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李清濤,劉傳剛,劉景超,邢洪憲,王堯,鄧晗,姚智翔
中海油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術分公司(天津 300452)
刮管器是重要的套管內壁清潔工具,其性能的好壞在完井作業(yè)中對工作液清潔、管柱下入摩阻、封隔器密封、鋼絲作業(yè)、儲層保護等有重要影響。目前常用的刮管器多為單一工作內徑的刮管器,僅能在一種內徑的井筒中進行刮管清洗作業(yè)[1-4]。當需要清洗的井段為兩種不同內徑時,則需要更換不同的刮管器。由于海上油田刮洗的位置通常在2 000~3 000 m深度,更換刮管器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了海上作業(yè)效率。
設計了一種可變徑刮管器,適用于159.4~220.5 mm(7"~95/8")套管的刮管需求,并對其核心結構板簧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诶碚摲治龊陀邢拊獢?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了滑套可變徑刮管器板簧結構的力學性能,并通過功能實驗與理論、數(shù)值模擬結果進行對比,驗證了理論研究的準確性。相關研究方法和結論可為新型可變徑刮管器的設計提供參考。
海上油田套管根據(jù)設計差異,不同位置通常有不同的尺寸。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結構為上部220.5 mm(95/8")套管,下部159.4 mm(7")套管,如圖1所示。當進行刮管清洗作業(yè)時,需要先下220.5 mm的刮管器,刮洗完成后,起出刮管器,更換159.4 mm的刮管器,再次下入井中,進行刮洗作業(yè)。由于刮洗的位置普遍較深,通常在2 000~3 000 m深,更換刮管器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圖1 海上常見套管結構示意圖
可變徑刮管器在220.5 mm和159.4 mm套管內都可以作業(yè),即可以刮完220.5 mm的套管后,直接刮洗159.4 mm套管,一次完成220.5 mm和159.4 mm套管的刮洗作業(yè),如圖2(a)、(b)所示。根據(jù)相關使用要求在220.5 mm和159.4 mm套管內時,板簧的彈力需要控制在300~1 300 N。
圖2 可變徑刮管器刮套管示意圖
可變徑刮管器的主要結構如圖3所示,主要由芯軸、上接頭、彈簧、固定栓、板簧、刮刀組成。板簧的兩端安裝在固定套上,對板簧起到固定和約束作用,刮刀片安裝在板簧的中央。其中,板簧是可變徑刮管器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板簧壓縮后產(chǎn)生的反力作用在卡瓦,使卡瓦貼緊套管壁,板簧反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刮管器刮削力的大小。板簧結構的設計是影響刮管器設計的核心因素,需要根據(jù)使用工況對板簧結構進行詳細的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
圖3 可變徑刮管器主要部件構成示意圖
板簧結構是一種常見的彈性結構,普遍應用于汽車、建筑等領域,具有力學性能穩(wěn)定、強度高等優(yōu)點[5-8]。為了滿足大變徑的需求,設計采用了弓形的結構,如圖4(a)所示??勺儚焦喂芷髦饕ㄟ^徑向位移載荷作用下的彈性變形來實現(xiàn)刮削和變形功能,其板簧結構可簡化為一端固定,一端簡支的梁結構進行受力分析。壓力載荷施加于板簧結構中間位置,板簧結構及截面形狀如圖4(b)所示。
圖4 變徑刮管器板簧結構示意圖
板簧截面慣性矩I為:
根據(jù)簡支梁撓度與載荷力公式:
式(1)、式(2)聯(lián)合可得,板簧在工作狀態(tài)中受到的頂部壓力P為:
同時,對于刮管器存在:
所以:
式中:b為板簧寬度,mm;h為板簧高度,mm;P為板簧的頂部壓力,N;L為板簧長度,mm;E為板簧材料彈性模量,MPa;w為板簧徑向方向的壓縮距離,mm;D為刮管器的外徑,mm;d為對應套管的內徑,mm。
刮管器工作工程中刮削力F為:
式中:F為所有板簧刮削過程的軸向力,N;n為板簧的數(shù)目;μ為刮板與套管間的摩擦系數(shù)。
板簧結構所用材料為60Si2Mn,彈性模量為2.06×1 011 Pa,泊松比為0.3,板簧長度1 000 mm,其截面寬度為22 mm,厚度為5 mm,板簧的壓縮高度需要設計計算,而板簧的高度通過刮管器的外徑進行控制。根據(jù)上述公式計算求得刮管器外徑對板簧支反力的影響關系,如圖5所示。
圖5 變徑刮管器板簧支反力隨外徑變化曲線
