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波是小讀者們熟悉的一位兒童文學作家,他有許多詩歌和散文被選入了小學語文課本。
金波的詩和散文,為什么寫得那么優(yōu)美、生動、準確?我發(fā)現(xiàn)他寫作的秘訣之一,就是善于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和周邊事物的各種細節(jié)。
金波寫過一組花影搖曳的小散文《花宴》,每一小篇都只有一二百字,卻字字珠璣,芬芳馥郁,美不勝收。
他寫雛菊,先描寫一叢叢小雛菊,星星點點,競相開放著,如果僅用“好像是誰撒下了一地的碎金”來做比喻,那是很蹩腳的,因為“碎金是沒有生命的”。然后他寫道:“雛菊有一個閃光的生命,那是靠它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的。因而,雛菊是美麗的?!?/p>
這使我想到,金波的一篇篇短小精致、又活潑多姿的小散文,也正如一朵朵散發(fā)著芬芳氣息、閃耀著金黃光芒的小雛菊,創(chuàng)造了光彩熠熠的生命,也顯示著散文文學和漢語的神奇魅力。
例如《一棵小桑樹》,短短的,只有兩百來字,卻是一篇十分完整的敘事小散文,人物、故事、情景、心理、對話,甚至哲理,一樣都不少。全文照錄如下:
自從知道鄰居小姑娘在養(yǎng)蠶,并且常常為采不到桑葉而焦慮以后,我外出散步的時候,總希望在哪里能發(fā)現(xiàn)一棵桑樹,為她采回一把桑葉。那天,我看見一棵小桑樹倒在車轍里。它顯然是被馬車軋倒的。
車轍不是它的棲身之地。
我把它連根掘起,移栽到我的園子里。
這里的土質(zhì)很差,但小桑樹還是頑強地活下來了,而且長得很茁壯。沒過幾天,它又長出了許多嫩綠的新葉。
我告訴小姑娘,這是我送給她的小桑樹。
她笑得很甜。她說:“我代表我的蠶,謝謝您。”
她的目光里流溢著真誠的感激之情。
我在想,如果想幫助一個人,其實是很容易的。
不能不佩服作家對文字的剪裁和控制功夫。這是真正的惜墨如金,以少勝多。
我的老師、散文家徐遲先生曾說,要檢驗一篇文章寫得怎樣,不妨看看它是否還有可修改的余地。為此他曾試著看蘇軾的《前赤壁賦》還能不能“修改”幾個字?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無法改移任何一字。老師因此感慨說:《前赤壁賦》共538個字,《后赤壁賦》更短,僅358個字,但這兩篇賦卻獨步中國古文的高峰之上,無人能逾越。這么短小的散文能成為千秋經(jīng)典,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奇跡。
我讀金波的小散文,有時也忍不住想用這個方法來試一下,看看還有沒有可修改的空間。結(jié)果也不能不真心佩服:金老師真的是撒豆成兵,以一當十,字字妥帖,句句穩(wěn)當。什么叫文字上的出神入化和爐火純青?應(yīng)該就是這樣吧?
2
“金波詩意美文系列”包括《會走路的雪人》《月亮湖》《湖邊的雕像》《面對一棵樹》四輯,選收了近兩百篇姿態(tài)各異的小散文。每一篇小散文都像是帕烏斯托夫斯基在《珍貴的塵土》里寫到的那位老人,用一點一點從首飾作坊收集回來的金粉微塵,打成的一朵朵小小的“金薔薇”。正因為它們“小”,而不夾帶任何雜質(zhì),更顯純粹、珍貴和美麗。
這些小散文,有的描寫景物,有的講述一個小故事,有的是偏重抒情的散文詩,有的是散文體的小童話,有的是趣味盎然的知性小美文,還有的是表達思考和感悟、帶有寓言色彩的哲理小散文。
金波說:“我寫這些小散文,都是有感而發(fā)。有時候因為觀察有了新發(fā)現(xiàn),有時候因為被感動而想抒發(fā)感情,有時候因為感悟而寫一些思考??傊?,這些小散文寫的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边@是十分真誠和平易近人的創(chuàng)作談。
進入老年后,金波的創(chuàng)作心境如秋空般爽朗,也如秋水一樣明凈。但他依然保持著對文字的熱愛、敬畏和敏感,筆耕不輟,好似有意識地在用一篇篇凝練的小散文,試驗著寫景、敘事、抒情、傳遞知識、狀寫名物、揭示理趣等各種可能,也像在反復(fù)地、多角度地測試著我們美麗的母語文字,到底有著怎樣妙不可言和深不可測的神奇的表現(xiàn)力。
越是短小的散文,越是考驗作家對所寫事物的觀察、發(fā)現(xiàn)、描述和感悟的獨特性與精準性,也越是要求作家必須有著百科全書式的豐饒的文化融通能力和廣博的知識積累;越是獨特、有趣和準確的細節(jié),越是離不開作家細心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人云亦云或者似是而非的細節(jié),只能使散文顯得空洞,而不能添加任何光彩。這也是金波寫作的秘訣之一。
