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銳勤
周日去大學城探訪友人,一起上其花園小區(qū)天臺拾掇菜園,友人不停地將落葉漚肥,給種子澆水,給蔬菜除草,給瓜苗搭架,修剪石榴樹,不知不覺中一個半小時過去了??粗嗣缟鷻C勃勃的長勢,友人喜笑顏開。友人說,這樣的周末他已進行了10年。
問友人有什么“種菜經(jīng)”,他說,你如何對待菜,菜就如何對待你。從除草到松土,從下肥料到澆水,一步也少不了;臺風天要加固,大熱天要遮陰;太干了要加水,太澇了要去水;地瘦了要追肥,田太肥了要弱化。你對菜友好,菜便對收成友好;你對菜偷懶,菜就對收成偷懶,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
種菜技巧的背后有一種規(guī)律之美。上月播下的種子,這個月菜苗已嬌嫩可人;上周搭下的竹架,這一周瓜苗已攀爬得老高;昨天花兒還含苞待放,今天已嫣然綻放。只要發(fā)現(xiàn)種菜的內(nèi)在秩序之美,就能令人樂在其中。
勞作的背后又是心境的修煉。每種菜都有生長周期,都有定數(shù),夏季生菜一個月完成生命輪回,平原油菜花蟄伏寒冬后春暖花開,葉菜想搶摘尚未成熟,遲點摘葉又老了,唯有精心伺候與忠實等待。種菜如養(yǎng)育孩子,既需耐心,也需智慧,更需定力。當心的成長與菜的生長一致時,人便不再浮躁,心便變得安寧。
最好的努力不代表就有最好的物質(zhì)收成,種菜還需要天時地利的配合,但最好的收成里一定有最好的努力,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豐收在望或內(nèi)心豐盈。當友人收獲蔬菜與瓜果時,與其說是歡喜最好的收成,不如說享受種菜的過程;與其說品嘗到最好的味道,不如說品味到最好的心境。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