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恒 (蘭州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已經提上了日程。在降本增效的過程中,要通過一系列舉措,提升物流整體效率收益,擴大有效供給。交通物流的標準化是降本增效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要實現區(qū)域內經濟的良好發(fā)展,就要將市場和社會部門的作用結合起來,市場發(fā)揮導向作用,社會各部門跟隨市場的導向作用制定和完善交通物流的各項標準,以此來支持交通物流的建設和發(fā)展,為交通物流以及社會經濟的良好發(fā)展提供保證。
交通物流標準化,是交通物流活動制定統(tǒng)一標準并實施的整個過程。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實質就是降低物流總成本,促進企業(yè)的轉型升級,提升效率。標準化在交通物流中是作為技術支撐手段存在的,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交通物流的作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基礎保障性功能,更要把目光放在物流協同運作的方面。過去的條塊分割、獨立運行是交通物流標準化研究的問題,現如今交通物流標準化的方向是要向體系化、一體化發(fā)展,消除標準間的不協調,最終推動交通物流整體化發(fā)展水平。
交通物流標準化與降本增效是息息相關的。降本增效本質也在于促進企業(yè)轉型升級,降低物流總成本。多年來,我國在交通物流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交通物流標準化體系初步確立,同時,一系列交通物流相關的標準以及相關技術機構也逐步建立,標準化意識也在人們心里慢慢形成,這些都對交通物流進一步標準化和降本增效的實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同時,降本增效的實施也會進一步推動標準化的建立和改革,加快交通物流的標準化。
當下,在一些方面缺乏統(tǒng)一的交通物流標準來指導工作,導致不能適應經濟發(fā)展要求,降本增效的實施也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具體來說,一方面在物流實體設施和運輸裝備方面還沒有達到很好的統(tǒng)一,制定的標準不協調,實施困難;另一方面,相關政策較少,實施過程也存在問題。還有在信息大數據領域標準的數量與實際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同時標準適應性差,無法與技術同步,我國的一些標準與國際公認的標準也存在較大的差距,有些適應我國國情的國際標準還需引進。
我國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帶來的就是物流基礎設施規(guī)劃和建設存在不合理,如在物流園區(qū)方面空置率高,成本增大的同時,利用率比較低,進而效率也會降低。物流基礎設施在建設的工程中,有些只是企業(yè)單方面的建設,缺乏宏觀規(guī)劃以及可能帶來盲目的擴大物流設施建設,增加了企業(yè)的成本同時也會將這些成本轉移到顧客的身上實現對沖,這樣一來增大顧客的經濟負擔,與倡導的降本增效背道而馳。
在車型和運載工具方面,營運貨運車輛車型較雜,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車型標準,特別是雙掛汽車列車、中置軸貨車列車、側簾式箱體、車翼開啟廂式半掛車等標準欠缺,內貿集裝箱幾乎沒有專門的標準可遵循。水運船型也存在水運基礎設施不匹配、船舶技術性能落后等問題,在某些標準化示范水域,船型標準化率仍較低。雖然交通運載工具現有一系列標準,但是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多式聯運標準化方面實施剛剛起步,存在著聯運單證類標準等不統(tǒng)一,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制定的標準和管理部門制定的規(guī)則缺乏有效溝通,管理體制交叉重疊等問題,導致了多種交通運輸方式之間缺少有效的配合,這樣帶來的就是使得效率大大降低,這既是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應該著手的地方,同時也意味著,在多式聯運方面的標準化有著巨大的變革潛力。
信息化的不斷更新完善成為推動物流效率的重要技術保障,體現著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標準化作為信息采集、處理、交換、共享、應用的基礎,讓更多的信息被采納和廣泛傳輸應用,同時讓分布在不同地理區(qū)域的物流活動參與者精準提取和應用。
物流的基礎通用標準,包括物流信息應用相關標準、物流信息系統(tǒng)與平臺標準、物流信息管理與服務標準、物流信息交換與共享標準、物流信息編碼與采集標準、物流術語標準等,這些標準里面涵蓋了物流信息技術術語、物流技術服務術語、信息分類、數據交換、信息安全、信息服務、家電物流、醫(yī)療物流、汽配物流、工業(yè)產品逆向物流信息應用標準以及物流信息追溯等其他標準。而在各類物流平臺和企業(yè)的倉儲生產作業(yè)系統(tǒng)連通有問題,存在信息孤島,并且當前的物流信息資源存在無序性和自發(fā)性,這些會帶來物流信息在資源整合、共享采集和大數據分析等方面帶來嚴重的困擾,以及運輸方式間信息交換與共享類標準也不健全,給降本增效加大了難度。
