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果
前不久,動物界搞了個問卷調(diào)查——你最喜歡的身體部位,不少動物都給自己的尾巴投上了寶貴的一票喲!你知道嗎,動物尾巴的外形千差萬別,功能更是千奇百怪,在“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大自然中,于它們而言,尾巴意義非凡,絕不是無用的點綴。尾巴有多了不起?快來看看吧!
環(huán)尾狐猴這條由黑白條紋組成的尾巴,不僅美麗,還會“說話”。當一只雄性環(huán)尾狐猴遇到另一只雄性環(huán)尾狐猴時,它會高高翹起尾巴,不斷招搖,傳遞氣味信息的同時也在喊話:“嗨,兄弟,咱們之間沒有誤會,不要打斗,友好相處哈!”
“生活上”的好幫手
和海中的其他魚類不同,海馬是站著游泳的,游泳技術(shù)實在算不上高超。為了避免被突如其來的海浪或激流沖走,它的小尾巴發(fā)揮了大作用——像小鉤子一樣緊緊地鉤住水草或珊瑚等海中物體,這樣一來,自己也得以固定。
作為動物界著名的跳高跳遠雙料冠軍,袋鼠的尾巴自然是非比尋常。你可以仔細觀察,袋鼠在進行超高速跳躍時,大尾巴是不是能幫助保持身體平衡?而休息時,尾巴又能與后肢一起支撐袋鼠碩大的身體,這相當于隨時隨地帶了個“凳子”呀!
松鼠這條漂亮的、毛茸茸的尾巴真正實現(xiàn)了“一尾多用”:它在樹上跳來跳去時,尾巴起平衡作用;它要是不小心從高處失足落下,尾巴就像一頂小降落傘,幫助放慢速度;而在寒冷的冬天,尾巴又仿佛是能御寒的被子,可以給松鼠暖身。
保護自己得靠它
臭鼬(yòu)的尾巴旁長有一個秘密武器——分泌臭液的腺體。遇到敵人時,那上揚的尾巴相當于它替自己出示了一張警告牌——離我遠點兒!如果這樣的警告沒有得到重視,那臭鼬的原則是“先禮后兵”——惡臭的液體噴射出去!
叉角羚的尾巴很短,如果不細看,會以為它沒有尾巴呢。不過尾巴雖小,卻能充當“警報器”。在野外,如果你首先注意到了它顯眼的白色臀部,然后發(fā)現(xiàn)小尾巴不停抖動時,那就是它在告訴同伴:有危險,趕快跑!
同學們都聽過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吧,在生死關(guān)頭,壁虎確實會使出斷尾絕招兒。斷掉的尾巴在短時間內(nèi)還會快速彈跳擺動,捕食者被分散了注意力,壁虎正好逃之夭夭。而且不需要擔心的是,過不了多久,壁虎就會長出一條新的尾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