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芳 何蘭香 季歡歡 張 欣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總院內(nèi)分泌科,江西九江 332000
2 型糖尿病以血糖異常升高為發(fā)病標志,是臨床比較多見的代謝類疾病。 對于2 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其發(fā)病基礎為胰島素相對缺乏導致的抵抗不足,導致血糖調(diào)節(jié)功能障礙。 相關研究認為,2 型糖尿病發(fā)病與患者個人飲食、生活習慣、遺傳因素及自我控制能力差等有很大的關系[1]。 其危害在于血糖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會導致患者血糖異常升高,引發(fā)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疾病,以及對神經(jīng)、眼等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針對2 型糖尿病,臨床以藥物控糖為主,然而單純的藥物治療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難以抑制患者自身的因素對疾病的消極影響。 在2 型糖尿病的治療中,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雖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對2 型糖尿病缺乏針對性,效果欠佳[2]。 為此,本研究經(jīng)過深入分析,針對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及控制措施,采取了專病一體化護理干預,以探討其在2 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總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齡41~75 歲,平均(52.3±4.3)歲;病程2~18年,平均(8.6±2.6)年。觀察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齡42~73 歲,平均(52.8±4.0)歲;病程1~20年,平均(9.3±3.0)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有“三多一少”癥狀,且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7.0 mmol/L 或餐后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11.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6.5%;②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版)的診療標準[3];③患者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嚴重機體病變者;②存在交流障礙或者精神疾病者;③治療不依從者。 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患者入院后,指導其完善各項檢查,并遵醫(yī)囑為患者測量血糖;根據(jù)醫(yī)囑,指導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做好2 型糖尿病的用藥指導,根據(jù)治療藥物,幫助患者明確用藥不良反應,提升用藥的安全性;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胰島素及血糖測量方法的介紹及指導; 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叮囑患者適量運動;叮囑患者定期復診。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專病一體化護理。 (1)成立專病一體化護理團隊,由病區(qū)護士長、主管護師、責任護士組成。 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本次護理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檢查及工作內(nèi)容調(diào)整工作。 由護士長帶頭,全體小組成員根據(jù)自身護理經(jīng)驗,結合權威網(wǎng)絡文獻及研究成果的查詢結果,制定2 型糖尿病的專病一體化護理方案,將患者入院至出院作為院內(nèi)護理部分, 將患者出院后護理作為延續(xù)護理的部位,開展一體化護理管理。定期展開交流會,對2 型糖尿病護理經(jīng)驗和不足進行交流,對現(xiàn)有的護理方案進行改進和整合,不斷提升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科學性和有效性。(2)采取分工合作措施,病區(qū)護士長主要負責排班及與醫(yī)生做好溝通工作,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 主管護師則對整個護理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協(xié)助責任護士及時解決。責任護士負責對患者的定期查房、進行血糖測量、用藥監(jiān)督及指導,進行健康教育工作。 (3)院內(nèi)護理措施。 ①入院接待?;颊呷朐汉螅o理人員做好自我介紹,并通過良好的溝通,獲得患者的信任,指導患者開展各項檢查工作。 指導患者將檢查結果遞給醫(yī)生,接受專業(yè)的診斷;在此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其出現(xiàn)負性情緒,影響其治療的依從性。②健康知識介紹。針對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理、影響因素以及對患者機體的影響等進行深入的分析, 提升患者對疾病的重視度,并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對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及并發(fā)癥預防知識的介紹,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疾病控制意識和行為。 ③患者經(jīng)過積極的診療后,對其進行用藥指導。根據(jù)患者用藥的種類、名稱,為其講解藥效,明確用藥的頻率、時間及定時定量用藥的安全性,藥物引發(fā)的不良反應。 指導患者正確的用藥不良反應監(jiān)測方法,皮下注射胰島素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血糖儀。 ④做好飲食方面的指導。 針對2 型糖尿病多存在體重超標的情況,要根據(jù)其體重指數(shù),為其計算每日熱量攝入的最高上限,并教會患者熱量的正確計算方法, 保證其能夠進行每日熱量攝入的自我控制。還要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調(diào)整其飲食方案,明確患者飲食種類及飲食禁忌,嚴格控制飲食中糖分、脂肪及鈉鹽的攝入。 對于過度肥胖患者,還要與營養(yǎng)師一起,為患者制訂減肥食譜,達到良好的體重控制效果。⑤運動指導。 2 型糖尿病患者機體代謝慢的原因與其少運動有關,因此,在心肺功能監(jiān)測的前提下,為患者計算每日代謝量。 對于機體代謝不足的患者,除了常規(guī)的散步、打太極及爬樓梯運動外,還要通過專業(yè)的運動指導,幫助患者提升機體代謝能力。 (4)院外護理措施,患者出院后,護理小組應與患者保持聯(lián)系,通過微信群及講座的方式,傳播2 型糖尿病的防治知識,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生活及運動習慣,保證2 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
兩組患者均持續(xù)干預1 個月。
