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桌、Verpan吊燈以及大書架為視覺核心的區(qū)塊是Sunnie工作室團隊最主要的工作空間,綠色的KartellPrince Aha邊幾被她用作了換鞋凳,諸如長桌這樣的大件家具,在Sunnie看來應當遵循“百搭”的原則,因而常常優(yōu)先考慮木材質。
SUNNIE SUN#時尚創(chuàng)意博主#
當博主成為一份工作,它不再僅僅是關于個人講述生活的途徑,至少在Sunnie Sun看來,她腦海里還有更多的主題和概念要講,時尚只是一個引子,社交媒體成為她實驗更多可能性的廣袤場域。她相信,總有一場場不期而遇的“派對”,帶她不斷突破常規(guī)的定義。
少女在不同的時空中停駐、游走, 面露空洞, 反復做著噴灑、沖洗、剝食雞蛋的動作,如同刻在時間軸上的既定程序,機械地循環(huán)著,只在穿搭上做著差異,卻也絲毫沒能讓麻木的表情緩和半分……畫面來自時尚博主Sunnie Sun近期創(chuàng)作的短片《徊》,這也被她稱為“第一部自我表達”的作品,與記憶中的鬼馬、無厘頭不同,這次的Sunnie讓我們看到了她少見的低落瞬間。
1.入戶的玄關口放置了一張中古電視柜,如今被賦予了新的儲物功能——放鞋子,亞克力材質的All Saints圓鏡來自Kartell,面朝陽臺擺放,每當夕陽落下會帶來一些交相輝映的浪漫,小幅畫作是藝術家好友Landi的作品,由設計師Verner Panton設計的Flowerpot臺燈來自&Tradition;
3.原本空間的餐廳如今成了工作室的“靈感碰撞區(qū)”,而酒則是激發(fā)Sunnie靈感的不二良伴。三原色組合而成的Flos 265壁燈為區(qū)域定調,Landi的畫作《嘮熱4號:突如其來的派對》則很好地闡釋了Sunnie對于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Zanotta 的Mezzadro“拖拉機椅”為空間增加了幽默感。
即便已和博主的身份磨合了6年, Sunnie坦言自己依舊會如片中少女,在機械般運作的工作和生活中陷入階段性的迷惘和自我懷疑。大概便是恐懼和警惕這樣的相似與重復,Sunnie更樂于行使作為創(chuàng)意策劃的權利,而不僅僅只為讀者直白地分享每日穿搭。她尤為珍視每次與靈感偶遇的瞬間,堅持讓創(chuàng)意成為內容輸出的靈魂,于是也就有“還能怎么拍OOTD”系列里層出不窮的玩法和腦洞,讓她漸漸剝離出單一的時尚博主角色。
“但靈感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Sunnie抱著靠枕,松弛地倒在工作室里L形的綠色模塊沙發(fā)上,小口抿了一下手中的自然酒。每當創(chuàng)作進入死胡同,她和同事們都會從幾步外的辦公區(qū)轉場,到這里隨手抓取一本雜志、或是聊聊近期看過的作品,重新給腦中的思路洗牌。成立工作室后,這個原本作為家的空間轉變了角色,承載起了Sunnie和團隊日常工作的職能。作為一個“視覺刺激者”,Sunnie相信環(huán)境可以促發(fā)靈感和想象,每一件精挑細選的家具、飾品都能作為思緒的延展,從“包含了宇宙和未來”的Verpan吊燈,到朋友依照自己獨家設計的書架,靈動、跳躍的色彩充斥著這里,等待著被串聯起新的畫面。
而會議室墻面上的畫作也許更能講述Sunnie關于創(chuàng)作與時空關聯的理論,這場名為《突如其來的派對》,讓不同性格的成員帶著各自的色彩,在一場派對中相互碰撞、融合出前所未有的組合,“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喜好和想法,而日常中也多是平常、細小的事物,也許當下看上去沒有什么意義,但當這些不同與尋常匯集到一起,也許就有了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化學反應?!?/p>
在《徊》的結尾,少女第一次停下沖洗鏡面的噴頭直視自己,刻意避開蛋托上習慣抓取的第三顆雞蛋,不再時刻保持整潔,任由窗邊的座椅倒落……“也許創(chuàng)意的魅力正是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沒有正解和邊界的宇宙,在那里可以永遠保持著孩童時的天真”,每一次創(chuàng)作的終結對于Sunnie而言才是探索新突破的開始,只要不落窠臼,就能抵達別人未曾遙想的遠方。
