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濤,李豐波,張 琦,王一飛,季 洋
(1.西安創(chuàng)業(yè)水務有限公司,西安 710086;2.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 710055)
該污水處理廠地處濱河下游, 主要接納中心城市的老城區(qū)、城東新區(qū)、城南旅游度假區(qū)和物流商貿區(qū)的生活污水。改造前設計規(guī)模為3.0萬m3/d,主要采用氧化溝工藝, 設計出水標準為GB 18918—2002《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 標準,出水排入大夏河,部分中水回用。
污水進入污水廠后,途徑兩臺齒把式粗格柵,由提升泵房提升至細格柵,重力流入曝氣沉砂池后,去除難溶解雜質后,進入生物處理單元——氧化溝,生物處理后經高密度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 經紫外消毒后排入大夏河。
2015—2016年的實際進水水質, 在90%涵蓋率下進水BOD、氨氮、SS高于設計值,而進水COD低于設計值,其中BOD5/CODcr≈0.5,屬于可生化性較好的城市生活污水,污水廠進水氨氮超出原設計指標。
該污水廠的實際出水水質穩(wěn)定達標, 均滿足一級B標準,除COD指標外,其余指標尚不能滿足一級A標準。2016年為了改善大夏河水體水質,避免水體污染,將該污水廠進行升級改造,出水水質標準提高至一級A 標準。
通過對原污水廠進出水水質分析,BOD5、SS、NH3-N距離一級A標準有一定差距, 需要強化好氧生物處理及泥水分離。 本期提示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氧化溝的基礎上,針對進水水質SS及難降解有機物含量較高的特點,為便于后期管理運行方便, 新增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改良氧化溝法,同時考慮后期對TP和SS的去除,選擇高密度沉淀池和轉盤濾布濾池深度處理工藝, 滿足一級A標準出水要求。 該工藝去除效果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適應性好。
本期工程提標改造后的工藝流程如圖1。 其中提升改造工程主要涉及4項內容: ①對原有氧化溝增加中層曝氣設備, 在好氧池內配置回轉潛浮推流曝氣機;②擴建新增兩座改良型氧化溝工藝;③增加深度處理工藝包括兩座高密度沉淀池、污水提升泵房、轉盤濾布濾池、及紫外消毒間;④新建污泥好氧堆肥間。
圖1 提標改造工程工藝流程
2.3.1 一期氧化溝改造
按照一級A標準對一期氧化溝進行改造,其單組處理能力降至1.0萬m3/d運行, 并在氧化溝增加中層曝氣設備。其中:厭氧區(qū)、缺氧區(qū)、好氧區(qū)容積分別為393,970,7632m3,總停留時間為19.6h,氧化溝混合液污泥濃度3.5g/L,產泥率為0.37kgMLSS/kgBOD5,污泥負荷0.059kgBOD5/kg·MLVSS·d。
2.3.2 新建氧化溝
新建氧化溝總體處理規(guī)模為7.0萬m3/d,共兩座。每座長157.4m,氧化溝主體分為4廊道,每條廊道設計寬度9.0m,設計有效水深6.0m,有效容積32729m3/組。新增的改良氧化溝為滿足更高效脫氮除磷, 在氧化溝進水前端設置厭氧池和缺氧池, 經處理后重力流入氧化溝區(qū),厭氧池設計停留時間為1.8h,缺氧池設計停留時間6.2h。氧化溝設計停留時間11.6h,氧化溝的設計混合液污泥濃度為4.0g/L, 產泥率為0.94kgMLSS/kgBOD5, 污 泥 負 荷 為0.05kgBOD5/kg·MLVSS·d,污泥泥齡20.6d。
2.3.3 深度處理工藝
深度處理工藝包括新建的兩座高密度沉淀池、提升泵房、加藥間、轉盤濾布濾池、紫外消毒及巴氏計量槽構成。
(1)高密度沉淀池。 新增擴建的2座沉淀池均采用輻流式周進周出,直徑50.0m,設計有效水深4.3m,表面負荷取0.96m3/m2·h,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4h。 沉淀池中心設置污泥斗, 在高密度沉淀池上方安裝全橋式周邊傳動刮泥機,將上浮浮渣刮入浮渣斗,沉淀的污泥刮入污泥斗,污泥斗內污泥依靠重力流向泵房內。
(2)提升泵房。由于原設計污水的富裕水頭不能滿足深度處理區(qū)處理構筑物的要求, 因此特設污水提升泵房一座。泵房設計流量:Q=1.35m3/s,時變化系數為1.3。
(3)混合反應絮凝池?;旌闲跄磻厥窍騺碜愿呙芏瘸恋沓氐某鏊都覲AC, 采用機械攪拌并充分混合后,混合池混合時間30s,再進入絮凝池;絮凝池采用折板絮凝, 設計絮凝時間15min進入沉淀池;沉淀池選用斜管沉淀池,設計流量1.35m3/s,共分兩組,每組兩格,每格平面尺寸7.36m×27.8m,其中沉淀區(qū)表面積7.36m×25m、池深4.57m、上升流速1.93mm/s、沉淀時間7.48min。
(4)轉盤濾布濾池。 采用纖維轉盤濾池,設計濾速為7.1m3/h·m2;濾盤直徑3m,共計20個濾盤,內設型號NTHB-14的纖維轉盤3套。
(5)紫外消毒間。內設2組消毒渠道,每組按規(guī)模4.5萬m3/d設計,單組渠道尺寸17m×1.32m×2m,渠道內設紫外線燈管,單套設備功率75kW。
提標改造后,通過分析工藝系統(tǒng)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COD出水水質,出水水質COD均在30mg/L以下,符合GB 18918—2002 《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并且滿足GB 3838-2002中Ⅳ類水標準,說明改造的生物處理工藝對有機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出水SS遠低于一級A標準,低于改造前涵蓋90%出水的14mg/L, 表明改造后的工藝明顯改善了系統(tǒng)對COD和SS去除效果,并達到相關排放標準。
提升改造后總磷出水在線數據穩(wěn)定在GB 18918—2002 《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范圍內,并且滿足Ⅳ類水標準;雖然7月份隨著氣溫的變化,出水總氮有所上升,但依舊滿足一級A標準要求。
自運行以來,出水氨氮穩(wěn)定在5mg/L以下。 改造后污水廠出水主要指標去除效果分析如圖2。
圖2 出水主要指標去除率
提標改造后的生化處理工藝能將COD去除率提高至90%和97%、SS去除率提高至97%、 總磷去除率91%以上、氨氮去除率93%、總氮去除率超過80%,出水水質的COD、SS、總磷、總氮及氨氮滿足污水廠運行要求,符合GB 18918—2002 一級A標準,甚至其中COD和總磷均滿足Ⅳ類水標準, 數據表明改造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 可為同類型污水廠改造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