①評估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對患者的FBG、2 h PBG 及HbA1c 指標進行檢測,檢測時間為干預前及干預后。②評估患者血脂控制效果,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深圳邁瑞公司,型號:BS-850)檢測,檢測時間為干預前及干預后。③評估患者疾病認知及滿意度。疾病認知及滿意度評分均為0~10 分,由本研究自制的調(diào)查表評估(疾病認知量表信效度為0.77,效度為0.81;滿意度量表信效度為0.83,效度為0.79),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疾病認知及滿意度越高[4]。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計量資料先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正態(tài)性且方差齊的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內(nèi)不同時間點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均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FBG、2 h PBG 及HbA1c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較(±s)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FBG:空腹血糖;2 h PB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
組別 例數(shù) FBG(mmol/L)干預前 干預后2 h PBG(mmol/L)干預前 干預后HbA1c(%)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0 40 8.4±1.2 8.3±1.4 0.343 0.733 6.1±1.5a 7.3±1.1a 4.080<0.001 12.4±1.6 12.5±1.3 0.307 0.760 7.2±1.5a 8.4±0.6a 4.698<0.001 12.6±2.5 12.5±3.2 0.156 0.877 5.7±1.2a 6.7±2.1a 2.615 0.011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均低于本組干預前, 且觀察組TC、TG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脂控制效果的比較(mmol/L,±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脂控制效果的比較(mmol/L,±s)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
組別 例數(shù) TC干預前 干預后TG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0 40 3.8±0.9 3.7±0.8 0.525 0.601 2.3±0.6a 2.9±0.5a 4.859<0.001 3.6±1.0 3.5±0.9 0.470 0.640 2.0±0.2a 2.6±0.6a 6.000<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疾病認知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疾病認知評分均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疾病認知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認知評分及滿意度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認知評分及滿意度的比較(分,±s)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滿意度評分疾病認知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0 40 5.0±1.2 4.8±1.4 0.686 0.495 8.5±1.0a 6.8±1.2a 6.883<0.001 9.2±1.0 8.3±1.3 3.471 0.001
2 型糖尿病在治療過程中,盡管藥物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由于疾病誘因并未消除,患者飲食及生活習慣不合理,缺乏運動等情況仍然會導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配合高效的護理干預[5-6]。 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針對多種類型疾病開展的普適性護理,缺乏對2 型糖尿病的針對性護理,因而效果并不顯著[7]。為此,本研究對患者實施了專病一體化護理。 通過對2 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充分的了解,在對既往護理經(jīng)驗及相關研究成果相結合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了從入院到出院的護理,以及院外的延續(xù)護理等干預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8]。
本研究首先成立了專病一體化護理小組,通過病區(qū)護士長、主管護師及責任護士組成的護理小組成員獻計獻策,共同制定了2 型糖尿病專病一體化護理的方案,并將其切實執(zhí)行。 而通過每個月1 次的質(zhì)量評估,對護理中先進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將其繼續(xù)應用在臨床。 通過對護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解決的辦法,并在臨床護理中加以實踐,提升疾病護理干預的效果[9]。 通過專業(yè)的團隊進行護理評估制定的護理方案,可保證護理的針對性及有效性,護理人員之間能夠做到密切配合和溝通,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質(zhì)量[10]。 而通過護理人員之間的分工合作,既能保證護理工作能夠有序進行,還可保證護理的規(guī)范性,保證護理人員都能夠提升責任心。
從護理效果來看,觀察組干預后的FBG、2 h PBG及HbA1c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TC、TG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黃晶[11]的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專病一體化干預后,患者FBG 以及2 h PBG 等各指標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一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通過專病一體化護理干預,利用疾病健康知識宣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等護理干預措施,保證患者的用藥及飲食、生活習慣控制效果,有助于顯著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疾病認知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提示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防止疾病進一步進展。
以上研究結果提示, 在專病一體化的護理過程中,針對臨床實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增強護理干預的效果。包括:患者確診后,給予2 型糖尿病發(fā)病知識、影響因素及并發(fā)癥、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指導,保證患者能夠樹立正確的認知,提升對糖尿病的防治重視度,通過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提高血糖控制效果[12-14]。 通過對患者應用降糖藥物的治療機理及用藥時間、劑量、不良反應等的指導,可保證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15]。 護理人員還需要針對2 型糖尿病的飲食進行重點護理,飲食中糖分、脂肪以及鈉鹽的攝入,對血糖的影響非常大[16]。 專病一體化護理根據(jù)患者的血糖指標、 飲食偏好以及體重等情況綜合考量,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17]。 幫助患者了解每日飲食種類以及每日熱量的最高攝入量,既可保證良好的營養(yǎng)供應,也可避免飲食引發(fā)的血糖波動情況[18]。 針對體重超標患者,還制定了減肥食譜,幫助其有效控制體重,避免對血糖的影響[19]。
綜上所述,對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專病一體化護理,可提升其對疾病的認知,保證患者接受科學、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而極大地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促進疾病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