書架為Sunnie好友為其獨家設計,地毯來自Accparco,木質拼接全身鏡來自Pertica,來自Foscarini的白色壁燈在不使用時也是觀賞性極佳的藝術品,沙發(fā)和茶幾是其最早為空間添置的家具之一,集合了她最喜歡的綠色以及木質這一她認為長久伴隨的材質元素。
Sunnie的靈感影像推薦
1.Miu Miu“女人的故事”系列短片2. 樂毅 -《葬禮》3.Jil Sander 18年秋冬的廣告片《Time Passing》4.阿涅斯·瓦爾達 -《 楊科叔叔》5. 瑪雅·黛倫 -《午后的迷惘》
雅俊 #時尚藝術博主#
雅俊幼年學過繪畫,家人也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在濃厚藝術氛圍熏陶下的成長歷程使得他保持了觀察美的能力。作為WeSpace畫廊主理人的他鐘情于用色大膽、富有沖擊力的藝術作品,對時尚和潮流藝術的關注也從藝術品收藏延續(xù)到了家中。
懸掛在墻上的畫作由上至下分別來自Mr.、Brian Calvin、康好賢《達利》、Jennifer guidi《Dust》 鏡面銀色雕塑來自Futura,黃色丙烯畫作是藝術家賈一瑞在2021年創(chuàng)作的《空中新娘》,大眼萌妹系列作品均來自日本藝術家Mr.,小型犬雕塑《藍色墊子上的比熊》由法國藝術雙人組合Tursic & Mille創(chuàng)作。
1.客廳區(qū)域,天藍色矮凳來自藝術家Austin Lee,沙發(fā)上藍色靠枕來自村上隆,格紋靠枕及毛毯來自Hermès;餐廳區(qū)域,由可再生性能源再造的餐桌來自Dirk Vander Kooij,后方作品來自藝術家賈一瑞。
2.餐桌上的大肚黃花瓶是藝術家王畫的作品,因形狀酷似啤酒杯,也會被主人當杯具使用,Metiers座椅來自Hermès。
雅俊的家位于興國路一條幽深的里弄深處,白色小樓的陽臺以流暢的弧形圓角朝向外側,推開黑色鐵門,眼前展現一方規(guī)整庭院。作為青年藝術藏家和藝術顧問,雅俊坦言當初看房子的時候首先被這個院子吸引,“它給了我想象的空間,當時打算把這里變成派對場所,請藏家和藝術家朋友來做客?!?/p>
涉足藝術收藏是他在逛街時自然發(fā)生的隨機事件:“2018年,我在韓國逛街的時候看到加藤泉的雕塑,就被他的作品吸引?!奔犹偃淖髌罚讼褡藨B(tài)詭譎,類似異世界奇怪生物,迅速捕獲了這位水瓶座男孩的喜愛。從加藤泉開始,雅俊開啟了自己的藝術收藏,并從生活了20余年的北京搬來上海居住。從早期關注村上隆、草間彌生、Mr.、奈良美智等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到近四年里將視野拓展到歐美,繼而是國內的年輕藝術家。他的購買習慣也從一定要先看到作品實物,變?yōu)榻洺>W購,這種感受在他看來“有時候像拆盲盒,會有驚喜”。
島臺前的走廊聯通各個房間,并成為了一處展示區(qū)域,島臺下方黑色SENUFO OTTOMAN矮凳由Arno Declercq設計,后方藍色格紋面料Jelly椅均來自Objective Gallery。
1.書桌上方擺放著造型古樸的陶器搭配大量植物,頗具野趣;巨浪系列及冰島系列花瓶來自Minimaist。2.主人將一間客房用于藏品的展示,高達1.5米,寬及1.84米的油畫《Bear》來自Otani Workshop,雕刻黑胡桃木凳是藝術家Vincent Poscik的作品,來自Objective Gallery,印花圓凳來自OBJ+,沉睡的小孩來自Otani Workshop。3.餐廚區(qū)域,中島臺旁擱板上放置了藝術家Kinjo的《One's EyesNo.13》,下方雕塑來自加藤泉 4.鏡子來自藝術家Josh Sperling,Objets Nomades系列鐘形臺燈及Malle Haute 110硬箱均來自Louis Vuitton,墻上作品《舞池》來自藝術家康好賢 。
1.USM柜上方擺放主人收藏的各類物件,分別來自藝術家加藤泉、Mr.、莫少龍。2.臥室區(qū)域粉色長凳及矮凳來自藝術家Brian Calvin,墻上懸掛藝術家Josh Sperling布面丙烯作品《DoubleBubble R》。
3.臥室一隅。
家對他而言意味著治愈、輕松、舒適。在他看來,家具的風格也需要根據藝術品隨時調換,目前他家里擺放的藝術作品標示著他前些年的收藏風格:Mr.的美貌大眼萌少女與康好賢畫的奇異達利相映成趣,加藤泉的雕塑和Tursic & Mille的小型比熊犬雕塑兩兩相望,據雅俊說阿爾敏·萊希的畫廊總監(jiān)曾告訴他,蓬皮杜館長也收藏過一只小型犬雕塑放在家里迎客,于是他也收了一只。
沙發(fā)后的妍麗圓形餐桌出自一位荷蘭藝術家之手,運用3D打印技術制作,每個花色都獨一無二,像是打翻了的顏料自由流淌、渲染的結果。餐桌上方掛著賈一瑞的畫——兩只為了巨無霸漢堡打架的不明生物和戴著獨眼眼罩的昆汀式新娘。雅俊迷戀陶器,家里零散擺放著樸拙外形的陶器,一多半里面放了綠植和鮮花。有時候,他自己也會關在房間里塑泥,做一些奇怪的東西送給朋友。
