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神舟十三號,簡稱“神十三”,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射的第十三艘飛船,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六次飛行,也是該階段最后一次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
4月8日,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作曲、演員、演奏員蔣燦,參加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作為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音樂創(chuàng)作組最年輕的成員,這位90后獲得了由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身為視障人士的他,雖然看不清世界,卻讓世界看見了他,也聽見了中國殘疾人的聲音。
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fā)射裝置總工程師魏乃文,于2022年4月15日在鄭州逝世,享年101歲。魏乃文被譽為“中國核潛艇的助推手”,是核潛艇導彈發(fā)射裝置總設計師。他是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fā)射裝置的主要完成人;他參與了巨浪1號固體潛地戰(zhàn)略導彈水下發(fā)射裝置研制工作的全部過程;他也是對研制“兩彈一星”?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溫鐵軍是如今在短視頻平臺最具人氣的經(jīng)濟學家之一。他通過多年實踐與研究得出的學術成果與論斷與很多坐在書齋里的經(jīng)濟學者的研究多有不同,更具指導與教育意義。2020年第一次在短視頻平臺直播,就涌進了50多萬觀眾。他希望通過知識分享,讓更多人理解“三農(nóng)”工作,號召一批真正支持鄉(xiāng)村建設的人參與萬眾創(chuàng)新,為共同富裕目標助力。
劉燕群的金屬模具手工雕刻與鏨刻堪稱絕活。他為紀念少林寺建寺1500年郵品金銀鑲嵌封刻制的模具,在方寸之中再現(xiàn)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場面;畫面中30余個人物栩栩如生,車馬、城墻、旌旗清晰可見,40倍放大鏡下還可看出城門上”古雄城“三字,可謂嘆為觀止。他的作品還包括“十大元帥紀念幣”,是迄今為止領導人像章中最為相像、最為傳神的作品;還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是中國勛章史上工藝最難的一枚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