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勇 馮姍姍 魏鵬 李冉 王宏濤 魏洪玉
摘要:本文根據(jù)肝腦密切相關的物質基礎及結構基礎,總結疏肝法在中風病相關并發(fā)癥中的應用,主要涉及中風后抑郁、中風后睡眠障礙、中風后呃逆、中風后便秘、中風后認知障礙、中風后眩暈、中風后肢體麻木、中風后尿潴留。并提出展望。
關鍵詞:疏肝法;中風病相關并發(fā)癥;綜述
【中圖分類號】R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疏肝法,屬于和法,既疏肝解郁、疏肝理氣之法。是疏散肝氣郁結的方法。[1] 肝與腦有密切關系,《靈樞·經(jīng)脈》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肝主藏血, 腎主藏精,而精血又同源,因此,肝與腦密切相關有其精血同源的物質基礎;另外,肝臟的經(jīng)脈絡腦,比如《靈樞·經(jīng)脈》云:“肝足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這就是肝腦相關的結構基礎。所以疏肝法廣泛應用于中風病及相關并發(fā)癥的治療中。根據(jù)既有文獻,現(xiàn)將疏肝法治療中風病相關并發(fā)癥的應用概況總結如下:
1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抑郁中的應用
疏肝法用于治療中風后抑郁,這是疏肝法在治療中風病相關并發(fā)癥中的主要應用之一。唐利娟以柴胡疏肝散治療缺血性中風后抑郁癥作為治療組,對照組中給予氟西汀口服,兩組治療后HAMD和MBI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但是柴胡疏肝散組兩項評分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這就證實柴胡疏肝散可以緩解缺血性中風后抑郁癥狀,并能促進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2] 趙成巧以加味解郁通絡湯聯(lián)合柴胡疏肝散對中風后抑郁癥患者進行干預,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為評價指標,對照組接受柴胡疏肝散治療,結果加味解郁通絡湯聯(lián)合柴胡疏肝散治療中風后抑郁癥效果更顯著,并且可改善病人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3] 溫疆華在總結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第二批老蒙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指導老師李雪瑞主任醫(yī)師治療中風后抑郁經(jīng)驗一文中指出:李雪瑞主任的觀點是中風后抑郁是“因病致郁”,中風后抑郁應該是中風病和抑郁癥二者的合病,中風后抑郁的基本病機是陰陽失調(diào),氣血逆亂;其病位在心腦,并與肝、腎密切相關。腎精不足導致肝血化源不足,肝用失柔,再加情志的刺激,從而導致肝氣郁結,疏泄不及,出現(xiàn)腦卒中后抑郁。并將中風后抑郁分為肝郁氣滯證、腎虛血瘀證、痰火擾心證三個證型,在臨床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4]曹旸,問莉娜的臨床研究中以給予黛力新作為對照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疏肝活血方作為治療組,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及NIHSS 評分,抑郁癥狀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改善,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疏肝活血方治療肝郁氣滯型的中風后抑郁安全有效。 [5] 趙賓彥,李長聰?shù)鹊呐R床研究,他們選擇87例中風后抑郁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以疏肝解郁活血通腑法治療,對照組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日常活動能力評分及總有效率作為評價指標,結果證實疏肝解郁活血通腑法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抑郁癥狀,提高日?;顒幽芰Α6]以上研究或總結中治療中風后抑郁基本都是以疏肝法為主要治療手段,并且效果比較好,說明疏肝法是治療中風后抑郁的主要手段之一。
2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睡眠障礙中的應用