2019年,雅俊在一個東京的展覽偶遇過村上隆,談到偶像,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成功的藝術家和商人,他稱自己是八爪魚,涉足了八個領域。我感覺自己的‘觸角’還沒有長出來?!睆氖詹亻_始,這位年輕的畫廊主對未來書寫的方向充滿了期待,這種期待帶著試探世界的方式,正待展開。
雅俊的畫廊推薦
1.Bill Brady Gallery地址: 603 N La Brea Ave, Los Angeles2.Kaikaikiki Gallery地址: Chome ? 3 ? 30, Motoazabu,Minato City, Tokyo3.Dio Horia Gallery地址:Mantzouraki 16, Psichiko Athens 115 214.Gagosian地址:980 Madison Avenue,New York5.Unit Lonon地址:3 Hanover Square, London W1S 1HD
庭院里錯落擺放著藝術家王畫的《我與你,它,她,他》系列作品,前方由綜合材料制成的雕塑《液態(tài)房間里的幽靈》來自金氏徹平,后方Gufram空鏡系列長凳及Soldi Design銀色Ovetto回收容器均來自Global DesignDistribution。
當你向Lulu發(fā)問,她總會毫不吝嗇地予以回應,話語如枝干,向著四處延展?!安┲鳌弊鳛橐粋€以分享為目的的身份,恰如其分地潛入到她的日常,慢慢書寫了她,也成就了她,但無論身份如何轉變,她的筆下始終向著真實。
Lulu#時尚旅行博主#
1.客廳窗邊的白色USM邊柜上,擺放著Lulu的藝術藏品,水果雕塑Glass Fruit出自新西蘭藝術家Devyn Ormsby,圓形畫作Moon由丹麥女性藝術家 Anne Nowak創(chuàng)作,花瓶為Mini maist巨浪系列。
2.Bremshey推車是Lulu收的中古家具,形如團扇的屏風由梵幾出品。
時空是“Lulu的旅行日記”中關鍵的底色,從2015年書寫下第一篇講述新西蘭之旅的攻略起,時尚旅行博主Lulu借著每一次的時空轉換,不斷完善著自己乃至讀者心中關于美好生活的圖景。但時空從不只是物理位置上的遷移,藝術、文學、音樂……連同著任意一個目的地、不同空間構建起的浩瀚宇宙,將Lulu的“旅行”切割為多維的視野,過去可以回溫,未來預先探訪,Lulu在行走中拼接起周遭和思緒里捕捉的點滴,組合成這本旅行日記里持續(xù)豐滿的愿望清單。
若要觸及那個宇宙,在“Lulu的旅行日記”之外,她的家也許更能完整映射。這里的每一個物件幾乎都能講述一段遠行的故事,不僅有諸如秘魯手工花瓶、泰國手繪大象雕塑這樣自帶異域風情的當地工藝品,Lulu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藝廊里偶遇的藝術家、藝術創(chuàng)作也常常是存留一段經歷的完美載體,即便是挑選家具,相比網頁瀏覽里呈現的完美商品,原產于印度的古董昌迪加爾椅和旅居歐洲酒店時一見鐘情的大理石茶幾反而能滿足她對生活空間的想象,“我更愿意為物件背后的故事買單,它所產生的美是有厚度的?!?/p>
伴隨著Lulu的遷移,這個宇宙也在點與點的勾連中得以不斷生長:學生時代生活過的倫敦不僅創(chuàng)立了她對于藝術和時尚的世界觀,也教會了她從根源去認識一座城市;為畢業(yè)后第一份工作移居于香港,這個世界經濟的港口、美食天堂實現了不少她清單上的愿望,更是奠定了“Lulu的旅行日記”分享生活的基調;8年后回到北京,再搬至上海開啟雙城生活,全新的博主生涯讓Lulu的每次出發(fā)又多了新的意義,成為工作,也意味著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使命。
兩年前疫情初現,身在夏威夷的Lulu看著后臺武漢疫區(qū)的讀者留言流淚,于是便在滯留期間四處收集口罩,回國后一一投遞給有需要的人。一年后,Lulu受展覽之邀造訪武漢,抵達時,一位曾經受助的讀者留言希望當面道謝。這件事讓Lulu感動了許久,她也曾在“博主”身份的自我認同上遲疑過,但每當收到讀者的正向反饋,意識到自己的文字為他們的生活帶去了憧憬和動力,這份堅持的意義便不再止于自己,“就像以為原本給自己創(chuàng)建的wishlist,那份對未來的期待和好奇,因為我的分享在更多人身上進行了傳遞,這大概就是作為博主的價值所在?!?/p>
