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怡,岑麗蓮
(1.廣東肇慶端州區(qū)婦幼保健院 檢驗科,廣東 肇慶 526040;2.廣東肇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廣東 肇慶 526040)
支氣管肺炎為兒童發(fā)病率較高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傳播速度較快,再加上小兒機體免疫力相對低下,如果不及時予以治療,可并發(fā)多臟器衰竭,危害患兒身心健康[1]。因此,盡早診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有重要的意義。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癥狀體征無特異性,導致肺炎發(fā)生的病原體種類多樣,以往臨床常單一應用痰培養(yǎng)進行檢測,但其操作復雜、耗時長,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使其漏診誤診[2]。近年隨著實驗室檢測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逐漸應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F(xiàn)為進一步探究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聯(lián)合痰培養(yǎng)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特做如下研究。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4月到肇慶市端州區(qū)婦幼保健院就診25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諸福棠兒科學(第7版)》[3]中支氣管肺炎的相關診斷標準;②無重要臟器疾病或其他肺部疾?。虎奂覍偻饣純哼M行痰培養(yǎng)、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排除標準:①不配合血樣本或痰樣本取樣的患兒;②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此次研究患兒中男133例,女117例,年齡6個月至11歲,平均(5.16±0.92)歲,病程2~14d,平均(7.09±2.24)d。
1.2.1 痰培養(yǎng)
250例患兒均接受痰培養(yǎng),具體方法:①采集痰樣本:對于不能自主咳痰的兒童,應用口腔一次性無菌吸痰管深插,在負壓吸取痰液作為樣本,存于無菌容器內送到生物檢驗室進行細菌培養(yǎng)檢測。對于可自主咳痰的兒童,指導其先用清水漱口,深呼吸用力咳嗽,將咳出的痰液保存到無菌容器內送檢;②檢測步驟:吸取痰樣本接種于培養(yǎng)皿中,在室溫35℃、二氧化碳濃度為5%的環(huán)境生化培養(yǎng)箱中孵育分離培養(yǎng)18~24h,觀察菌落的形態(tài),涂片并進行鏡檢。再挑取單個純菌落應用梅里埃ATB細菌鑒定分析儀進行菌株鑒定。
1.2.2 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
對于痰培養(yǎng)陰性的患兒,進一步進行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具體方法:采集患兒的肘靜脈血樣本2mL,先進行離心處理(離心速率3000r/min)10min,吸取上清液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進行檢測,觀察血清中的待測抗體與抗原結合情況,除去未能結合的抗體,而抗原-抗體復合物進行干燥、封片處理,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嚴格按照九項呼吸道感染病原體IgM抗體檢測試劑盒(包括肺炎支原體IgM抗體、嗜肺軍團菌1型IgM抗體、肺炎衣原體IgM抗體、Q熱立克次體IgM抗體、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體、腺病毒IgM抗體、流感病毒甲型IgM抗體、流感病毒乙型IgM抗體、副流感病毒IgM抗體)說明書進行操作,而且為了保障檢測有效性,每一次試驗操作均進行陽性、陰性對比。
記錄患兒痰培養(yǎng)、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的檢測結果,分析其結果的差異。
應用Microsoft Excel 2013軟件整理數(shù)據,并將錄入的數(shù)據輸入到SPSS 20.0中進行處理,細菌種類及病原體類型屬于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現(xiàn),行卡方檢驗。
250例患兒痰樣本檢測中174例陽性(69.60%),76例陰性(30.40%)。174例陽性共檢出226株致病菌,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菌株具體構成比前5名菌種為肺炎克雷伯菌(26.99%)、大腸埃希氏菌(23.45%)、銅綠假單胞菌(12.39%)、金黃色葡萄球菌(11.06%)、鮑曼不動桿菌(9.29%),具體見表1。
表1 痰培養(yǎng)結果
76例痰培養(yǎng)陰性患兒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均為陽性,其中肺炎支原體占22.37%、嗜肺軍團菌 1型占6.58%、肺炎衣原體占13.16%、Q熱立克次體占13.16%、呼吸道合胞病毒占6.58%、腺病毒占6.58%、流感病毒甲型占10.53%、流感病毒乙型占6.58%、副流感病毒構成比占14.47%,見表2。
