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靈魂往往“放蕩不羈愛自由”,這點在德國劇作家席勒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據(jù)席勒的好友歌德回憶,有一次他拜訪席勒,席勒恰好不在,他便坐在席勒的書桌上寫一點雜記。坐下不久,歌德便感到不適,幾乎快要暈倒。當他懷疑自己突發(fā)怪病時,發(fā)現(xiàn)身邊有個抽屜,里面放滿了腐爛的蘋果。席勒的夫人向他解釋道:“沒有爛蘋果的味道,席勒就無法寫作?!毕盏鸟焙每梢哉f是“我之香氣,彼之毒氣”了。
金岳霖是我國近代著名哲學家,很難想象他的愛好竟然是養(yǎng)雞。有一天,金岳霖打電話給醫(yī)生朋友楊步偉女士。楊步偉接到電話后慌忙趕去,發(fā)現(xiàn)人沒事,而是雞有事。原來,金岳霖養(yǎng)的一只母雞“難產(chǎn)”了,他焦急不已,才請來楊步偉。楊步偉一看,這雞竟有十八磅重,金岳霖說他天天喂雞吃魚肝油,雞被喂得太胖,所以難產(chǎn)了。金岳霖愛雞如此,也給雞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法國作家大仲馬創(chuàng)作時有個怪癖,那就是只用一種特別的方格紙寫作,如果沒有這種紙或是這種紙用完了,他就必須停止寫作。他還常常因作品體裁的不同而使用顏色各異的稿紙,寫小說用藍紙,寫詩用黃紙,其他文體則用淺紅色紙。他在寫作之前,要先準備好十多支各種顏色的鉛筆,然后像畫家一樣挑選色彩。他說:“寫作也需要色彩。這些彩色鉛筆能使我寫作時的感情變得豐富多彩!”
宋朝詩人陳師道,是江西詩派里僅次于黃庭堅的人物,一生清貧自守,很有節(jié)操。他寫詩以苦吟著稱。相傳他家里有張“吟榻”,每逢外出游覽登臨時,一有靈感,他就急忙回家,躺在榻上,用被子蒙住頭,苦思冥想。而且他寫作時會把家人全部趕出去,就連家里養(yǎng)的雞鴨,也會因為有可能影響他創(chuàng)作而被趕出家門。
一紙遼闊摘自《課堂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