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狗梁村曾經(jīng)是國家級貧困村,如今,玉狗梁村脫了貧,還因為全村人練瑜伽遠近聞名,被稱為“中國瑜伽第一村”?!拔覀兇謇锏娜擞袝r候在灶臺邊做飯或者放牛,也會練瑜伽”。
2022年2月3日,北京冬奧會的火炬在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傳遞。下午1點左右,火炬手穿過德勝村文化廣場,20多位來自玉狗梁村的中老年婦女組成的瑜伽表演隊早已在此等候。她們頭戴藍色頭巾,身穿紅色長款羽絨服,手戴白色手套,在早已清理完積雪的廣場上進行瑜伽表演。在這群村婦之中,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79歲。
“中國瑜伽第一村”
2021年11月底,玉狗梁村第一書記盧文震收到上級消息,玉狗梁村可以在北京冬奧會火炬?zhèn)鬟f時表演瑜伽。他立刻在村里進行通知,最后選定了常年練習瑜伽的20多位中老年婦女,開始集體排練。
在74歲的村民李翠花看來,那些天的排練和平時沒有太大差別。每天中午12點,村民們便步行前往村里的廠房。盧文震早已將電暖器打開,在音響邊候著。動作都是村民們平時早已掌握的,音樂響起,她們便脫下鞋子,站在瑜伽墊上,在盧文震的口令發(fā)出之后,伸展著四肢。
火炬?zhèn)鬟f日恰逢張北縣最冷的時節(jié)。盧文震考慮到這些因素,在編排時刪去了地面動作,防止老人脫鞋后受凍。服裝上也有了對溫度的考慮,盧文震自費為老人們統(tǒng)一購買了紅色羽絨服,長至膝蓋,還有一雙白色手套。
玉狗梁村是位于冀蒙交界壩上草原的一個村莊。臨近村口,一面用紅色和黑色磚頭砌成的墻上寫著“中國瑜伽第一村”。
整個玉狗梁村,都和瑜伽沾上了關系。往村落深處走,隨處可見瑜伽姿勢的簡筆畫,被粉刷在墻上,豎線代表著人的身體和四肢,或躺臥,或盤坐,四肢和身體折疊成不同角度。
而村民們也將練習瑜伽融入了生活。村民常淑美已經(jīng)年過八旬,她坐在炕上,一個雙盤腿完成后,還可以上下翻動自己盤起來的雙腿。
院子里,她的兒媳婦李秀林在羊圈里忙碌。羊低頭吃飼料的時候,李秀林不自覺地雙手合十,單腿站立,完成一個站立的瑜伽體式。這對她而言,已經(jīng)是生活中的常態(tài),“我們村里的人都是這樣,有時候在灶臺邊做飯或者放牛,也會練瑜伽”。
練瑜伽成為生活習慣
在練瑜伽之前,玉狗梁村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地方,這里長期是國家級貧困村。曾有扶貧工作組入戶調(diào)研,他們發(fā)現(xiàn),在這個壩上高寒區(qū),能種植的經(jīng)濟作物有限,水資源不足,連村邊的樹木都矮小干枯。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通常以養(yǎng)牛、養(yǎng)羊或種地為生。而這里的村民“因病致貧”占總貧困人口60%以上。
現(xiàn)在的改變源于6年前的嘗試。2016年,盧文震開始擔任玉狗梁村第一書記。
盧文震回憶,由于冬天天氣寒冷,村里家家戶戶都有火炕,上炕盤腿是村民們的必備技能。盧文震坐慣了椅子,每次上炕都要用手支撐著才能勉強坐一會兒。一次入戶調(diào)研時,盧文震關注到村民們盤腿的姿勢很像瑜伽動作。此時,盧文震還未接觸過瑜伽。他比畫著手勢,想讓村民們試著做一下“雙盤”的動作,這個動作需要依次將雙腳架到另一邊的大腿上??粗簧俅迕穸寄茏龅?,盧文震驚訝了,“不用學就能盤這么好”。