對頁:客廳,書架上除了Lulu的藏書,還有世界各地帶回的紀念品,釣魚燈來自Flos,Menu的大理石茶幾是Lulu在旅居的酒店中相中的單品?!安ㄆ帐津E馬的披掛”毛毯以及藍色漆木紙鎮(zhèn)來自Hermès愛馬仕。余暉抱枕、長頸鹿抱枕來自HOMEBIJOUX時貝設計。
1.Lulu常會點上香薰,放一段舒緩的音樂,將自己帶入到另外一個時空;2.Lulu手中翻閱的講述英國家具史的書淘自倫敦諾丁山的Portobello Market;3.餐廳掛著丹麥藝術家Carsten Beck的畫作《07. Storage》;手繪瓷器來自de Gournay帝家麗Flora & Fauna系列;4.在時尚旅行博主的衣帽間里,除了可以看到眼花繚亂的時裝、鞋履,應對不同周期旅程的行李箱也占據了不少位置。
Lulu的藝術博物館推薦
1. 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地址:Cromwell Rd, London SW7 2RL
2. 巴黎羅丹美術館(Musée Rodin)地址:77 Rue de Varenne, 75007 Paris
3. 紐約新畫廊(Neue Galerie)地址:1048 Fifth Avenue (at 86th Street),New York
4. 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地址:C. de Ruiz de Alarcón, 23, 28014 Madrid
5.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地址:Maria-Theresien-Platz, 1010 Wien
圃生?#水墨畫家#
從廣西桂林到北京,圃生辭去雜志社工作成為職業(yè)畫家。一路走來,在平靜的生活中,他用畫筆建構了一方天地。從城里搬到山下,在村里的小屋創(chuàng)造山水生活的意境,再把生活畫進畫里。
1. 客廳被一分為二,一側是一張木質圓桌,搭配三把同一木色卻形態(tài)不一的椅子,桌面擺放著茶具,夜晚時分一盞燈正好點亮桌面。
2. 客廳另一側既是客廳也是圃生的畫室,木質書架上擺滿了書籍。3. 他在家中作畫,在畫中也有他記錄的生活,在房間四處可見圃生的畫作。
圃生的家在北京昌平的一個村子里。陽光透過白色窗簾均勻地照進屋里,給客廳蒙上一層金色。木色家具、太妃糖色的沙發(fā)、書桌上的作畫工具、地上站立著的敦實陶罐……這些具體的、或大或小的器物,構成了一個有著內在秩序的小天地。幾年前,大寶出生,圃生一家從城里搬到此處。家離森林公園很近,開車只要20分鐘就能進山。他在這里繼續(xù)畫畫、帶娃的生活,好像離心中的理想更近一步。
說到理想生活狀態(tài),就要提圃生的成長環(huán)境。15歲之前,圃生一直和父母兄弟在老家桂林的一個果園里生活,獨門獨戶,周圍少有鄰居。在他的成長記憶中,童年是幫著父母在果園里勞作、在樹林間抓小動物,過著像野草一樣生長的日子。在后來的求學工作中,他去了南寧,又到了北京,在美術雜志做編輯、成為獨立畫家。一路走來,在平靜的生活中,他用畫筆建構了一方天地。
?1. 圃生收藏了許多器物,在他的畫作中也經??梢钥吹?。2. 茶臺對面就是圃生日常作畫的地方。
3. 圃生喜歡畫小畫,畫里也多是小景小物。
4. 在這個區(qū)域有許多圃生的畫和畫材,也是他進行裝裱的地方。
圃生喜歡畫小畫,畫里也多是小景小物,像是一個人從窗子望見風景。墨色輕盈淡雅,有著恬淡細致的美感。中國文人畫一直有寄情于景的傳統(tǒng),在圃生筆下亦是如此。他的畫分作幾個系列?!凹疑健毕盗惺枪鹆值倪h山淡影,離開家鄉(xiāng)這么多年,“故鄉(xiāng)”變成了一個逐漸模糊的概念,一半是記憶中的青山白云,一半是畫筆下的紫霧青煙。“常物”系列多是日常生活見得到的物件,像干燥的雛菊、蓮蓬、平時所用的碟碗筆硯……日常的“陪伴”成了這個系列最好的注腳?!盀懮健毕盗挟嫷氖瞧陨睦锏母皇可?,有富士山體質樸的形態(tài),他還加入了水的氤氳?!半[廬”系列更是畫家對心目中理想家園的勾勒,“我在現實中沒辦法做到的,在畫面里畫出前有流水、屋后有山。”他的畫,把人們從21世紀的現代化繁忙中,一步帶入陶淵明式的生活意境。
人們容易對畫家、尤其是山水畫家的生活產生浪漫的想象,以為畫家總是過著閑適隨性的生活。圃生笑著說,做畫家跟其他工作一樣,也需要每天自律的生活。有了孩子之后,他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拿起畫筆,把幾分童趣和天真描繪出來。除了畫畫,他還和家里的兄長籌劃著在家鄉(xiāng)建造民宿。在疫情這兩年,斷斷續(xù)續(xù)中,他們走訪桂林鮮有游客的村落,和當地村民打交道,改造老宅,重做設計。一磚一瓦都需要夯實的工作。正是有了這種來自生活的厚重,畫里的輕盈才有了真實的意義。
