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英
(武警青??傟犪t(yī)院影像科 青海 西寧 810000)
軟組織腫瘤屬于常見腫瘤疾病,通常出現(xiàn)在四肢,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多見,大部分腫瘤疾病為良性,而且位置相對表淺[1]。軟組織腫瘤的發(fā)生與性別無關,以無痛性腫塊、鈍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如果腫瘤擴散,使周邊神經受損,則會導致疼痛癥狀[2-3]。盡管軟組織腫瘤發(fā)病率比較低,但因軟組織腫瘤相對隱匿,臨床癥狀不明顯,識別及定位敏感性比較低。當前研究尚未完全明確其具體發(fā)病機制,發(fā)病期間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疼痛及腫塊現(xiàn)象,無典型性癥狀表現(xiàn),所以誤診及漏診率比較高[4-5]。軟組織腫瘤患者當前多通過手術方式治療,但生成腫瘤通常需要影像學技術予以檢查,輔助判斷腫瘤生長狀況及數(shù)目,并了解良性惡性狀況[6-7]。臨床中,針對四肢軟組織腫瘤多通過MRI和CT檢查。本文選擇2015年2月—2020年7月武警青海總隊醫(yī)院收治的100例四肢軟組織腫瘤患者,對這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2月—2020年7月武警青海總隊醫(yī)院收治的100例四肢軟組織腫瘤患者,其中男女比例為56:44,年齡55~78歲,平均(63.36±5.85)歲。納入標準:符合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8]軟組織腫瘤診治指南,且經手術病理活檢確診,無核磁共振檢查和多層螺旋CT檢查禁忌證,伴隨明顯的疼痛及腫塊現(xiàn)象。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多項重要臟器嚴重病變、臨床資料缺失、不配合、精神疾病等患者。
MRI彌散加權成像:通過飛利浦Achieval 1.5T MRI掃描儀檢查,輔助應用相控陣表面線圈,于相同層面實施T1WI檢查、T2WI檢查、DWI檢查,其中DWI檢查采用自旋平面回波技術進行,并行冠狀面成像、矢狀面成像、橫斷面成像。TE 45 ms,TR 6 000 ms,層間距1 mm,層厚5 m,矩陣128×128,采集時間48 s,擴散敏感系數(shù)0 s/mm2、500 s/mm2,FOⅤ 220~320,對DWI圖像予以后處理,以病變實質最大層面、病變范圍最大層面作為感興趣區(qū)。
多層螺旋CT檢查:通過飛利浦Brilliance iCT機予以平行掃描,并通過GE Lightspeed 16層CT機予以增強掃描,選擇仰臥位,電壓120 kV,電流125~150 mA,矩陣512×512,層厚10 mm。
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分析這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符合率,同時對良惡性腫瘤及肌肉組織經MRI檢查所得ADC值進行比較。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病理學檢查顯示,100例患者中14例肌肉組織增生,72例良性腫瘤,涉及脂肪瘤30例、血管瘤17例、囊腫11例、神經纖維瘤8例、神經鞘瘤6例,14例惡性腫瘤,涉及脂肪肉瘤7例、滑膜肉瘤5例、原始神經外胚層瘤1例、惡性神經鞘瘤1例。MRI彌散加權成像的診斷符合率高于多層螺旋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診斷符合率分析 單位:例
