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妮娜
蘭花生于深山幽谷、疏石敗葉之中,其葉四季常青,花四時開放,清香四溢,古今不少名人都贊嘆蘭花幽香素潔、無人亦自芳的品格,被認為是中華民族不慕名利、忠貞不渝的精神象征。
蘭花被人們譽之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與梅、竹、菊并稱“四君子”。
公元353年4月的一天,王羲之與友人在山林翠竹間,快意暢談,即興賦詩,并引發(fā)對自然山水、天地萬物的思考與感慨,這一切在千古名帖《蘭亭集序》里得以生動再現(xiàn)。故事的發(fā)生地,位于浙江省紹興城郊的蘭亭,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種植蘭花,漢時設驛亭,由此得名。
自古以來,長江流域以南的廣袤大地是我國野生蘭花的主要分布區(qū),溫潤的太平洋季風和印度洋季風的吹拂下,植被茂密、流水潺潺的森林幽谷之間,是蘭花得天獨厚的生長環(huán)境,多種多樣的蘭花在此繁衍生息。我國是蘭科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從南到北,從熱帶到溫帶,雨林里、森林里、高山里,自然分布著不同種類的蘭花。
蘭花品種繁多,姿態(tài)萬千,枝葉或婀娜垂落,或剛勁直立,皆有剛?cè)岵臍舛?。花朵或團團緊簇,或閑閑幾朵,色彩明麗而不妖艷。更難能可貴的是,香而不濁,清幽高遠。達爾文曾說:“蘭花是我這輩子遇見最好玩的東西?!碧m花,以奇特的花型、精巧的結(jié)構、極高的物種多樣性,讓古今中外無數(shù)的研究學者、藝術家、植物獵人和植物愛好者為之深深著迷。
蘭花由3枚萼片、3枚花瓣,以及雌雄蕊合生的蕊柱構成,其中1枚花瓣特化為唇瓣,變幻多姿的唇瓣增加了傳粉的準確性,合生的蕊柱則體現(xiàn)了高度經(jīng)濟的原則,是蘭科植物最為獨特的地方,也是自然進化的一大奇跡。
國蘭主要包括蘭屬植物里的春蘭、蕙蘭、寒蘭、建蘭、墨蘭、蓮瓣蘭和春劍。其中,春蘭和蕙蘭是我國分布最廣、栽培歷史最早、品種最多的國蘭,建蘭、墨蘭和寒蘭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國蘭大多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頗有幾分神秘感,再加上歷代文人的描述,更是給國蘭蒙上一層傳奇色彩。
如果問國蘭究竟美在哪里,每個人都會有一番獨到見解。宋代王貴學在《蘭譜》里評價國蘭:“竹有節(jié)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然蘭獨并而有之。”由此道出國蘭身上同時具備花、葉、香的欣賞點。
未見其花,先聞其香,國蘭香氣清幽,似春風潤物無聲,自古有著“王者之香”的美譽?;ǘ滟|(zhì)樸耐看,淡雅系的花色以綠色、黃色、白色居多,也有現(xiàn)代選育的色彩鮮艷的品種,依據(jù)花色可分為黃-綠花品種群、紫-紅花品種群和白花品種群。
國蘭的花型以圓潤精巧、呈拱抱之勢為上品,傳統(tǒng)上主要根據(jù)春蘭和蕙蘭的萼片和花瓣的形態(tài),將其分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瓣、奇瓣、竹葉瓣等。國蘭葉片終年常綠,疏密有致,靈動飄逸,對葉片的欣賞主要集中在葉姿、長短和葉面的斑紋上,即使沒有開花,也有“看葉勝觀花”之感?;ㄅc葉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如同梅花的“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都是美在整體神韻上。
國蘭打動人心的地方,不僅停留在視覺審美上,而是由表及里,與人的內(nèi)心能建立某種連接,喚起心中的水波漣漪,相互契合,達成共鳴。
我國有著1 000多年的國蘭栽培歷史,世界上最早的兩部蘭花專著,來自宋代趙時庚的《金漳蘭譜》(1233年)和王貴學的《蘭譜》(1247年),書中詳細評述了蘭屬地生種類及其栽培方法,標志著國蘭栽培體系的建立。隨著栽培技藝的逐漸成熟,國蘭慢慢由山林走入古典園林,成為家居陳設,越來越多地為人所熟知、喜愛。
國蘭是詩人、畫家筆下爭相描繪的對象。如宋代蘇轍的“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清代程樊的“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從來巖穴姿,不競繁華美”。
自宋代開始,畫蘭名家輩出,畫家筆下的國蘭,或柔美舒展,或清秀俊逸,或古樸淳厚。
詠蘭畫蘭也是言志,賦予國蘭象征意義,象征著君子般的高尚品格,正如孔子所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
在中國古代建筑、傳統(tǒng)服飾、瓷器器皿上,國蘭以植物紋樣的形式,深入到國人的飲食起居之中。戲劇的旦角唱姿中用到的蘭花指,狀若幽蘭微開,盡顯女性優(yōu)雅靈巧之美。
這些膾炙人口的歷代詩歌書畫作品以及元素圖案如同星辰大海在民間廣為流傳,使國蘭和以國蘭為載體的蘭文化得以傳承,歷久而彌新。國人偏愛國蘭,將國蘭與其相關的蘭元素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姿多彩的蘭文化,正是國蘭的魅力所在。
隨著現(xiàn)代社會審美的多元化發(fā)展,國蘭將走向更廣闊的園藝舞臺,為更多人所喜愛。促進國蘭栽培的產(chǎn)業(yè)化進程,對于野生蘭花也是一種保護,讓栽培蘭花走進千家萬戶,美化居室,讓野生蘭花在其自然棲息地,不被打擾地自在生長,延續(xù)山林深處的蘭香。
春蘭
春蘭是單花和馨香的最佳代表?;ㄆ跒?—3月,花通常為淺黃色并具紫褐色脈,葉帶形。
蕙蘭
蕙蘭是黃庭堅筆下具數(shù)朵花的國蘭。因在5月開花,正是立夏前后,蕙蘭也被稱作“夏蘭”,花通常為淺黃綠色,唇瓣上具淺紫紅色斑。
寒蘭
寒蘭名字來源于冬季開花,在11月至翌年1月份盛開。花淺黃色,葉片較細,以葉基部分為甚。寒蘭栽培流傳著“九死一生”的說法,可見寒蘭種植有一定難度。
建蘭
建蘭主產(chǎn)地在福建和廣東。花期6—10月,并可以在1年內(nèi)多次開花,因此也被稱為“四季蘭”?;ㄉ兓?,通常為淺黃綠色而有紫色斑,花序具3~9朵花,葉2~4枚,先端急尖。建蘭品種多,適應性強,是易養(yǎng)、易開花、易推廣的國蘭類型。
墨蘭
墨蘭得名于花色,花朵通常為暗紫色或淺紫褐色?;ㄐ蚓?0~20朵或更多的花,“花多葉長”是其主要特征。墨蘭又被稱為“報歲蘭”,花期為10月至翌年3月,集中在春節(jié)前后。
蓮瓣蘭
許多名貴種類的蓮瓣蘭身價不菲,花期為12月至翌年3月,花通常為淺綠黃色或稍帶白色,有時唇瓣上有淺紫紅色斑,瓣型寬大短圓。主要生長在川渝、云南等高海拔地區(qū),耐寒性較強。
春劍
春劍名字主要取自其葉如劍,花為淺黃綠色,花序上常有2~5朵花,花期在1—3月。產(chǎn)于四川、貴州和云南,尤以四川名品最多,常被稱為“正宗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