圃生的家中有許多木質的老家具,有的是來自朋友的禮物,有的則是淘來的,桌面的痕跡和每一把不同的椅子,如今都很難再尋找到另一個一模一樣的,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記錄著圃生輾轉北京的生活,和刻在生活里的溫熱。
圃生的詩畫生活推薦
1. 土氣古道具地址:北京順義波特蘭花園預約微信:tuqi_gallery
2. 東舍地址:北京順義牛欄山鎮(zhèn)牛富路2號
3. 尋常茶事地址:北京市順義區(qū)稷山營村15號
4. 沃野oii地址: 北京東城永康胡同13號(永康胡同店)北京東城安德里北街恒通偉業(yè)大廈B座一層(青年胡店)
5. 訪咖啡地址:北京昌平辛莊村164B號
JIAXI YANG#生活美學博主#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透過設計師、靜物造型師Jiaxi Yang的眼睛,一串葡萄、一顆梨總在瞬間停駐生命,被延展于影像、變幻為器物。她將生活放置于顯微鏡下,剝離出趣味,點亮日?,嵥?。
Jiaxi的家位于一座1998年建造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公寓,這里總是滿溢著夕陽時分溫和、柔軟的氛圍??蛷d與餐廳共享一個開放空間,也是屋主最常呆的地方,處理工作或僅僅消磨一段閑暇時光??臻g四處都散落著屋主從全國各地淘來的燈具飾品、器皿擺件、植物盆栽以及她所設計的產品打樣。Jiaxi時常會做出一些計劃之外的決定,因為喜歡室內家居,“看房”成了生活中一個“小眾”的休閑活動,眼前的展廳因為漂亮的窗結構一眼吸引住了她,租下來前甚至沒有考慮過如何利用,只在自然而然中促成了SoftServe柔軟供應首個線下空間。
3.Jiaxi的家位于一座1998年建造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公寓,這里總是滿溢著夕陽時分溫和、柔軟的氛圍。客廳與餐廳共享一個開放空間,也是屋主最常呆的地方,處理工作或僅僅消磨一段閑暇時光??臻g四處都散落著屋主從全國各地淘來的燈具飾品、器皿擺件、植物盆栽以及她所設計的產品打樣。
4.Jiaxi的家位于一座1998年建造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公寓,這里總是滿溢著夕陽時分溫和、柔軟的氛圍??蛷d與餐廳共享一個開放空間,也是屋主最常呆的地方,處理工作或僅僅消磨一段閑暇時光??臻g四處都散落著屋主從全國各地淘來的燈具飾品、器皿擺件、植物盆栽以及她所設計的產品打樣。標題
5.Jiaxi的家位于一座1998年建造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公寓,這里總是滿溢著夕陽時分溫和、柔軟的氛圍??蛷d與餐廳共享一個開放空間,也是屋主最常呆的地方,處理工作或僅僅消磨一段閑暇時光??臻g四處都散落著屋主從全國各地淘來的燈具飾品、器皿擺件、植物盆栽以及她所設計的產品打樣。
用碎片的時間,翻看原創(chuàng)設計品牌SoftServe創(chuàng)始人Jiaxi Yang的社交媒體,無意中總會被她勾起一些食欲:在蛋形的置物架上放一串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葡萄,點燃桌上的多孔“芝士”,火光在融化滴落的鵝黃色蠟液上膠著,嘗試著給手機貼上一片油潤的“薩拉米”支架,再坐回到印有刀叉圖樣的瓦楞紙座椅上……Jiaxi的工作和生活日常,不見煙火,卻總帶著讓人心生快意的酸甜咸香。
Jiaxi的20多歲由各種“機緣巧合”所組成。因為喜歡藝術,便在十年前只身前往紐約學習藝術管理,“機緣巧合”地對攝影產生了興趣,轉而開始了自己在靜物造型上的研究;后又出于“機緣巧合”,結識了一位甜點師,讓原本就熱愛美食的她獲得了進入后廚工作的機會,為她打開了觀察食材形態(tài)、并運用于靜物造型的新視角,慢慢地,也奠定了此后她與食物的密切關聯。SoftServe的誕生更是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機緣巧合”。幾年前回國,Jiaxi“機緣巧合”地承接了為朋友新開酒店設計餐具的工作,因為疫情,項目遲遲沒能落地,但設計、選料、打樣直至實現的過程讓她開始動起創(chuàng)立個人“與食物相關”的設計品牌的念頭,那個以“蛋”出名的品牌由此而來。