韓玉愛,蘭亞平總結甘肅省名中醫(yī),甘肅省第三批名老中醫(y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謝瀟俠主任醫(yī)師的經(jīng)驗,從肝論治中風后睡眠障礙,謝主任認為中風后睡眠障礙的發(fā)病機制多以肝郁氣滯作為始發(fā)環(huán)節(jié),總體病機為肝失疏瀉,脾失健運,以及心失所養(yǎng)與腎元虧損;因為臟腑功能減退,導致神機失用與陰陽失衡,陽不入陰;根據(jù)此病機以從肝論治為基本治則,分化為疏肝,清肝,化肝,柔肝以及養(yǎng)肝為基本方法,并配合針刺,針藥并用,可起到疏肝理氣,調(diào)和陰陽,寧心安神的作用,療效顯著。[7] 張俊杰,張麗華等的臨床研究,以肝氣郁結證作為中風后失眠的觀察對象,對照組為基礎治療加艾司唑侖,治療組為基礎治療加疏肝安神顆粒,再配合耳穴壓豆,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評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評分作為觀察指標,結果治療組顯效。[8]郭建赟,趙蘇鑫等,總結陳改花治療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經(jīng)驗,陳老師從“肝”論治,她認為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病機主要是肝氣郁滯,痰熱內(nèi)擾,治療以疏肝理氣,清熱化痰以解郁安神,方藥以柴胡疏肝散加味,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9]
3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呃逆中的應用
楊軍玉以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作為對照組,以疏肝健脾中藥方劑作為治療組,結論: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10]婁秀生的臨床研究,他隨機選取中風后頑固性呃逆患者88例,治療組以疏肝健脾法治療,對照組采取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結果:疏肝健脾法治療中風后頑固性呃逆的效果更好。[11]陳玉其,尹真禎等研究者,把129例頑固性呃逆的病人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施以傳統(tǒng)針刺方法和“疏肝健脾”針法,結果證實:治療組在治療次數(shù)、起效時間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疏肝健脾的針灸治療方法對頑固性呃逆有確切療效。[12]
4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便秘中的應用
高紋倩,周鴻飛根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中“金郁泄之”的理論為基礎,采用宣肺降氣,疏肝理脾,滋陰潤肺的治療原則,采用針藥并舉的方法治療中風后便秘,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13]
5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認知障礙中的應用
楊敏,楊恂等的臨床研究,以預知子湯治療卒中后認知障礙。預知子湯的作用為:疏肝理氣,健脾,益腎,安神,益智,標本兼治,臨床療效明顯。[14]王昕,常誠在文中提出:脾氣的健運、腎精及腦髓的充養(yǎng),都離不了肝氣的疏泄,肝氣郁滯了,容易導致痰濁及瘀血的內(nèi)生,從而使的清竅失養(yǎng),所以肝氣郁滯是血管性癡呆的根本病機,而疏肝解郁治法也是血管性癡呆的治療大法。血管性癡呆的治療以疏肝解郁為主,也要結合疾病的臨床階段進行辨證論治,再配合活血,開竅,補益等治法,綜合治療,以取良效。[18]
6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眩暈中的應用
張朝陽的文章中,對于中風后眩暈,他以小柴胡湯加減進行治療,結論為: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中風后眩暈療效顯著。[15]許新,他選取86例中風后眩暈病人,對照組口服鹽酸地芬尼多片治療,治療組以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結果證明:小柴胡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加減進行治療,可發(fā)揮健脾胃,疏利肝氣等作用,從而可以減輕病人眩暈癥狀。[16]
7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肢體麻木中的應用
孫永康及楊海燕等,他們總結王新志主任醫(yī)師治療中風后肢體麻木的經(jīng)驗,王新志老師擅長以疏肝清熱通絡法來治療中風后肢體麻木,王老師認為中風后肢體麻木的基本病機為:肝氣郁滯,絡脈阻滯。并且確立了以柴胡疏肝散及丹梔逍遙散為基本方,并且加用蟲類藥,以疏肝清熱通絡作為基本治療方法,臨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老師認為:肝為百病之長。從五臟來看,情志病多以肝臟為首,為主。他提出“諸藥無效,疏肝以法”。肝疏則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情志病一方面可以表現(xiàn)為情志方面異常,另一方面可引起肢體障礙等表現(xiàn)。中風后肢體麻木也就是中風后情志障礙的一種病理表現(xiàn)。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以肝為中心。臨證過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17]
8 疏肝法在治療中風后尿潴留中的應用
郭峻材,王東升,他們選取中風后尿潴留病人60例,研究疏肝調(diào)氣法針刺聯(lián)合基礎治療中風病人的尿潴留的治療作用。他們把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普通針刺治療,取穴:百會,中極,水道,三陰交,陰陵泉。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取穴基礎上:加上膻中,太沖與期門。 兩組病人均連續(xù)治14,然后判定療效。結果證明:疏肝調(diào)氣法針刺聯(lián)合基礎治療中風后尿潴留,臨床效果很好。[19]
