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奇睿
李玲莉為少先隊員戴紅領巾
李玲莉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眼神明亮,笑聲爽朗,見人就熱情地打招呼,講起自己的教育理念頭頭是道……她叫李玲莉,是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復旦路小學校的一名少先隊輔導員。自大學畢業(yè)以來,李玲莉一直奮斗在小學教學工作一線,多次榮獲國家、省、市、區(qū)級獎勵,在同事的眼中,她踏實、上進、勤勤懇懇;在學生的眼中,她可親、可敬,是良師益友。
李玲莉(左二)和隊員們一起學習
寓教于樂是李玲莉的講課風格
“領巾披在肩,左尖壓右尖,右尖繞一圈,圈里抽右尖……”這是李玲莉在教新入隊的孩子們系紅領巾。扎根少先隊輔導員崗位九個年頭,李玲莉把孩子的信任當作動力,把教育孩子的事業(yè)當作人生的陣地,以愛心和恒心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她所在的少先隊多次獲得南崗區(qū)優(yōu)秀大隊稱號,她本人也榮獲了“四有”好老師、“優(yōu)秀大隊輔導員”等榮譽。在工作中,她始終注重隊伍建設的標準化,努力鉆研少先隊理論知識。2020年,她被選入哈爾濱市南崗區(qū)講師團,同年9月代表南崗區(qū)講師團到佳木斯市樺南縣傳授教學經(jīng)驗,10月協(xié)助講師團老師在黑龍江省新上崗輔導員培訓班上進行少先隊禮儀培訓。在這期間,她積極參加各項教研工作,參與了少先隊南崗區(qū)工作委員會“實施少先隊分批入隊的路徑研究”活動和“有效開展少先隊活動,提升隊員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為星星火炬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貢獻力量。
對工作,她全情投入;對自己和家人,她常常疏忽。2017年她懷孕期間,沒有因為身體原因請過一天假,在教學一線堅持到預產(chǎn)期才回家待產(chǎn)。產(chǎn)后恰逢學校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她毅然放棄了三個月的產(chǎn)假,把幼小的孩子留給家人照顧,提前回到了她牽掛的學生身邊。
采訪李玲莉的時候,她正忙著為慶祝共青團成立100周年策劃相關(guān)活動。李玲莉說:“開展團前教育,做好團隊銜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這能激勵少先隊員珍愛紅領巾、向往共青團,培養(yǎng)愛黨愛國情懷,努力成為有志氣有擔當?shù)囊淮??!?p>
李玲莉(左三)通過層層選拔成為講師團成員
從事教師工作多年,李玲莉深知“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的成長最需要愛的陪伴。她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學生,經(jīng)常與他們一起談心、一起讀書、一起展望未來。她總是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關(guān)愛每一個人,她認為一個真正懂得愛的孩子才會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學校里有一名學生小時候母親因病去世,父親為了生計外出務工,平時跟年邁的姥姥一起生活。因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關(guān)愛,這名學生缺乏安全感,情緒不穩(wěn)定,常與其他學生發(fā)生爭執(zhí)。李玲莉了解情況后,主動找到孩子談心,耐心細致地開導他,分享學校的新鮮事,聊聊自己的心里話,并通過手機讓他與父親經(jīng)常視頻見面,在孩子的生日和各種節(jié)日李玲莉還會給孩子準備小禮物。細致入微的關(guān)愛如春風吹進了這名學生的心田,笑容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臉上,與同學之間的相處也變得融洽了。
李玲莉認為輔導員不僅要當學生的良師,更要成為他們的益友,一名稱職的輔導員,不僅在于策劃好少先隊活動,更應注重平時對學生們心理上的疏導和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她說:“大家總喜歡把教師比喻成蠟燭,比起燭火,我更想成為陽光,照到更多少先隊員的心里,讓更多的孩子心里充滿溫暖和力量?!?h3>是教師,也是“戰(zhàn)士”
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她是可親可敬的人民教師;疫情防控中身先士卒,她是義無反顧的逆行“戰(zhàn)士”。
2021年9月,隨著黑龍江省疫情形勢的變化,全民核酸檢測工作迅速展開。疫情面前,李玲莉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員,她率先報名,主動投身到這場疫情防控戰(zhàn)斗中,肩負起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工作。一連幾個小時錄入信息,她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看看一眼望不到頭的等待核酸檢測的隊伍,她不敢停歇,生怕影響核酸檢測的進度。一天下來,她雙手和雙腿的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但她咬牙堅持,連續(xù)參加了四次全民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
李玲莉,一個青春洋溢的“85后”少先隊輔導員,用責任堅守和使命擔當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她說:“堅守在教育的陣地上,我愿意成為那點燃星星火炬的一簇火苗?!?p>
李玲莉為孩子們上課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