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嫻,章 燕,李玉香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廣東惠州516008)
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利用血液透析儀器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生命,延長尿毒癥、腎衰竭等患者生命的方法,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1]。但因長時間進行血液透析,常伴有內分泌功能障礙及外圍神經(jīng)病變,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滿意度下降,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2]。相關研究表明,腫瘤患者的心理、人格特征與患者的抑郁情緒、生活質量及認知功能均具有相關性[3]。MHD患者睡眠障礙原因有多個方面,主要為軀體癥狀和心理問題,睡眠障礙和消極情感現(xiàn)象在MHD患者中普遍存在,消極情感又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有研究表明,上呼吸道阻力綜合征患者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相比,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內向和外形特質得分較低,神經(jīng)質特質得分較高[5],所以不同性格特征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疾病的恢復程度及生存質量也大相徑庭。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艾森克人格分類為基礎的護理干預對MHD患者睡眠質量與生活滿意度的影響,EPQ評分與MHD患者的睡眠質量、生活滿意度的相關性,為后續(xù)持續(xù)化心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3月1日~2019年8月31日收治的200例MHD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終末期腎病患者;②無明顯睡眠障礙或者精神障礙患者;③有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意愿,均知情并簽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明顯睡眠障礙患者;②精神障礙患者;③未能持續(xù)血液透析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98例和觀察組102例,對照組男50例、女48例,年齡45~60(53.26±1.06)歲;觀察組男68例、女30例,年齡47~63(57.22±1.0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對照組血液透析時給予常規(guī)心理干預,包括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以主動、精湛、耐心的技術取得患者信任,在精神上給予患者支持,運用溫柔、舒緩語氣緩解患者治療前后緊張狀態(tài),提高心理應對水平,針對本研究中MHD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情緒低落、治療信心下降等問題,采取通過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fā)患者對生活的熱情及對生活的向往,提高患者治療信心。觀察組在采取以艾森克人格分類為基礎的心理干預,根據(jù)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評分將患者分為精神質(P)、神經(jīng)質(N)、內外向質(E)、掩飾性(L)4個維度,增加對不同維度患者采取不同心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精神質:引導患者積極、主動擴大交際圈、適應環(huán)境,以積極、溫暖的態(tài)度生活,在患者治療前播放積極、正能量短片,以此鼓勵患者治療積極性。②內外向質:引導內向患者、外向患者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對方優(yōu)點,如內向患者學習外向患者與人溝通、活躍的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外向患者向內向患者學習其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及穩(wěn)定的情緒。③神經(jīng)質:引導患者以理智、理性患者看待周圍事物,如患者對待MHD治療存在偏激看法、不能堅持治療時,醫(yī)護人員可采取勸說等方法與患者溝通,告知維持治療的重要性及優(yōu)點,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激進想法。④掩飾性:本質上代表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功能,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識和樂觀、冷靜的心態(tài);在人際關系中善于合作、有團隊精神,同時具有深入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果斷的行事作風,可將患者組織起來,鼓勵其他特征患者向掩飾性特征患者學習其優(yōu)點,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
