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森
【摘要】考試焦慮是由考試壓力所導致的一種心理障礙,而這種癥狀會對考生的思維產生影響,使其注意力難以集中、考試緊張,對學生臨場發(fā)揮產生不利影響。高三學生考試頻繁,學習壓力大,學生更容易產生焦慮。高三教師不僅僅只是看見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關注學生的考試焦慮,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學生能夠輕裝上陣,從容不迫地應考。
【關鍵詞】高三;考試焦慮;心理調節(jié)
筆者所教班級的學生基礎較差,學生普遍比較缺乏自信,到了高三,離高考越來越近,一些高三學生覺得自己還缺乏很多知識,各學科的知識體系還存在許多漏洞,離自己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臨近廣州一模、二模等大型考試的時候,部分學生常常失眠、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等。因此,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考試焦慮,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學生充滿活力和自信的心態(tài)迎接高考。
一、考試焦慮的含義及其表現
在心理學上,考試焦慮癥又被稱考試恐懼癥,它是指由考試壓力引起的一種心理障礙。考試焦慮在會對學生的學習和考試產生負面影響,根據考試焦慮發(fā)生的時間,可分為考試前焦慮、考中焦慮和考試后焦慮。
1.考前焦慮表現為持續(xù)性地不安。學生們總是想著考試結果,如果這次考差了怎么辦,復習的時候有這么多的知識漏洞怎么辦。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什么都沒學到,心理緊張、情緒煩躁、效率低下。例如,一些學生好像學的都忘了,越復習越覺得好的都不會,他們讀得越多,就越焦慮,考試前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2.考中焦慮表現為怯場、頭暈等。一些考生進入考場后,有時他們對考試期間偶爾的刺激特別敏感,他們的思維處于混亂和停滯狀態(tài),難以迅速的從頭腦中提取相關知識。有些同學在考試中遇到較難的題目時會很慌亂,慌亂混亂,使一些簡單的題目會出錯。
3.考試后焦慮表現不穩(wěn)定。有些學生在考試結束后成績公布前會感覺到焦慮,特別擔心自己考不好。當然,每個考生的考試焦慮表現都是復雜而不穩(wěn)定的。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有些學生的焦慮是暫時性的,只出現在一定的階段,而有些學生的焦慮是有規(guī)律的、習慣性的??荚嚱箲]的危害也是明顯的,如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短路等。過度的考試焦慮往往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如驚恐、頭暈、失眠、厭食等現象。這些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考試焦慮的原因分析
考試是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方式,本身具有競爭性。如果學生不能控制考試焦慮,就會嚴重威脅學生在考試中的正常表現,導致考試失敗,使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
1.精神壓力。一些老師或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過高,提出了不適當的要求,如這次考試要進步多少名、考多少分;或者過分夸大了一兩次考試與學生將來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個人未來關系。而這些外界過高的期望,學生難以達成,這會讓學生特別在意考試結果,特別害怕失敗。而長期在這些壓力之下,學生必然會產生對考試的緊張、焦慮感。
2.學生個性差異。青春期神經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的不平衡,容易產生焦慮現象。此外,心智健全的人焦慮的可能性較低,即使他們焦慮,他們也不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性格內向、不太自信的學生往往更容易出現考試焦慮的情況。
3.缺乏相關知識和技能。如果學生感到應考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有較大差距,以及在取得良好考試成績方面有較大困難,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其他人可能會在考試前感到自信,但一旦他們到達,他們發(fā)現他們現有的知識結構不足以滿足考試的要求。缺乏考試經驗是不可避免的,很容易在考場制造恐慌。知識儲備較好的學生對問題的類型、思維方式、答題要點和評分標準有較好的理解。他們有一些測試經驗和技能。他們在檢查室里會很舒服,能夠冷靜地設定他們的優(yōu)先事項,并花時間回答問題。
三、考試焦慮的輔導方法
1.調整心態(tài)??荚囍皇菑土曃覀兤綍r學習的一部分,只是檢驗一段時間學習情況的一種方式,以便我們發(fā)現問題和不足。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面對考試,我們應該自信,積極準備,冷靜和平靜地參加考試,而不是作為一個負擔。
2.調整期望。面對考試,每個人都想成為第一名。事實上,只要是考試,就會有快樂和悲傷。如果你的平時表現一般,在這個時候卻提出了一些自己難以達到的目標,不僅不能達到目標,而且增加緊張、焦慮。正確的方法是,根據自己實際的知識水平基礎,設定比自己的目標稍高一點的目標。例如,選擇班里比自己稍好的幾個學生作為下一次超過的目標就比規(guī)定自己要提升多少分數、進步多少名次更好實踐。學生可以根據平時多次考試的情況,衡量一下自己當前水平,總結總結存在的知識漏洞,然后制定出達到目標的大略計劃,如分幾個階段來實現、怎樣實現、應注意哪些問題等。
3.合理調節(jié)自己的作息時間??荚囍埃巳硕枷肴〉煤贸煽?,有的學生就特別努力,以至于下課不休息,中午不午休,晚上熬夜加班等。但是沒有好好休息,不僅會影響學習效率,還會讓人過度疲憊。人的注意力有周期性起伏波動的特點,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復習后,大腦的注意力水平必然下降,所以比較科學的備考方式是有張有弛、勞逸結合。運動可以消除一些緊張、放松心情。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度的運動后,再投入到學習中,更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4.熟悉考試題型,做好時間規(guī)劃。很多學生試卷一發(fā)到手中就直接做,不瀏覽全卷,一旦考試中遇到難題就把時間和精力消耗上去了,以至于時間不夠用,后面還有很多簡單的題目因為沒時間做而失分。學生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對試卷的整體情況缺乏認識,缺乏時間規(guī)劃。所以,考生需要瀏覽全卷,對整個試卷的難易程度有一個大體認知,然后再分配時間。在考試過程中,學生往往一遇見難題就慌亂??忌梢栽O定一個時間限度,如10分鐘都沒有一點思路,就要果斷放棄,迅速投入到下一個題的思考中。此外,當考生還可以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這個題目我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大家都一樣,盡力就可以了。
四、結語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通往人生夢想的重要臺階,保持適度緊張與興奮,專注而穩(wěn)定,是考生的最佳狀態(tài)。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考試焦慮,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能夠輕裝上陣,從容不迫地應考。
參考文獻:
[1]周建面.對考試焦慮,該怎么辦[J].科學大眾(中學生),2021(09).
[2]鄭普陽.考試焦慮的“出處”與“歸途”[J].大眾心理學,2021(09).
[3]楊逢云.高中生考試焦慮的現狀分析與干預研究——以某高中高三學生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24).48851977-EF3A-4281-8721-12442FA154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