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玲,章 再
(1.隨州市曾都區(qū)林業(yè)技術推廣站,湖北 隨州 441300;2.隨州市隨縣林業(yè)局,湖北 隨縣 437000)
桂花 (Osmanthusfragrans) 又名木犀、九里香等,屬木犀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我國十大傳統(tǒng)名花之一[1,2]。桂花芳香馥郁、姿形優(yōu)美,是優(yōu)良園林樹種,園林綠化行業(yè)對桂花苗木的需求量大[3~5]。桂花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育方式,該繁育方式具有較大的繁殖系數(shù),被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領域[6~8]。
桂花扦插時,一般插穗要求有50%~60%的土壤含水量及80%~90%的空氣相對濕度。扦插后要及時灌溉,注意遮蔽[9,10]。人為控制的適宜環(huán)境下,插穗基部誘導和形成根原基,并產(chǎn)生新根,從而成為一個完整的植株。
關于桂花扦插的報道較多,蔡能等開展了桂花優(yōu)良品種‘珍珠彩桂’間歇噴霧扦插技術研究,扦插過程中間歇噴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插穗生根快,根系良好,植株長勢好[11]。郭春貴研究了野外小拱棚全封閉覆蓋桂花扦插技術,發(fā)現(xiàn)塑料棚內(nèi)的溫度應保持在 28 ~30 ℃,最高不超過 35 ℃,過高則要開口降溫[12]。黃緒明等開展了遮蔭方式的研究,對一層遮陽網(wǎng)、雙層遮陽網(wǎng)及雙層架空遮陽網(wǎng)3種遮蔭方式的扦插效果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遮蔭方式扦插成活率差異顯著,不同遮蔭方式根長差異不顯著,不同遮蔭方式間根數(shù)差異不顯著[13]。這些研究工作基本明確了桂花扦插采用封閉扦插繁殖技術,扦插遮蔭設施采用野外小拱棚為主,部分采用現(xiàn)代化溫室,但野外小拱棚扦插效率較低,現(xiàn)代化溫室成本太高,對結(jié)合兩種設施的特點,構(gòu)建新的設施用于桂花扦插的報道鮮見。因此,本研究通過設置雙層塑料大棚研究桂花扦插成活情況、一年生移栽苗生長情況等, 探究了桂花扦插苗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為提高桂花扦插效率提供參考。
本研究各項試驗地設在曾都區(qū)林木種苗站苗木基地?;卣嫉?000余畝,位于曾都區(qū)南郊沿河大道擂鼓墩植物園,東經(jīng)112°43′,北緯31°19′,屬典型的丘陵崗地地形,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海拔高91~119 m,山脊南北走向,無霜期232 d,年均降雨量975 mm左右,年均日照2039 h,年均氣溫15.5 ℃;土壤為第四紀紅壤,土層較淺,質(zhì)地粘重肥力差。
試驗用插穗為銀桂嫩枝,以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植株為采穗母樹,剪取其樹冠外圍上部的當年生枝條作插穗;生根激素是中國林業(yè)科學院生產(chǎn)的ABT1號生根粉;扦插基質(zhì)珍珠巖∶蛭石土為2∶1配合而成,采用營養(yǎng)杯扦插,營養(yǎng)杯使用專用無紡布制成,直徑4.0 cm,高9 cm?;|(zhì)按照配方混合拌勻,灌裝營養(yǎng)杯中[14,15]。
3種扦插遮蔭設施。A1:野外小棚一層遮陽網(wǎng);A2:雙層塑料大棚;A3:野外小棚雙層架空遮陽網(wǎng)。A1:在塑料小拱棚上直接覆蓋一層遮陽網(wǎng),測得平均透光率為 52.45%;A2:采用開水瓶保溫的原理進行研制,該大棚設計為雙層輕鋼結(jié)構(gòu),四周骨架以工字鋼和槽鋼為主,頂部檁條為無縫鍍鋅鋼管,地面苗床以外的地方以混凝土進行地面硬化,雙層頂面為弧形,其中外層大棚長42 m,寬12.4 m,頂高4.8 m,側(cè)高2.5 m,總占地面積為520 m2,內(nèi)層大棚長35 m,寬10.8 m,頂高2.8 m,側(cè)高1.8 m,占地面積378 m2。雙層大棚均以厚度為12絲的專用薄膜進行全封閉覆蓋,大棚兩側(cè)以自動卷膜機對薄膜進行升降控制。二層大棚之間設置配劑工作間。二個大棚各設置二個滑動門。內(nèi)層大棚設置18組自動噴霧器,高度為2 m,外層大棚設置4組人工操作噴霧器,高度為4 m。內(nèi)層大棚兩側(cè)面各設置6組共12組彩色日光燈,內(nèi)層大棚的兩端高2 m處各調(diào)置一臺排風扇;A3:先在塑料小拱棚上直接覆蓋一層遮陽網(wǎng),再架設高100 cm支架,上面蓋第二層遮陽網(wǎng),平均透光率為7.19%。
2018年7月15日進行扦插試驗,2019年3月15日移栽,2019年10月25日調(diào)查不同設施一年生移栽苗生長情況。選生長健壯的采穗母樹,在樹冠外圍上部剪取當年生枝條,去掉嫩梢部分,按長度為8 cm左右剪成枝段作插穗,每1枝段頂端留2~3片,其余葉片全部剪掉;枝段上端剪成平口,剪口距上芽節(jié)0.5 cm左右,枝段基部剪成馬耳形,剪口距下芽節(jié)0.5~1 cm處,將剪好的枝段按60枝一捆捆好,將基部于1000 mg/L ABT1號生根粉中速蘸30 s,分別扦插于營養(yǎng)杯中,擺放在苗床上,扦插后用10%多菌靈將基質(zhì)淋透。每個設施苗床相同,都是南北向,床高30 cm、床寬1 m、長10 m。每個設施內(nèi)選取一個苗床的苗木觀察比較,標記苗床南、中、北部位各60株,共180株調(diào)查比較(即1個區(qū)組),見表1。扦插生根期間管理措施一致。