Jiaxi在SoftServe柔軟供應首個線下空間House of SoftServe,空間正在進行中的展覽“Objecthood”,以展覽的方式回顧兩個品牌Objecthood以及柔軟供應三年來所設計的經典產品。中古集合品牌Objecthood對于Jiaxi來說是柔軟供應三年前的起點,從最初為大眾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匠人之作到如今將生活感悟化為設計,兩個品牌共同承載起Jiaxi快速成長的幾年,也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生活創(chuàng)意人。
Jiaxi在SoftServe柔軟供應首個線下空間House of SoftServe,空間正在進行中的展覽“Objecthood”,以展覽的方式回顧兩個品牌Objecthood以及柔軟供應三年來所設計的經典產品。中古集合品牌Objecthood對于Jiaxi來說是柔軟供應三年前的起點,從最初為大眾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匠人之作到如今將生活感悟化為設計,兩個品牌共同承載起Jiaxi快速成長的幾年,也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生活創(chuàng)意人。
Jiaxi在SoftServe柔軟供應首個線下空間House of SoftServe,空間正在進行中的展覽“Objecthood”,以展覽的方式回顧兩個品牌Objecthood以及柔軟供應三年來所設計的經典產品。中古集合品牌Objecthood對于Jiaxi來說是柔軟供應三年前的起點,從最初為大眾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匠人之作到如今將生活感悟化為設計,兩個品牌共同承載起Jiaxi快速成長的幾年,也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生活創(chuàng)意人。
Jiaxi在SoftServe柔軟供應首個線下空間House of SoftServe,空間正在進行中的展覽“Objecthood”,以展覽的方式回顧兩個品牌Objecthood以及柔軟供應三年來所設計的經典產品。中古集合品牌Objecthood對于Jiaxi來說是柔軟供應三年前的起點,從最初為大眾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匠人之作到如今將生活感悟化為設計,兩個品牌共同承載起Jiaxi快速成長的幾年,也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生活創(chuàng)意人。
此時如果跟隨她回到家中,眼前可見一個歪頭的梨,被放大了數倍,背脊靠近莖稈的位置被打上四個小孔,內里是鏤空的,裝入水插上一支剛剛帶回家的花?!笆澄锸翘烊坏幕ㄆ鳌保琂iaxi會這樣說道,同時把弄著手中這只剛從3D打印機中取出的花器樣品,重新評估它的質感和色彩還原度。大概是職業(yè)病,Jiaxi習慣于用造型的視角看待事物,對于眼前所及的畫面,更是細致到分毫,譬如給原本酒紅的沙發(fā)換上白色的外套,在深棕的木質地板上鋪一張黃白相間的馬賽克地毯進行中和,或用一片深色金屬重塑家中有些跳脫風格的壁燈……不需要大刀闊斧地改變,整體的和諧來自于一次次對細節(jié)的凝視,所以一只印著蘋果的馬克杯才會如此叫人著迷,那么直白卻叫人舒服。
跳回Jiaxi發(fā)布的九宮格里,也許你會誤以為掉進了愛麗絲的兔子洞,你我常常忽視的身旁常物,被放大、被拼貼、或被重新定義。生活經由她的凝視,在造型中轉化為一場場故作正經的儀式,卻總能在某個細節(jié)引人發(fā)笑,由衷地感嘆一句,原來日子可以這般可愛。
Jiaxi在SoftServe柔軟供應首個線下空間House of SoftServe,空間正在進行中的展覽“Objecthood”,以展覽的方式回顧兩個品牌Objecthood以及柔軟供應三年來所設計的經典產品。中古集合品牌Objecthood對于Jiaxi來說是柔軟供應三年前的起點,從最初為大眾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匠人之作到如今將生活感悟化為設計,兩個品牌共同承載起Jiaxi快速成長的幾年,也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生活創(chuàng)意人。