根據(jù)設計要求,刮管器的板簧在220.5 mm和159.4 mm套管內,板簧的彈力需要控制在300~1 300 N。由圖5可知,在220.5 mm和159.4 mm套管內刮管器板簧的支反力均隨著外徑的增大線性增大。當外徑大于247 mm時,板簧支反力大于300 N;當外徑小于274 mm時,板簧支反力小于1 300 N。因此刮管器的外徑D應滿足247 mm≤D≤274 mm??紤]到支反力過大容易造成板簧變形,取刮管的外徑為260 mm。
為了更加準確了解板簧的支反力及變形情況,檢驗其強度是否滿足要求,目前主要通過有限元法建立其模型,模擬計算在工作狀態(tài)下板簧的變形情況及應力分布[9-10]。
主要步驟如下:①根據(jù)確定的板簧基本結構及尺寸建立板簧的三維模型,并在板簧的頂部設置一個矩形壓塊,模擬套管對板簧的壓縮作用,板簧和壓塊之間設置接觸對。②在板簧的兩端施加滑動約束,壓塊上施加向下的位移荷載,模擬計算不同外徑的套管對刮管器板簧的壓縮作用。對所有結構劃分網(wǎng)格,劃分網(wǎng)格后的模型如圖6所示。在壓縮過程中,板簧的變形較大,計算采用大變形的非線性求解器。
圖6 板簧的網(wǎng)格模型和接觸設置
運行求解得到板簧在5、20、35、50 mm壓縮距離下表面的Mises應力分布和變形情況,計算結果匯總應力云圖如圖7所示。
圖7 不同壓縮距離時板簧表面Mises應力云圖
當壓縮距離為5、20、35、50 mm時,板簧表面最大Mises應力主要發(fā)生板簧的根部,其最大值分別為141、504、828、1 183 MPa。板簧的材質為合金彈簧鋼60Si2Mn,屈服強度1 274 MPa,表面各處的應力均小于其屈服強度,不會發(fā)生屈服變形,說明板簧的強度滿足要求。
對數(shù)值模擬結果進行后處理,得到不同壓縮距離時板簧的支反力和表面最大Mises應力,并計算板簧在不同壓縮距離下支反力的理論值,匯總對比如圖8所示。
圖8(a)為不同壓縮距離時板簧的理論與數(shù)值模擬支反力對比圖,兩者的變化規(guī)律完全一致,計算結果非常接近,數(shù)值模擬計算結果略大于理論計算。以壓縮距離為50 mm時為例,支反力的理論計算值與數(shù)值模擬值分別為1 133 N和1 210 N,誤差僅6%。
圖8(b)為不同壓縮距離時板簧的最大表面應力隨壓縮距離的變化情況,其分布幾乎成線性規(guī)律。在設計的壓縮行程內,板簧的表面Mises應力始終小于板簧的屈服強度,不會發(fā)生屈服變形,滿足設計要求。
圖8 不同壓縮距離時板簧支反力和最大Mises應力變化
為了進一步驗證設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要對加工好的刮管器板簧結構進行試驗測試。測試過程如圖9所示,將板簧及固定套安裝在一根軸上,軸的尺寸與刮管器芯軸的尺寸保持一致。測試使用的為TWL型拉壓試驗機,加載方式為位移控制加載,加載速度為50 mm/min。壓力試驗機的壓頭作用在板簧的中部,通過電腦記錄板簧的壓縮位移和支反力變化。
測試得到板簧的壓縮位移和支反力變化如圖9(b)所示,在壓縮過程中板簧的支反力隨壓縮位移線性增加,與理論及有限元分析一致。當壓縮位移為50 mm時,實驗測得的支反力為1 250 N,其數(shù)值模擬計算為1 210 N,理論計算結果為1 133 N。與實驗測試結果相比,理論計算結果與數(shù)值模擬計算結果分別比實驗測試結果小9.36%和3.20%??梢姅?shù)值模擬計算的準確性略高于理論計算結果,并進一步驗證了設計計算的合理性。
圖9 板簧的實驗室測試
可變徑刮管器取得實驗測試成果后,開始在海上油田常規(guī)套管井和防腐套管井應用。目前已經(jīng)成功應用于渤海、南海等多個海域,使用超過數(shù)十口井次。工具出井后沒有出現(xiàn)變形、斷裂等情況,并取得了良好的刮管效果。
1)設計了可用于159.4~220.5 mm(7"~9?")套管的可變徑刮管器,對設計的可變徑刮管器板簧結構進行了理論分析,得到了板簧支反力和長度、寬度、壓縮高度等結構參數(shù)的規(guī)律,并初步優(yōu)化了結構尺寸。
2)對可變徑刮管器板簧結構建立了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發(fā)現(xiàn)板簧表面最大Mises應力隨壓縮距離線性增大,且達到最大設計壓縮距離50 mm時,最大Mises應力為1 183 MPa,小于其屈服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3)對可變徑刮管器板簧結構進行了實驗測試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當壓縮位移為50 mm時,實驗測得的支反力為1 250 N、數(shù)值模擬結果為1 210 N,理論分析計算結果1 133 N,理論計算結果與數(shù)值模擬結果與實驗測試結果分別相差9.36%和3.20%。驗證了計算分析的合理性。
通過多次現(xiàn)場應用驗證了設計的合理性,能夠顯著提高現(xiàn)場刮管洗井的工作效率,也為其他尺寸可變徑刮管器的設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