1.3 評價指標 200例首次終末期腎病患者首次透析時,對患者睡眠質量、生活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干預6個月后重新測量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生活滿意度。具體評估如下:①EPQ用于評價人格特征,由Eysenck 編制[6]。其中文版由龔耀先修訂并進行測量,其中包括P、E、N和L 4個分量表。P檢測一些與精神病理有關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獨、缺乏同情心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與別人不友好等特征;E檢測患者內外向的人格特征,高分反映個性外向,低分則相反;N檢測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性,高分表示易焦慮、抑郁及情緒反應較強烈,低分反之;L檢測樸實、遵從社會習俗及道德規(guī)范等特征。②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7]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變化,包括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效率、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睡眠障礙7個維度,0~5分表示睡眠質量好,6~10分表示睡眠質量稍好,11~15分表示睡眠質量稍差,16~21分表示睡眠質量很差,分值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根據(jù)首次PSQI評分將200例患者分為睡眠質量較好組142例和睡眠質量較差組58例。③生活滿意度:是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本研究擬采用Neugarten生活滿意度量表,它包括3個獨立的分量表[8]。a.生活滿意度評定量表(LSR):為他評量表,由5個1~5分的子量表組成,得分5(滿意度低)~25分(滿意度高);b.生活滿意度指數(shù)A量表(LSIA):為自評量表,由與LSR相關程度最高的20項同意至不同意條目組成,得分0(滿意度低)~20分(滿意度高);c.生活滿意度指數(shù)B量表(LSIB):為自評量表,由12項與LSR高度相關的開放式條目組成,得分0(滿意度低)~22分(滿意度高)。根據(jù)患者首次LSIA評分分為滿意度較高組146例和滿意度較低組54例。
2.1 兩組干預前后PSQI、LSR、LSIA、LSIB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PSQI、LSR、LSIA、LSIB評分比較(分,
2.2 不同睡眠質量患者EPQ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不同睡眠質量患者EPQ評分比較(分,
2.3 不同生活滿意度患者EPQ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不同生活滿意度患者EPQ評分比較(分,
2.4 MHD患者EPQ人格特征評分與PSQI、LSIA評分相關性分析 見表4。
表4 MHD患者EPQ人格特征評分與PSQI、LSIA評分相關性分析
ESRD是指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一般認為腎小球濾過率降至15 ml/(min·1.73 m2)時,即可診斷,終末期腎臟病發(fā)病率高達1/10萬[9]。有研究表明,我國ESRD患者總數(shù)約為22萬,數(shù)量較大,隨著腎功能下降,毒素在體內進一步淤積,可引起尿毒癥等癥狀,如惡心、嘔吐、皮膚瘙癢、水腫等,并引起貧血等并發(fā)癥,造成免疫力下降[10]。目前,我國對此類患者多采用MHD進行治療,可減輕患者痛苦,延長患者生存期。但因長期透析治療,患者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11],如焦慮、抑郁等,嚴重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滿意度[12]。相關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特征患者在恢復期間的臨床效果不相同[13]。惡性骨腫瘤患者人格的內外向和掩飾傾向與其生活質量均呈正相關;患者人格的神經(jīng)質和精神病質與其生活質量均呈負相關[14]。因此,對終末期腎病患者MHD治療時密切關注患者心理健康,根據(jù)患者人格特性給予不同的心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升生活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PSQI、LSR、LSIA、LSIB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說明對MHD患者實施以EPQ為基礎的心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質量及生活滿意度??紤]原因可能為MHD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接受以EPQ為基礎的心理干預,針對患者不同人格類型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對內外向中人格內向者采取鼓勵表達,與患者深度溝通,了解其真實想法、對神經(jīng)質中分數(shù)較高者采取增強患者理智狀態(tài),引導患者理性看待周圍事物,降低對周圍事物敵意、對精神質中分數(shù)較高者采取提升患者安全行為、學會關心他人、適應環(huán)境的心理干預[15]。本研究結果顯示,睡眠質量較好組、滿意度較高組EPQ中P、N維度得分低于睡眠質量較差組、滿意度較低組(P<0.01),E維度評分高于睡眠質量較差組、滿意度較低者(P<0.01),說明人格特征與睡眠質量、生活滿意度存在一定相關性,在精神質、神經(jīng)質方面評分較高、內外向質評分較低患者更易存在睡眠質量障礙、生活滿意度較低等情況,與張少婷等[16]研究存在一定相似性。分析原因可能為不同人格特征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治療理解、配合程度存在差異,導致治療后改善效果也存在差異。EPQ顯示精神質維度得分較高者可能存在孤獨、心腸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能力,對他人存在敵意,低分者表現(xiàn)為溫柔、善感等;神經(jīng)質維度上得分高者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易激動,得分低者反之;內外向質維度上得分高者好交際、渴望刺激與冒險,反之則緘默冷淡,與本研究中睡眠質量與生活滿意度高低的人格特征相符。
綜上所述,人格特征與MHD患者睡眠質量、生活滿意度存在一定相關性,對指導臨床血液透析早期及遠期護理的心理干預,提升MHD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滿意度,提高患者就醫(yī)滿意度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且該技術無創(chuàng)、簡便、沒有特別的限制條件,可直接應用于各級醫(yī)院血液透析的臨床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