之前,我國的高速公路收費模式缺乏科學明確的標準,導致在不同省份實行著不同的定價模式,不僅不便于統(tǒng)一收費管理,也降低了各類車輛通行的效率,同時也不利于交通運輸企業(yè)對高速公路整體的運營管理。
當下,我國高速公路僅占全國里程的3.4%,但卻承擔起全部路網58.2%的貨運量,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支撐,也促進了國內外的雙循環(huán)。然而,高速公路的不平衡現象卻更加明顯,在不同的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區(qū)段以及在同一區(qū)段的不同時間和方向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卻無相應的對應標準。同時,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車型收費、運輸時間收費、不同運載貨物收費等方面,有一些標準不是很健全,就會出現在收費時效率降低,同時,一些運輸公司由于高昂的通行費,選擇讓運輸貨車不走高速公路而是繞路,導致時間成本大大增加,運輸效率也會相應降低。
共享經濟和零工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現在,物流快遞員、網約送餐員、貨運客運駕駛員等新型就業(yè)群體逐漸增多,因為其規(guī)模龐大,流動性強,用工靈活,逐步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同時,物流工作人員群體仍然呈現快速發(fā)展的趨勢,這些新型就業(yè)群體與市場結構調整息息相關,是市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需對其合法權益給予足夠的重視,需要將其合法權益標準化,以求推動物流業(yè)降本增效。
在交通物流業(yè),因作業(yè)人員較多較雜,合法權益保障方面還沒有統(tǒng)一標準,如在物流工作群體薪資待遇、社會權益沒有合理標準,相關機制也沒有健全,這些問題對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方面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物流工作人員合法權益若不能保障,一些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就得不到提升,工作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在配送過程中,若出現一些事故,沒有合理的標準做指導,相應的時間成本和賠償也會大大提高。
加強對交通運輸物流供給結構的系統(tǒng)設計,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廣先進組織模式,建立運輸一體化,如在水陸綜合運輸方面的標準要完善,尤其是滾裝運輸以及鐵路港口設施的完善。在港站設施的集疏運標準方面下功夫,增強港站公路、鐵路的集疏運能力。
運輸裝備方面,以多式聯運車型為例,若要推動不同運輸方式的合理配置,需提升運輸裝備現代化和標準化水平。如利用甩掛運輸,可以極大地提高牽引車的利用率;基礎單元標準化,圍繞托盤和集裝箱等基礎單元的運輸車輛開發(fā)應用;車輛輕量化技術、車輛智能化技術以及倉儲、裝卸、運輸一體化技術逐步應用;引入模塊化超長汽車列車、中置軸貨車列車,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倉儲和運輸,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以上措施在提高運輸效率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用效率的增加來平衡提升裝備現代化需要的成本。
信息技術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同樣對現代交通物流業(yè)的發(fā)展也至關重要。在標準化和降本增效的過程中,信息傳遞和信息互聯共享環(huán)節(jié)十分關鍵。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效地實現現有的交通物流資源共享,有利于交通物流資源的發(fā)展,在信息收集和利用會大大節(jié)約成本。同時,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有效降低車輛空載率、優(yōu)化供應鏈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交通物流信息標準化工程中,要重視物流資源信息平臺的建設,并要給與大力的支持。在制定標準的時候要收集綜合交通物流運輸、物流企業(yè)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制定了相關標準之后,通過先進的信息平臺可以更好的傳遞和實施。同時,在交通物流資源信息平臺建設以及新的標準制定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傳統(tǒng)的交通運作和信息傳遞形式進行全面的區(qū)分,提升交通物流各個方面的工作效率。