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剛到河北正定縣工作時,請一位書法功底較好的工作人員寫了兩幅字掛在自己辦公室,內(nèi)容是他指定的,其中一幅就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這兩句話均出自《論語》?!爸芏槐取币辉~,見于《論語·為政》。原文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里的“周”和“比”與今天的語義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注道:周,普遍也;比,偏黨也。其意指君子待人熱忱周到但不偏私袒護?!昂投煌币辉~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边@里的“和”指和睦,“同”指茍同。其意思是,君子能與人和諧友善相處但不是無原則地附和茍同,小人則反之。
“周而不比”,在今天的語境里更簡明直白的說法是要團結(jié)但不要結(jié)團。“團結(jié)”“結(jié)團”字面上看只是詞序顛倒,其意思則有天壤之別。團結(jié)在于公義,結(jié)團耽于私心。正如歐陽修在《朋黨論》中所說:“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團結(jié)是君子之道,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yè)而攜手并肩;結(jié)團則是小人行徑,為了一己私利而結(jié)黨營私。與和衷共濟、同心協(xié)力的團結(jié)不同,拉山頭、搞派系的結(jié)團,必然要排斥異己、黨同伐異,也必然會招致禍亂。
當然,講團結(jié)不是要搞一團和氣,講和諧不是要“和稀泥”?!昂投煌本褪侵笧榱藸幦∽畲蟮膱F結(jié),既能在正視不同意見的基礎(chǔ)上求大同存小異,又能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能做到赤誠相見、肝膽相照,并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致,既容忍對方有獨到的見解,也并不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小人之間卻不是這樣,為了盲目求同,他們往往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一味迎合、附和,只知道人云亦云、見風使舵。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和而不同”,就是既要能最大限度包容別人、贏得支持,又能在原則問題上不盲目茍同、附和,做到群而不黨,求同存異。
荀子言:“人生不能無群。”人的一生,誰也離不開社會交往,但與什么樣的人交往、以怎樣的原則方式交往則是一個大問題。從中可看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也是保持純潔健康的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前提。對黨員領(lǐng)導干部而言則意義更非尋常。人情之中有原則,交往當中有政治,一名領(lǐng)導干部能不能團結(jié)人、能不能堅持原則,拒絕搞團團伙伙、拉幫結(jié)派的庸俗人際交往,既是人格考驗也是政治考驗。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分清益友、損友,多交諍友,是保持人際交往純潔性和獨立性的關(guān)鍵所在。孔子指出,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一個重要的方式是要凈化“朋友圈”,不交損友,善交益友,多交諍友。《孝經(jīng)》中云:“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陳毅說,“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能直言相勸、不避情面的朋友,能經(jīng)常對你“道義相砥、過失相規(guī)”的朋友,一定能讓你時刻保持清醒,與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如入芝蘭之室”,不斷提升品行修養(yǎng)。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總結(jié)“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這八個字,核心就在于義與利,就是舍利取義,去私心、存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