于是,一個想法萌生。盧文震想帶領大家練習瑜伽來強身健體,同時希望將來能打響品牌,實現(xiàn)招商引資、脫貧致富的目標。
他一邊挨家挨戶通知,一邊開始現(xiàn)學瑜伽??纱迕駛兌紱]有接觸過瑜伽,也不知道瑜伽為何物。不少村民不敢嘗試,村民張喜英當時看到了一些練習瑜伽的圖片,圖片里的人把身體扭曲折疊成各種形狀,還以為是搞迷信的。
盧文震自掏腰包買了手套和瑜伽墊,免費發(fā)給來學瑜伽的村民。
由于擔心老人們在練習時受傷,盧文震最初的教學很簡單,主要是五禽戲里的一些四肢爬行動作。此外,他還發(fā)揮了自己學習音樂的特長,教村民一種歌唱養(yǎng)生的方法,以此鍛煉肺活量。
當?shù)仉娨暸_聽聞后前來采訪。村里人第一次上了電視,一些質(zhì)疑聲開始慢慢消失,瑜伽隊伍不斷擴大,男女老少都加入其中。
但瑜伽計劃開始沒多久,盧文震便感到力不從心。從網(wǎng)絡視頻里學來的動作被村民們吸收得差不多了,他決定去學專業(yè)知識。經(jīng)過瑜伽課程培訓項目后,盧文震獲得了瑜伽裁判員證書。
時間長了,盧文震還挖掘出一些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編排進瑜伽練習中,比如掃院子、蹲在墻根曬太陽和燒火拉風箱,等等。
在村里,有一些獨居的孤寡老人每天練瑜伽。而在村外,練瑜伽也成了玉狗梁村村民的標簽。
對于玉狗梁村的村民們來說,每天練瑜伽已經(jīng)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夏天,他們早晨6點便開始練瑜伽,下午活干得差不多了,便聚集著再練一個小時。到了冬天,室外溫度通常能到零下20攝氏度,他們便改成一天一練。
打造品牌效應
2016年,盧文震開通微信公眾號,在名為“有一個地方叫玉狗梁”的微信公眾號里,即時更新玉狗梁村村民練瑜伽的情景。沒多久,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打來電話,鼓勵盧文震堅持下去,并寄來教材,還在全國瑜伽運動推廣委員會的官方平臺贊譽玉狗梁村為“中國瑜伽第一村”。
玉狗梁村的村民們70歲能劈叉,80歲能倒立的消息傳開后,媒體便紛至沓來。為了方便溝通,每個村民都專門練習了普通話。
水平比較高的一些人,組成了村里的瑜伽隊,被邀請到石家莊、長沙、南京等地表演,登上了真正的舞臺。
而在那之前,有些人活了大半輩子都沒離開過玉狗梁村。武啟蓮便是其中的一員。加入表演隊后,她不但去過很多大城市,還坐了飛機。
2019年夏天,武啟蓮的孫子許彪拍下奶奶練瑜伽的視頻,發(fā)布到短視頻平臺,很快火了起來。他注冊的“玉狗梁瑜伽老太”的短視頻賬號,已有近20萬粉絲。
玉狗梁的品牌打出去了,有人慕名而來,有來考察的瑜伽館老板,也有想來投資民宿的生意人。
對盧文震來說,讓玉狗梁貧困人口的腰包鼓起來才是最重要的。此前,他已將玉狗梁三個字注冊成了商標,在網(wǎng)上幫鄉(xiāng)親們賣土豆,還計劃引進藜麥種植。
盧文震還希望瑜伽村的品牌效應能吸引游客前來,改善村民經(jīng)濟狀況,建設以“老年瑜伽健身、休閑、避暑、度假、康養(yǎng)”為一體的“中國瑜伽第一村”。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