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
居斯塔夫·莫羅在畫壇是個神秘的存在,他孤傲的個性、古怪的行為、充滿幻想的作品以及深藏一隅的私生活,都為他的形象披上了一層玄奧的色彩。
居斯塔夫·莫羅自畫像
1826年4月6日,莫羅出生于巴黎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建筑師,母親也是一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充滿文化意味的家庭環(huán)境讓莫羅從小便接觸了大量的文學(xué)、歷史及美術(shù)知識,并對繪畫產(chǎn)生了濃烈的興趣。
1846年,莫羅通過考試進入了巴黎國立美術(shù)學(xué)校。從1850年起,他對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產(chǎn)生興趣,對色彩、手法、主題加以研究與模仿。不久,他又成了安格爾的學(xué)生夏斯里奧的狂熱追隨者,并于1853年創(chuàng)作了浪漫主義形式的《雅歌》等作品。1856年,年滿30歲的莫羅來到羅馬進一步深造。他用兩年的時間游歷了羅馬、佛羅倫薩等文化名城,對提香、馬薩喬的作品做了千余幅的臨摹,并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居斯塔夫·莫羅作品《雅歌》
當莫羅重返巴黎后,他對藝術(shù)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盡管他的畫作在色彩上仍保持著浪漫主義的風格,但在形式上卻開始有了一種靜穆的神圣感。
位于法國巴黎的居斯塔夫·莫羅美術(shù)館是由他生前的工作室改造而成。博物館收藏了莫羅的素描、油畫、水彩和雕塑作品。
1866年,他的《俄耳甫斯》在沙龍展出后獲得了成功,俄耳甫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莫羅在選擇了這個題材后,用畫面為故事設(shè)計了一個浪漫的結(jié)局。在這幅作品中,經(jīng)過他精心的“光油處理”,畫面具有了層次微妙的效果,熱情的浪漫主義色彩讓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感染力,色彩的和諧與細致穩(wěn)重的手法,讓人們感到了作者老辣的技藝和超凡的才華。
1876年,沙龍中又一次出現(xiàn)了莫羅的作品,這是三幅以傳說中的人物莎樂美為題材的作品。這三部著名的杰作出爐后,收藏家們對莫羅的作品趨之若鶩,甚至不再為價格爭論。1888年,莫羅被推舉為法國美術(shù)院的委員,1892年又應(yīng)邀擔任了法國國立美術(shù)學(xué)校的教授,年過花甲的他贏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及尊重。1898年4月18日,莫羅與世長辭。臨終前,他把自己的宅邸和1200幅油畫及萬余幅素描都捐贈給了國家,以完成建立博物館的夙愿。
居斯塔夫·莫羅作品《俄耳甫斯》
莫羅曾說過這樣的話:“只有表現(xiàn)自然的藝術(shù)家才能青史留名。因為唯有表達了對自然的個人感受,并把對色彩富有想象力的使用方法運用到作品之中,作品才能流芳百世?!边@句話如同《俄耳甫斯》的講解詞一般,把作品的偉大與不凡,淋漓盡致地剖析了。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