表2 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結果
小兒支氣管肺炎在兒科門診中極為常見,其病原體感染以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為主,臨床癥狀多為咳嗽、咳痰、發(fā)熱、氣促等,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食欲下降、嗜睡,在體征方面可聞及肺部呼吸音變弱、濕啰音,呼吸頻率和心率增加等。支氣管肺炎患兒若不予以及時有效診療,可促使病情急劇惡化,損害各項組織臟器,治療難度顯著增加。因此臨床應做好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診斷,及時為患者提供準確有效的治療方案,促進其盡快康復。
針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診斷,常用方法有痰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肺泡灌洗等,肺泡灌洗為侵入性操作,可損傷患兒機體組織,患兒的耐受性一般較差,臨床較為少用;血培養(yǎng)對肺炎致病菌的檢測陽性率較低,診斷價值不高[4]。痰培養(yǎng)為當前臨床診斷肺炎的主要手段,其能夠培養(yǎng)出細菌、真菌等致病菌,而且在培養(yǎng)后進行涂片時還可以鑒別細菌是革蘭氏陰性菌還是革蘭氏陽性菌,這對于診斷疾病和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5]。但是痰培養(yǎng)的檢測過程復雜,耗時較長,干擾因素多等,極易造成檢測不準確,陽性率較低。因此,尋找一種可靠的檢測方案與痰培養(yǎng)結合應用對于提升診斷準確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也越來越多研究報道[6],病毒、支原體是呼吸道感染發(fā)生主要病原體之一,故在支氣管肺炎病原體篩查中應重視非典型病原體的抗體檢測。隨著現(xiàn)代檢測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應用越來越廣泛。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主要是應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分析受檢者血清中肺炎支原體、嗜肺軍團菌1型、肺炎衣原體、Q熱立克次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副流感病毒9種常見病原體的IgM抗體分布情況[7]。其檢測原理是在檢測過程中將血清樣本滴加到載玻片上,使血清抗原與特異性抗體結合發(fā)生免疫反應,進而生成抗體復合物,并通過熒光鏡檢明確形成抗體復合物的相應特異性抗體,進而明確其感染病原體類型[8]。相關研究也證實[9],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不僅能夠檢出單一致病病原體,還能夠對多個病原體的感染狀況進行診斷,具有特異性強、準確率高、檢測速度快等優(yōu)點,可顯著提升肺炎的診斷準確率,使治療更具針對性,療效更好。
本研究對支氣管肺炎患兒予以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聯(lián)合痰培養(yǎng)檢測,結果顯示,250例患兒痰樣本檢出174例陽性(陽性率69.60%),共有226株致病菌,構成比前5名分別為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此外,76例痰培養(yǎng)陰性患兒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均為陽性,其中肺炎支原體占22.37%、嗜肺軍團菌1型占6.58%、肺炎衣原體占13.16%、Q熱立克次體占13.16%、呼吸道合胞病毒占6.58%、腺病毒占6.58%、流感病毒甲型占10.53%、流感病毒乙型占6.58%、副流感病毒構成比占14.47%,提示痰培養(yǎng)能夠對細菌、真菌感染進行鑒別,而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可檢出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故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聯(lián)合痰培養(yǎng)能夠全面分析評價患兒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感染情況,檢測范圍廣,有效避免漏診,顯著升高檢測陽性率,為后續(xù)治療及患兒預后判斷提供可靠的依據[10-11]。尤其是對于痰培養(yǎng)陰性的支氣管肺炎患兒,更應重視其血清中非典型病原體抗體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選用對非典型病原體敏感的藥物,予以科學合理的治療[12]。
綜上所述,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具有操作簡單、檢測快速、準確率高、特異性強、檢測項目多、費用低等優(yōu)點,可早期發(fā)現(xiàn)非典型病原體。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斷中聯(lián)合應用呼吸道病原體九聯(lián)檢和痰培養(yǎng)有協(xié)同互補作用,可以全面早期確定致病病原體,提高引起支氣管肺炎發(fā)生的病原體類型診斷準確率,為臨床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也有利于臨床合理用藥治療,避免抗生素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