還要做好標準轉化機制研究、建設標準的轉化系統(tǒng)及推廣應用和反饋機制、完善多方共建共享的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國的物流信息標準化水平,促進交通物流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要滿足信息標準化,需要推進國家標準的研制與推廣,加速標準的推進與實施,同時針對國際物流、冷鏈物流以及智慧物流等領域中信息技術薄弱環(huán)節(jié)與標準空白區(qū),培育發(fā)展適應實際需求的各級標準,完善物流信息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相關標準的應用,更好地滿足企業(yè)需求。對物流企業(yè)進行鼓勵引導,使其開展物流信息標準化應用,以期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物流管理的過程中,物流企業(yè)要搭建物流信息平臺,建立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信息交換中心;同時,為了讓物流數據更加真實可信,組織物流企業(yè)加入物流采集、信息交換、貨物跟蹤等系列標準的開發(fā)與實施中,使物流企業(yè)和整個物流業(yè)看到信息標準化所帶來的巨大收益,也有利于長遠和整體的物流信息標準化實施。
在交通物流行業(yè)中,尤其是在運輸上,不同的道路網絡、載重貨物、車型不同等因素,都會影響著物流效率,同時也會影響著車輛通過高速的收費,因此高速收費的變化,標準的設立都會直接影響到交通物流的效率。在制定相關標準時要深入調研以及數據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高速收費標準來引導車輛運輸。
交通物流運輸過程收費標準確立也將推進降本增效的實施。在高速公路,分路段差異化收費、分車型(類)差異化收費、分時段差異化收費、分出入口差異化收費、分方向差異化收費,以及分支付方式差異化收費等的收費標準,國家相關部門在近日已經明確,需嚴格實施相關標準,重視交通物流運輸過程收費的標準化,可以提高路網效率和服務水平,達到調流、降費、提效的功能。同時,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標準,通過價格杠桿調整高速公路車輛路徑以及出行安排,科學分流,引導錯峰出行,提高路網通行效率,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當前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了車輛滿載率大幅度降低,更要制定相應標準來引導帶動交通物流在高速公路的降本增效。
運輸鏈軟實力標準化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覷,運輸鏈的標準化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運輸鏈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軟件配置要盡量提到國內先進水平,配置盡量達到同一標準,這樣才能在實際中輸送一些命令時效率提高、效能增加,同時時間成本也會有所降低。其次,加大對服務人員和受眾的誠信觀念的建設,設置統(tǒng)一的違反誠信懲處標準,讓交通物流業(yè)的隱性成本降低。最后,在政策方面,探索在物流運輸中新的管理政策,統(tǒng)一標準。
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首先要開展相關調研。由政府及相關的職能部門發(fā)起,邀請相關的企業(yè)和部門參加,共同開展細致深入的調查研究。在調查物流工作人員城市分布、不同就業(yè)群體的規(guī)模及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針對物流工作人員在勞動關系、合法權益保障、法律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針對性強且規(guī)范的基于法律的相關標準。要聚焦于現狀,推出可操作的勞務合同,明確各方責權和義務,勞務監(jiān)察和仲裁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及時受理和處理,以求相關合同和標準能得以保障。
在近日,多部門聯合發(fā)布了文件,明確到“十四五”末,盡快實現快遞員群體相關權益標準化。這些措施意味著在政策方面已經重視起來,接下來就是交通物流部門按政府文件來嚴格實施,降本增效才能合理推進。
目前,我國的經濟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降本增效的提出使得交通物流業(yè)在“新常態(tài)”下表現出新的特點,成為了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力量,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標準化的作用在這個重要的機遇期應該加以重視,同時要制定和完善標準,利用標準化的手段,推動降本增效的實施,從而讓交通物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在交通物流的一些領域里,有很多成本是需要降低的,也是可以降低的,但也不能忽略交通物流的深層次問題,在降本的同時要達到增效的目的??傊?,我國在交通領域里已經有很多文件和措施來指導實施交通物流的標準化和降本增效,但仍有一些方面是需要修改完善,需要多策并舉,使交通物流業(yè)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