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意
小兔子和小鴨子出發(fā)了!一路上,他們打開各種各樣的門。院門、車門、卷簾門、旋轉門、感應門、推拉門、冰箱門……他們仔細觀察各種“門”的樣子,想方設法打開門,走進門后的不同空間。思考“開門”的方法,探索“門后”的世界,普通的出行和居家的場景,小兔子和小鴨子卻在其中收獲了滿滿的快樂,開啟了科學啟蒙第一課。
如果你也看到孩子對“門”的好奇,就和他一起閱讀蘇西·李繪畫的《開門》,跟隨狡黠的兔子和歡樂的鴨子一起去打開各種各樣的門吧!
共讀剛一開始,孩子們在欣賞封面的時候就開始了“數(shù)門”的游戲。
“1,2,3,4,5,……我家有六扇門!”
“我家有四扇門!”
“我家,我家有好多門!”
“我家有臥室的門,還有一個拉門,那是陽臺的門?!?/p>
……
單單觀察封面就已經(jīng)引起孩子們接二連三的分享,大家很激動,看來孩子們真的很在意“門”啊!
而這時候布丁小朋友說:“我看到了兩扇門,一扇是房門,另一扇是……書的封面上也有一扇門!”
與真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圖畫書果然會引發(fā)孩子們的很多分享,讓孩子們在輕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輸出已有經(jīng)驗。
之前,曾有家長反映,孩子可以安靜、專注地聽讀故事,但在閱讀后的表達不多,這可能是因為故事內(nèi)容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還有一些距離。也許一次閱讀活動并不能快速地讓孩子整合經(jīng)驗,但如果直接從孩子的已有經(jīng)驗入手呢?我們可以收獲到他們對經(jīng)驗的積極分享,也會被孩子獨特的視角觸動。
拉開門閂,打開院子的門;扳動把手,打開車的門……小兔子和小鴨子出發(fā)了。雖然畫面的中心是小兔子和小鴨子,但周圍的場景和其他的小動物也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打開院門,他們就來到馬路邊了呀!”
“馬路上有斑馬線,馬路對面是公園!”
“那只滑輪滑的小動物是誰呀?它要去的地方不遠吧,要不然就開車去了!”
“企鵝媽媽帶著三只企鵝寶寶在等公交車?。 ?/p>
……
而當圖畫書翻到第5-6頁“用力一抬,唰啦啦升起的門”時候,孩子們特別好奇。
“這是什么門呀?”
這個問題也讓一直伴隨的家長參與進來。
“這個門會升起來,是升降門。哦,其實應該叫‘卷簾門,啊哈哈……”格格的媽媽說道,在糾正自己所用的名稱之后還開心地笑起來。
孩子們也立馬反應過來。
“對對,這個就是車庫的門!”
“有的街邊商店也會用這個門!”
“開的時候真的會唰啦啦響哎!”
……
共讀的過程中,家長的伴隨和積極反饋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還可以觸動自己平時所留意不到的經(jīng)驗細節(jié),更多的是在不經(jīng)意之間積累下快樂情緒。孩子們會更寬容地對待家長的偶爾“口誤”“不了解”,他們所期待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關注。這也會讓孩子們感受到尊重,從而獲得在自己經(jīng)驗基礎上去拓展邊界的勇氣和動力。
當我們隨著小兔子和小鴨子,打開一扇扇不同的門,孩子們發(fā)現(xiàn),每一扇門后面都是一個不一樣的空間??赡苁邱R路對面的公園,可能是商品琳瑯的賣場,可能是充滿歡樂的玩具店……當結束了旅程,用鑰匙打開家門的時候,我們還會看到熟悉、溫馨的家,家里的房間門、冰箱門、柜子門……好像每一扇門對于孩子來說都充滿著吸引力。
在孩子童年的時候,總有那么一段時間喜歡開開關關家里的各種“門”,家長也會為此感到頭疼。一方面擔心開開關關的門會夾傷孩子的手,另一方面也因為開開關關的聲響讓人鬧心??珊⒆觽兊摹伴_門”,其實是為了去找到“門后有什么”的答案,這是孩子當下好奇心和探索行為的表現(xiàn),也是以后探究能力的基礎。那應該如何應對呢?與其禁止,不如告訴孩子如何做;與其煩惱,不如和孩子一起“開門”去探索門后的世界。共讀《開門》之后,我給孩子和家長提供了一張簡易的“共讀任務卡”:我看到的門。
孩子們可以通過繪畫或語言表達的方式回復問題,在此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以“門”為點發(fā)散開去,聯(lián)想到其他的內(nèi)容。也許對于很多成人來說這有些簡單,但對于孩子而言“世界總是新的”,成年人司空見慣的事情,孩子總會在里面找到可以幫助其成長的“墊腳石”。
共讀的過程,會讓我們收獲有趣的故事,更是孩子成長和家長重新認知自己、感受親子互動的契機。敏銳的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會出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堕_門》的共讀讓家長“習慣成自然”的經(jīng)驗與孩子的好奇心產(chǎn)生了連接??此葡∷善匠5摹伴_門”,孩子在共讀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了自己的觀察力和經(jīng)驗遷移能力,家長則在共讀過程中增加對孩子的了解。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細節(jié)”,讓我們一起在生活中共讀、探索,打開童年敏銳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