Jiaxi的家居買手店推薦
1.St Vincent地址:Kleine Markt 13,Antewerp
2.Andreas Murkudi地址:Potsdamer Stra?e 81, 10785 Berlin
3.abc Carpet & Home地址:888 Broadway, New York
4.The Future Perfect網址:www.thefutureperfect.com
5.Habiter Apartment地址:上海市烏魯木齊南路176號巨福公寓
孫佳藝 #插畫博主#
如果說“人如其畫,畫如其人”,那走進孫佳藝的家,就仿佛走進了她的世界,一個充滿了色彩和趣味的“快樂星球”。
墻上掛著孫佳藝自己的大幅畫作,為客廳奠定了基調。
1.客廳是孫佳藝日常最主要的活動空間,也是她自拍的重要背景,地毯來自Accparco。
2.因為注意用光線營造氛圍,所以整個家里燈的數量非常多,僅客廳內就有大大小小近10盞燈。
喜歡并在社交網絡上關注孫佳藝的人們會發(fā)現,最近半年多來,“阿孫”(網友對孫佳藝的昵稱)自拍的“背景墻”多了一個固定場所——新家的客廳。而且這個客廳隨著一件件家具逐漸到位,不斷變化,進化,終于在最近達到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如果說“人如其畫,畫如其人”,那走進孫佳藝的家,就仿佛走進了她的世界,一個充滿了色彩和趣味的快樂星球。
2017年,孫佳藝于中央圣馬丁學院的視覺傳達與插畫專業(yè)畢業(yè),她從倫敦搬到上海,以自由插畫師的身份開展個人事業(yè)。幾年下來,她已經積累了一份十分可觀的履歷,合作品牌遍布國際國內大小品牌,各個領域。
近一兩年來,孫佳藝越來越多地從幕后走到臺前,開始以“博主”的身份出現在一些場合,有時是品牌活動的現場,有時是廣告短片中。盡管她的個人賬號已經在小紅書擁有好幾萬關注,與品牌之間的合作也早就不限于插畫,而是擴展到了個人的時尚穿搭和家居領域,但孫佳藝還沒有什么“博主”的自覺?!拔移鋵嵅惶宄┲鳌歉陕锏?,印象里好像要持續(xù)產出特定干貨內容的才能叫博主,但我發(fā)的內容比較隨意,都是比較個人的、比較生活化的一些碎片,插畫作品是周期性的密集產出,頻率并不高?!睂O佳藝這樣說道。
確實,在孫佳藝的社交媒體上,自拍可能比插畫的數量更多、更頻繁。但她的自拍既無濃厚濾鏡、也無精巧構圖,而是隨意記錄的生活切片。這也讓喜歡她的人如獲至寶?!跋衲氵@樣把社交媒體當朋友圈發(fā)的人太少了”,許多評論這樣寫道——這也許正是品牌們青睞她的原因。
1.臥室床頭也掛著孫佳藝自己的作品。2.荷蘭Calex的臺燈是孫佳藝在愚園路逛街時的發(fā)現工作室里。
在決定結婚后,孫佳藝和當時的男友選擇把第一個家安在上海遠郊,一套底樓帶院子的復式公寓里。在經歷了差不多一年的硬裝后,兩人在2021年6月搬入新居。對于新婚的年輕夫婦來說,這套房子可謂十分寬敞舒適,一樓是起居空間,客廳、餐廳、廚房和儲藏室,還有一個小院子,二樓則是臥室和阿孫專屬的工作室。
硬裝并不復雜,保留了原本的格局,門與櫥柜等需要定制的家具都選了淺色,墻面也只是刷白,但在家具和擺設的布置上,孫佳藝發(fā)揮了藝術家的那一面,每件小擺設都是她精心挑選。家具和燈具,她并未劍走偏鋒去費力尋找那些昂貴的絕版中古品,而是從 Karimoku 60,USM,Vitra、Hay 等品牌中尋找到了合適自己的產品。 “我一開始也擔心USM是不是用的人太多了,但真的使用了才感覺到,它紅是有原因的,又結實又能裝。”
墻上的畫有她自己的,也有同為藝術家的朋友贈送的。最出彩的莫過于客廳沙發(fā)背后的畫作,紅色背景上一只可愛的黑色大象,這也成了她社交媒體上被詢問率極高的單品。“是我自己畫的,沒有鏈接”,孫佳藝一次次的耐心回答。
比起原來市中心便利但促狹的租房生活,現在寬敞而穩(wěn)定的家居環(huán)境,讓孫佳藝的世界觀有了更多抒發(fā)和展示的空間,這反過來也滋養(yǎng)了她的事業(yè),在新客廳的對鏡自拍成了她被點贊最多的一類內容,而且“家居品牌也開始聯系我了”,阿孫告訴我們。
3.Magis推車,USM組合柜,Hay邊桌和宜家希姆弗斯WiFi臺燈音箱。
4.臥室的另一邊擺放著剛到貨不久的六斗柜,無處不在的藝術品讓空間的藝術氛圍濃厚。
孫佳藝的工作室,她的畫成了最好的裝飾,順便一提,工作室有8盞燈。
孫佳藝的靈感書單推薦
1.《請坐,世界上所有的椅子》作者:迪迪?!た茽柲嵋ǚǎ?.《BEHIND ILLUSTRATION 3》出版社:Sylvie Estrada3.《Brilliant Freelancer》作者:Leif Kendall4.《THE LOST HOUSE 好亂好亂的屋子》作者:B.B. 柯羅寧(美)5.《apartamento》十周年年慶版