惡性腫瘤ADC值低于良性腫瘤、肌肉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ADC值分析(x- ± s,×10-3 mm2/s)
在MRI檢查中,脂肪瘤T1WI和T2WI序列均表現(xiàn)為高信號,邊界相對清晰。血管瘤主要表現(xiàn)為片狀瘤灶,且伴隨關節(jié)周圍及皮下等處結節(jié)狀,T1WI序列表現(xiàn)為高于或稍低于肌肉信號,檢出彎曲狀態(tài)血管流空影,T2WI序列上表現(xiàn)為等信號或高信號。神經鞘瘤和神經纖維瘤均為邊緣光滑、信號均勻圓形腫塊?;と饬鰹楦咝盘?,邊界相對清晰。橫紋肌肉瘤DWI上為高信號,T2WI上為稍高信號。在CT檢查中,脂肪瘤包膜完整,邊界清晰,皮下脂肪呈均勻低密度影。囊腫為水樣類圓形密度灶?;と饬鰹槊芏惹肪鶆颍辄c狀散在鈣化灶的軟組織腫瘤。脂肪肉瘤為密度不均軟組織塊。惡性神經鞘瘤為軟組織密度腫塊。
伴隨影像學技術發(fā)展,加上醫(yī)學裝備革新,CT和MRI成為當前影像科開展檢查工作的基礎。在四肢軟組織腫瘤診斷中,CT檢查應用廣泛,增強CT成像可以清晰地顯示出軟組織鈣化,還可以顯示出皮脂侵襲情況[9-10]。通過多層螺旋CT檢查的圖像密度分辨率比較高,可以有效分辨腫物形態(tài)、周圍組織,還可以有效觀察其體積以及包膜情況,但CT影像在四肢軟組織腫瘤成像上相比于正常組織成像缺乏特異性,所以容易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現(xiàn)象[11-12]。MRI檢查不僅對軟組織分辨率高,而且對任意平面成像能力也高,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四肢軟組織腫瘤的位置及形態(tài)。MRI檢查是利用強磁場對原子核產生作用,使其產生共振,通過吸收特定頻率射頻輻射,之后再將其吸收的輻射產生信號轉化成圖像[13-14]。MRI檢查可以細致地分析腫瘤組織與周圍組織之間的結構關系,同時通過DWI檢查,可以以不同組織之間的彌散系數(shù)差異,將不同組織細胞密度反映出來,對ADC值予以測定,方便對組織性質予以有效辨別,進而可以保證診斷準確性[15]。在MRI檢查中,通過T1WI和T2WI序列上的信號,可以反映出病變組織學特點,如惡性神經源性腫瘤表現(xiàn)為信號不均,血管瘤存在血管流空信號特征性改變[16]。
據(jù)本次研究顯示,MRI彌散加權成像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多層螺旋CT,同時惡性腫瘤ADC值比良性腫瘤和肌肉組織低,說明相比于多層螺旋CT,MRI彌散加權成像在四肢軟組織腫瘤中的應用可以提高診斷符合率,而且通過對不同組織ADC值的測定,可以輔助診斷腫瘤性質,值得推廣及應用。常規(guī)CT平掃通??梢源_定大部分四肢軟組織腫瘤患者的病變部位及范圍,除對病變范圍的顯示之外,CT檢查還可以將軟組織骨化情況顯示出來,另外對于骨膜反應也有良好檢查作用,另外對皮質與鈣化侵襲也可以反映出來。由于CT檢查的空間分辨率比較高,而且密度分辨率也比較高,因此可以將皮下組織、血管、關節(jié)囊、皮膚、肌間隙、神經等部位的腫瘤顯示出來,不僅可以顯示出腫瘤的密度及形態(tài),還可以顯示其包膜情況以及邊緣清晰度等,另外還可以將其與附近組織之間的關系顯示出來。MRI具備任意平面成像能力,同時也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所以可以將四肢軟組織腫瘤的形態(tài)、位置及其與周圍結構之間的解剖關系清晰顯示出來。DWI作為研究活體組織中分子擴散運動的成像方式,利用組織水分子擴散,將不同組織細胞密度反映出來,涉及細胞密度較高的脂肪組織,同時也包括細胞密度較低的壞死組織。
綜上所述,在四肢軟組織腫瘤診斷中,相比于多層螺旋CT,MRI彌散加權成像的應用診斷符合率更高,可通過ADC值對腫瘤性質予以輔助診斷,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