他說:“寫作離不開觀察。觀察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那是一件讓人很興奮的事。我的這些小散文的寫作過程就是如此?!?/p>
金波的小散文里,還有不少篇什是記一些漂亮的小物件、小玩意兒的來龍去脈。西方世界有一個被普遍認同的觀點,叫“小的是美好的”。金波是富有善愛之心的性靈派作家,特別喜歡美麗精致的小物件,他筆下的這類小散文也頗見功夫。它們不僅準確地描述出物的形態(tài)和知識,還講述了與此相關(guān)的有趣小故事,有的還會包含一點溫暖的懷念和抒情的氣息。比如《針筒》,寫的是一種現(xiàn)在很難見到的舊物件,是他媽媽用過的一個放置縫衣針的針筒,也是他媽媽留下的唯一遺物?!懊慨斘夷闷疬@小小的針筒,我就想起小時候看著媽媽給我縫衣物。”然后就寫了記憶中媽媽和針筒的許多溫暖小細節(jié)。
緩緩的、平靜的講述里,包含著對媽媽無限的懷念和感恩之情,呈現(xiàn)了親情的真摯和寶貴,讓讀者感到了真誠和樸素的文字力量。
3
《有趣的昆蟲》是一組傳遞準確、有趣的自然知識的小散文,寫到了蠅虎、螢火蟲、蝴蝶、蜻蜓、枯葉蛺蝶、蟋蟀等小昆蟲的生活細節(jié)。比如他在《蝴蝶》里寫到,蝴蝶“是一本翻開的小小的冊頁”,“蒲公英、郁金香、矢車菊,都在這本小小的美麗的畫冊里,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色彩”。
在《蝴蝶的“小飯桌”》里,他把那些盛開的小花朵比作蝴蝶、蜜蜂們的“小飯桌”,“藍蝴蝶飛向一朵藍色的矢車菊,在這張漂亮的小飯桌上,它吃到了甜甜的花蜜”。
雖然是小散文,卻采用了童話的筆法,把小昆蟲們都擬人化了。讀者閱讀這樣的小美文,在接受了昆蟲知識的同時,也盡享了散文之美。
《站著睡覺》里,他寫一匹棗紅馬勞作收工回到了馬廄里,“我”給它鋪上松軟的稻草,想讓它舒舒服服睡上一覺??墒撬豢咸上拢皇俏⑽㈤]上了眼睛。這時候,爸爸悄悄地告訴“我”:“它要睡覺了,我們走吧!”原來,“馬真的站著睡覺,這是它祖祖輩輩養(yǎng)成的習性。它們的祖先就是站著睡覺,遇到野獸來襲擊,就可以隨時逃離了”。清淺的文字傳達了饒有趣味的生活知識。
《一豆燈火》寫作者在漆黑的夜里趕路時,突然在遠方的群山之間,看見了一豆燈火,閃閃爍爍,時明時滅。于是作者產(chǎn)生了許多聯(lián)想……最后寫道:“我望見了那一豆燈火,就使我疏遠了頭頂上的滿天星斗,它們冰冷、虛無縹緲。而我們大地的燈光,永遠是那樣親切、溫暖。”短短幾百個字,把敘事、抒情、哲理,精煉地融為一體,把個人的細微感覺和經(jīng)歷,化作了人間共通的感受和帶有永恒意味的意象。這篇小散文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讓我感受到,為什么說散文是“語言的藝術(shù)”,為什么說好的散文語言,一定像是熠熠閃光的鉆石。
法國散文作家、《胡蘿卜須》《自然記事》的作者儒勒·列那爾,擅長寫作短小精致的小散文。他的很多小散文也是幾百字,甚至幾十個字,卻像光芒四射的碎鉆一樣迷人。他筆下的《蟑螂》只有一行字:“漆黑的,扁扁的,像個鎖洞?!彼摹渡摺分挥幸粋€單詞:“太長了?!彼麑憽段灮鹣x》也只用了三個短語:“有什么事呢?晚上九點鐘了,屋里還點著燈。”他寫《跳蚤》,也是一行字:“一粒帶彈簧的煙草種子。”他去大雕塑家羅丹家里看過羅丹工作,回來后在日記里寫道:“應(yīng)該像羅丹那樣去寫作?!彼囊馑际菓?yīng)以筆為刀,細心地刻鑿文字,剔除不必要的冗長的描述,挑揀出最有力的字詞,像釘子一樣釘?shù)矫恳欢温淅锶?。他還認為,文學的未來是“屬于文筆簡練、惜墨如金的作家”的。列那爾的寫作準則,也可以提示和幫助我們,怎樣去珍愛和欣賞金波的這些惜墨如金的小散文。
徐魯:1962年出生于山東膠東半島。中國作家協(xié)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第五、第六屆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冰心獎評委會副主席。作品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屈原文藝獎、冰心兒童圖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等。
編輯 木木 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