辨證論治,病機是核心,因為中風病的病機以及中風病并發(fā)癥的病機,往往多與肝郁有關,這是疏肝法在中風病及中風并發(fā)癥中廣泛應用的基礎。所以在中風病及相關并發(fā)癥的治療中疏肝法有著廣泛的應用,并且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本文只是總結了一部分,還有更廣泛的研究與應用,需要進一步研究發(fā)掘,比如在新的中風并發(fā)癥中的應用,在既有的已經(jīng)應用的中風并發(fā)癥中的進一步拓展應用等,提高臨床療效,更好的服務于病人。
參考文獻:
[1]李永春.簡明中醫(yī)辭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917
[2]唐利娟.柴胡疏肝散治療缺血性中風后抑郁癥30例.[J]光明中醫(yī),2017,32(11):1591-1593
[3]趙成巧. 加味解郁通絡湯聯(lián)合柴胡疏肝散治療中風后抑郁癥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4):717-718
[4]溫疆華.李雪瑞主任醫(yī)師治療中風后抑郁經(jīng)驗總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8,37(9):88-89
[5]曹旸,問莉娜.疏肝活血方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肝郁氣滯型中風后抑郁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42(6):120-122
[6]趙賓彥,李長聰?shù)? 疏肝解郁活血通腑法治療中風后抑郁87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2):274-276
[7]韓玉愛,蘭亞平. 謝瀟俠主任醫(yī)師從肝論治中風后睡眠障礙經(jīng)驗.[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0,12(13):95-99
[8]張俊杰,張麗華等.中風后肝氣郁結型失眠3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20,36(3):38-41
[9]郭建赟,趙蘇鑫等. 陳改花從“肝”論治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經(jīng)驗.[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20,32(10):1856-1858
[10]楊軍玉.疏肝健脾法治療中風后頑固性呃逆23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4,36(7):1010-1011
[11]婁秀生.疏肝健脾法治療中風后頑固性呃逆臨床觀察.[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6,(5):31-32
[12]陳玉其,尹真禎等.“疏肝健脾”針灸療法治療頑固性呃逆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7):1503-1505
[13]高紋倩,周鴻飛.基于“金郁泄之”理論針藥并舉論治中風后氣秘.[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20,16(10):127-129
[14]楊敏,楊恂等.中藥預知子湯治療卒中后認知障礙的臨床應用體會.[J]甘肅醫(yī)藥,2012,31(12):924-926
[15]張朝陽.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療中風后眩暈臨床療效評價.[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8):115-116
[16]許新.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中風后眩暈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4,29(9):1993-1994
[17]孫永康,楊海燕等.王新志主任醫(yī)師采用疏肝清熱通絡法治療缺血性中風后肢體麻木經(jīng)驗.[J]中醫(yī)研究,2018,31(9):32-36
[18]王昕,常誠.疏肝解郁法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探討.[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5(3):6-8
[19]郭峻材,王東升.疏肝調(diào)氣法針刺聯(lián)合基礎療法治療中風后尿潴留30例.[J]中醫(yī)研究,2020,33(3):57-59
項目:濰坊市中醫(yī)藥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作者簡介:王玉勇(1973-),男,漢族,山東省諸城市人,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濰坊市中醫(yī)院腦病科,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yī)結合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