表1 不同遮蔭設施扦插隨機區(qū)組試驗設計 株
應用SPSS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不同扦插遮蔭設施中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條數(shù)、根長度和新梢長度見表2,結(jié)果表明:A1、A2、A3扦插成活率分別為64.74%、91.35%、72.78%,成活率最高的為雙層塑料大棚內(nèi)部扦插的,達91.35%,明顯高于野外小棚雙層架空遮陽網(wǎng)和野外小棚1層遮陽網(wǎng),比野外小棚雙層架空遮陽網(wǎng)高18.57%、比野外小棚1層遮陽網(wǎng)高26.61%。A3、A2、A1的平均生根系數(shù)為4.8、4.9及5.0, A1、A2、A3 的平均根長數(shù)據(jù)為3.73 cm、5.06 cm、4.66 cm,A2最長,分別是A1的1.36倍、A3的1.09倍,A2、A3 的平均新梢最長,其長度分別為4.94 cm和4.45 cm,最短的為A1,其長度只有 3.39 cm。
表2 不同遮蔭設施對扦插生根率、生根長度和新梢長度影響
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知,處理方式不同,扦插效果各不相同(P<0.05);不同設施處理平均根數(shù)差異不顯著(P>0.05);在對平均根長度采用不同設施處理過程中差異顯著(P<0.05);對平均新梢長度采用不同設施進行處理中差異顯著(P<0.05)。
表3 不同遮蔭設施對扦插生根率、生根數(shù)、生根長度和新梢長度影響方差分析
進行多重比較的數(shù)據(jù)如圖1~4所示,由圖可知,A2與A1和A3之間存在較大差異,A3與A1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在平均根長和平均根數(shù)間三組差異不明顯;A3的平均新梢長度與A2不存在較大差異,A2的平均新梢長度與A1存在顯著差異性,A3的平均新梢長度與A2存在顯著差異性,可見,促進新梢生長的扦插設施為A2。
圖2 3種設施扦插生根數(shù)比較
綜合以上分析,‘藏花閣’的扦插以雙層塑料大棚最好。雙層塑料大棚能夠自動控制扦插生長的溫度、濕度、光照,所以扦插效率最高。
不同扦插遮蔭設施一年生移栽苗生長情況見表4。結(jié)果表明:①不同扦插設施平均苗高A1、A2、A3分別為40.27 cm、74.80 cm、42.35 cm,雙層塑料大棚一年生扦插苗最高,為74.80 cm,比野外小棚雙層架空遮陽網(wǎng)、野外小棚1層遮陽網(wǎng)高76.6%、85.7%。②不同扦插育苗環(huán)境平均地徑A1、A2、A3分別為4.19 mm、8.71 mm、4.26 mm,A2最大,分別是A1的107.9%、A3的104.5%。
圖3 3種設施扦插生根長度比較
圖4 3種設施扦插新梢長度比較
表4 不同遮蔭設施一年生移栽苗生長情況
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5,由表5可知:對一年內(nèi)生移栽苗的平均高度采用不同設施進行處理后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設施處理一年生移栽苗平均地徑存在極顯著差異(P<0.05)。
表5 不同遮蔭設施對一年生移栽苗苗高、地徑影響方差分析
多種比較的結(jié)果見圖5、圖6,由圖可知,A2的平均苗高顯著高于A3和A1,差異顯著,A1和A3間不存在較大差異。A2的平均地徑明顯高于A1和A3,而A1和A3之間不存在較大差異性。
圖5 3種設施一年生移栽苗苗高比較
圖6 3種設施一年生移栽苗地徑比較
不同扦插遮蔭設施扦插對桂花插穗生根的影響差異明顯。以雙層塑料大棚插穗成活率最高,為91.35%,平均根數(shù)和根長度最大,分別為5.0條和5.06 cm,平均新梢長度最大,達4.94 cm;不同扦插設施一年生扦插苗生長差異顯著,以雙層塑料大棚一年生扦插苗平均苗高最高,達74.8 cm,平均地徑最大,達8.71 mm。桂花嫩枝扦插采取雙層塑料大棚扦插最好,扦插效率高、苗木生長好。
我國桂花扦插的研究絕大部分集中在全封閉遮蔭扦插,采取野外小拱棚,中間需揭膜透氣、噴霧保濕,成活后需逐步去除遮蔭物,耗時費工,導致扦插效率不高,黃緒明等采用雙層架空遮陽網(wǎng)扦插,插穗成活率只有62.78%。蔡能等采用間歇噴霧扦插技術,插穗成活率達90%以上,插穗生根快,根系良好,植株長勢好。本研究改進扦插遮蔭設施,采用雙層塑料大棚插穗成活率達到91.35%,平均新梢長度達到4.94 cm,這與蔡能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雙層塑料大棚是在塑料大棚的基礎上改進,利用太陽輻射增溫,成本低,間歇噴霧裝置完全自動化,成本較高。優(yōu)化遮蔭設施能夠很好地控制溫濕度,對桂花扦插苗生根產(chǎn)生了促進作用,成活率高、新梢長,同時也直接影響了桂花扦插苗的煉苗和后期生長,使扦插苗長高、長粗,最終達到出圃標準。因此,選擇適宜的扦插環(huán)境,利用合理的試驗方法,不僅能夠提高桂花扦插苗的成活率,還能促進扦插苗生長,提高苗木質(zhì)量,從而大大提高出圃率,最終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