支撐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當一個人走入社會后,分數(shù)不再出現(xiàn),真正有意義的是他所積累的知識和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成績是刻苦努力的結(jié)果,而不是終極目標,重點應該放在自身的發(fā)展和成長上。伴隨著能力與知識水平的提高的好成績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只能讓你感覺良好,但實際上空虛。
其次,耐挫力來自心理安全感。我想請家長思考一下自己對待孩子成績的態(tài)度。事實上孩子們有時候?qū)Ψ謹?shù)格外看重,對成績的賣力追求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的壓力。家長應當檢討一下自己對成績的認識。家長要能給孩子以安全感,要讓孩子相信,不管他成績?nèi)绾?,父母一定會始終如一地愛他、欣賞他、支持他。
最后,可以通過閱讀或者體育活動來提高孩子的耐挫力。通過閱讀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了解紛紜復雜的人生與社會現(xiàn)實,了解面對挫折的選擇與堅守,明白挫折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從而學會如何面對挫折;體育活動的每一次訓練,尤其是每一次比賽,都要求有百折不撓的堅強品質(zhì),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對手才能享受令人心馳神往的快樂。
(編輯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