BLANCHE YU?#時尚博主#
Blanche Yu 的家格局方正、陽光充足,她換了地板、刷了墻面,還用自己淘來的物件充實這個空間。日本回流銀箔屏風的兩側分別擺放 Goffredo Reggiani落地燈,以及她與棟梁合作打造的雕塑。Maralunga沙發(fā)購于Galerie Wave,由意大利設計師 VicoMagistretti 設計。
Blanche 的家是什么風格?她很難對此下定義。這里有 Space Age 的家具,也有一些部落感十足的木制器物。看似沖突的它們,不約而同地拋棄棱角和規(guī)則,呈現出圓潤自由的姿態(tài),倒顯得十分和諧。Blanche 本人亦是如此,在博主、創(chuàng)意人、設計師等多重身份之下,她從容擁抱著生活的多種可能。
3.臥室里的一切似乎更加圓潤、溫柔。床頭的 Space Age邊幾與 Art Deco 風格的落地燈皆為中古物件,墻上的掛畫則是屋主自己的作品。
赫赫有名的“不和諧街區(qū)”,代表著巴塞羅那的建筑風格。四位現代主義建筑師的作品都佇立在此,風格迥異的建筑彼此相鄰,矛盾之中又不失合理。在成為博主后的2019 年,Blanche Yu 與合作的品牌一起去了巴塞羅那。她見到了那些奇怪的建筑,尤其是高迪的作品——流動的線條牽出圓潤的造型,它們受自然啟發(fā)而誕生,看起來卻又仿佛來自另一個維度,古怪而迷人。
如今,Blanche依然喜歡有圓潤感的東西。在北京的家中,她為自己設計了圓角辦公桌,電視柜也是蜿蜒的模樣,椅子和茶幾的造型由彎曲鋼管主導,一看便是包豪斯時期的產物。除去這些大件家具,家里零散擺放著她精心淘來的中古物件,它們有些來自非洲,有些屬于 Art Deco時期,有些呈現出 Space Age的風格,有些則部落感十足。它們有著各自的故事與背景,卻不約而同地拋棄棱角和規(guī)則,呈現出更有機的形態(tài),讓整個空間變得充實又豐盈。Blanche親手打造的小物件和藝術品也混在其中。她為自己設計的落地煙灰缸有如分叉的樹枝,另外一支蠟燭則像兩個緊緊擁抱的小人兒,Blanche解釋說:“它是一個鏡像,無論怎么看,都有莫比烏斯無限循環(huán)的感覺在里面。”在她的作品中,溫柔與個性并不沖突。
因為這些小物件,Blanche的家顯得有些豐富,在安靜中透出一絲生機。作為一個自由職業(yè)者,她的日常生活也根植于這個空間,變得富有隨機性與流動感。Blanche會出現在客廳里拍攝穿搭,家里陽光充足,在特地留白的墻面前,她舒展自己的肢體;她也會在書房里畫畫、做裝置藝術,一直工作到忘記時間:“這兩件事完全屬于創(chuàng)作,也不太可以用好或壞來定義,所以更讓我享受?!庇行r候,她選擇窩在沙發(fā)里發(fā)呆,“看看電視、打打手碟,好幾個小時就那么過去了?!比胍购?,她要躺在床上放空一小時:“那時候的思考是很珍貴的,腦子里會冒出思緒的小星星,有趣的、無聊的、飛起來的,你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變成理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盉lanche把自己形容成一個“粗線條的人”,這根線條在家里自由穿梭、隨遇而安。
在成為博主的9年中,Blanche并不是一個話題感很強的人,喜歡的東西也從“黑白極簡”變成了“花里胡哨”。相較于時尚,現在的她更關注家居、空間和裝置藝術,也想以“創(chuàng)意者”的身份與更多人相識。對 Blanche來說,生活更像是一種弧度,而她在其中游刃有余、不緊不慢。
客廳的這個角落常常陪伴 Blanche一同入鏡,在社交媒體上常常露面。意大利飛船吊燈來自 LuceplanTitania,定制電視柜的造型簡單又有趣。
Blanche 的靈感類書籍推薦
1.《Noguchi - a sculptor's world野口勇自傳》出版社:Steidl
2.《This Brutal World 野獸派建筑》作者:Peter Chadwick
3.《Eileen Gray Eileen Gray現代主義設計師艾琳·格雷設計與建筑作品集》作者:Cloe Pitiot and Nina Stritzler-Levine
4.《Concrete 混凝土》作者:william hall
5.《布朗庫西畫冊Brancusi :Au-delà de toutes les frontières》作者:Fage E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