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組教師
小學,在大班幼兒的眼里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幼兒對它充滿了期待、好奇和向往。它長什么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它會不會給我?guī)砜鞓??為了解幼兒的感受與困惑,小百靈幼兒園大班教師結合主題活動《你好,小學》開展了“我心目中的小學”的繪畫活動。
一、小學的“顏色”
幼兒自述:小學是黃色的,哥哥的小學就是黃色的;小學是紅藍白色的,因為校服就是這樣;小學是五彩繽紛的,小學很漂亮;小學是紅色的,因為紅領巾是紅色的。
通過觀察幼兒的繪畫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在幼兒的視角中,顏色是他們的關注點,他們認為通過顏色的不同可以展現不一樣的小學,因而由顏色展開的想象與創(chuàng)作是幼兒繪畫中的主要特征。
二、小學的“大小”
畫中可見幼兒心中的小學有高高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與幼兒園的教學樓相比,小學整體空間更大,教學樓層數更多,樓里還增添了供小學生上下樓的電梯和快速下樓的多級彎道滑梯,畫面充滿了童趣;教學樓上出現的一排排窗戶,代表小學的教室、活動室和學生人數更多。有的幼兒還在樓房的窗戶上用拼音字母標記了功能,分別供學生學習、吃飯、休息、娛樂等;有的教室里還出現了能為小學生提供便捷服務的機器人;有的幼兒在校園里設計了多樣的體育館和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如保齡球、乒乓球、籃球、擊劍、拳擊、游泳等;有的幼兒還設計了藝術館,可以開展唱歌、舞蹈、彈奏樂器等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幼兒畫出的小學場景中,教師有專門的辦公室,但教師出現在教室中的場景并不多。在運動場、活動室、休息區(qū)等地處處都是學生活動的身影,卻也很少看到老師。我們猜想,老師在幼兒的心中有一定地位(單獨的辦公室),但在更多的校園生活中,他們希望自己能無拘無束地活動,不被教師(約束)打擾。
三、小學的“聲音”
1.愛國之聲
幼兒自述:小學升國旗,大家會齊唱國歌!我到小學也想當升旗手。
很多幼兒的畫面上都繪畫了升旗臺,他們認為,小學生更愛國,期望自己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能站在升旗臺上成為光榮的升旗手。
2.?讀書之聲
幼兒自述:小學處處能聽到讀書聲。
校園的讀書聲是學生認真學知識的模樣,幼兒期待像哥哥姐姐那樣學更多的本領,變得更聰明!
3.?運動之聲
幼兒自述:我能聽到隔壁的小學有“一二一”的跑步聲;我最喜歡打籃球;小學的操場很大,我可以跑來跑去。
這是小學生運動的身影。在校園里有各種各樣的體育專用活動室,幼兒期待可以參加各種有趣的體育運動。大部分幼兒的畫面中都呈現了運動的熱鬧場景,他們認為在運動中可以和同學自由交流,成為好朋友。
4.大自然之聲
幼兒的畫面可以看到園林式校園,他們繪畫了多種多樣的植物,希望這里四季鮮花盛開,表現出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小學的“童話”
1.騎士校長
一名幼兒的畫中在樓頂出現了騎士。他說騎士有一半時間是騎士,守護著校園,還有一半時間會變成校長。在幼兒心中,校長是學校的重要人物,他既是學校的守護神又象征著學校的權威。
2.?火箭小學
大四班部分幼兒的教學樓上出現了“翅膀”“助推器”。因為該班之前進行過“神舟飛天”主題活動,幼兒遷移了認知經驗,希望小學的樓房是可以飛行和移動的。
在“我心目中的小學”繪畫活動中,共有67幅作品。從線條造型看,大部分幼兒的畫面線條生動、色彩濃艷、內容豐富,將小學的一景一物一人表現得生氣勃勃,畫中人甚至就是自己。有13%的幼兒的畫面有些拘謹,缺少實際物體,從對畫面的講述中,他們表現出對小學生活缺乏信心。
【接下來該怎么做?】
1.家園合作,關注個別幼兒。作為教師,應更多關注中低度自信心的幼兒。這些幼兒往往不善言辭,教師可以進一步通過繪畫解讀幼兒的內心,真正走進幼兒的心靈,并加強家園溝通,一同做好幼小銜接心理建設,幫助幼兒建立信心,讓他們自然過渡到小學生活。
2.了解期待,有效調整教育。通過繪畫了解幼兒的期待與擔憂,抓住繪畫中投射出的幼兒心理狀態(tài),有效調整教學,幫助幼兒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