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穎
當前,全省上下正大力倡樹“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對組工干部來講,落實這一要求,要緊扣組織工作特質,繼承組織部門傳統(tǒng),發(fā)揚“嚴肅嚴格、全面從嚴”“求真較真、謹慎審慎”“細致細究、精耕細作”“務實扎實、真抓實干”“高效快捷、好中向優(yōu)”的作風,做到工作要求全面提標,實現(xiàn)工作成果全方位提質、提速、提效。文件文稿作為傳達要求、部署工作、匯報請示、總結提升工作的基本載體,在機關運轉中無時不在,發(fā)揮著直觀體現(xiàn)工作質量、彰顯優(yōu)良傳統(tǒng)、展現(xiàn)干部作風的“顯微鏡”“放大鏡”“望遠鏡”作用。從剛入部時學文件、用文件,到在辦公室辦理文件、制發(fā)部務會決議文稿,再到規(guī)劃辦、干部教育處起草政策文件、撰寫業(yè)務文稿,跟著一位位領導爬格子、理路子、出稿子,或是學習鉆研、或是起草撰寫、或是執(zhí)行落實,在文件背后的一個個小故事里,逐步體會到了“組織工作無小事”的使命自覺、“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的責任自覺、“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的擔當自覺。
平常文里,可見功底;日常事里,更見作風。以小見大,小故事里展示了組工干部外在言行的內化素質,蘊含著組織部門厚重傳統(tǒng)的精神力量。幾例印象深刻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剛到部里工作時,自己保持著在文稿中劃線標注的習慣,一個文件學下來,有時會涂寫得密密麻麻。有一次,分管副主任急用一份文件,我主動把自己使用的文件提供參閱。事后,副主任與我談起他的觀點和認識,說道:“文件是部門之間、機關內部用于制發(fā)政策和指導工作的正式公文,有發(fā)文機關、落款和印章,具有政治效力、法律效力。學習文件可以標注、鼓勵標注,但劃線時要打尺子、寫字時要工整,從這些細節(jié)上能看出一個人對工作是不是心懷敬畏。”從那時開始,這份文件的“?!本驮谖倚睦锓N下種子,讓我明白了這些小事不是無所謂的吹毛求疵,而是體現(xiàn)了對工作懷有的神圣感、敬畏心。后來不久,我開始負責辦公室文秘機要工作,每天經手幾十份文件,度過起初的適應期后,越干越覺得輕車熟路了。有一次上級部門來文,我按慣例想快速擬辦給相關處室辦理。溝通時主任提出,文件運轉是每個部門發(fā)揮中樞協(xié)調作用的重要途徑,文件由誰牽頭、由誰辦理,要符合文件內容、領導要求和部里實際,不能因為時間長了、工作熟了,就一直按一個慣例辦事。就拿這個件來說,部里剛剛新設了處室、調整了職能,如果還轉辦給之前的處室,是不合適的。這件事對自己觸動很深,有的人看著忙忙碌碌,但工作質量長期在低水平徘徊,問題不是出在不經事上,而是思想不重視、工作不走心、付出不徹底、標準不嚴格、執(zhí)行打折扣,看似經歷多年,經驗不如一年。我體會到,對待每份文件、每次運轉都要像第一次做事一樣,抱有生怕出錯的謹慎審慎的態(tài)度,才能全力以赴,做到把情況想透、把意見提準。只有怕出錯,才能不出錯;只有怕干不好,才能干得好。
解決實際問題是文件制度的價值所在,一個符合實際的政策,自然會有生命力;一個不符合實際的政策,容易成為一紙空文。實事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擔任部務會秘書期間,看著很多文件順利通過部務會,難免眼高手低、有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記得第一次牽頭起草一個重要文件時,信心滿滿、大寫特寫,闡述重要意義、用上四六句排比、加入亮麗語句,看著是一篇花團錦簇的文采文章。但拿到處長那里“過堂”時,面對領導點到實處的問題,才認識到起草一個文件面臨的挑戰(zhàn)和要求是那么具體、那么扎眼。按照處長提的要求,從解決實際問題的出發(fā)點開始,抽絲剝繭、解剖麻雀,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研究回答,文件思路清晰了起來、招數(shù)實了起來、措施硬了起來,終于在部務會上順利通過,自己也完成了從記錄者到參與者的蛻變。文件出臺之后,大家一起復盤,進一步總結了“定位高、落點低,先調研、后落筆,對問題、拿主意,聽意見、后報批”的24 字順口溜。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辦法,在后來的工作中不斷得到印證和強化。2020 年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干部網(wǎng)絡培訓帶來了新挑戰(zhàn),也帶來了新機遇,處里考慮進一步總結實踐中取得的經驗成效,化挑戰(zhàn)為機遇,出臺全省干部網(wǎng)絡培訓管理辦法及配套制度,對這項工作進行規(guī)范提升。從全國來看,這個方面的制度也還是空白,因此我們并不急于動手起草,堅持調研先行,重點做到“五個弄清楚”,把背景形勢弄清楚、歷史沿革弄清楚、上級要求弄清楚、實踐經驗弄清楚、問題根源弄清楚,總結提出了全省干部網(wǎng)絡培訓的二十四條措施。制度出臺后,得到了中組部干部教育局的肯定,抽調處里同志參與集中起草中組部層面的文件,在面上對這項工作進行部署安排。近段時間,根據(jù)推進新時代組織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以落實“11710”督查工作機制為契機,建立健全以“跟蹤問效”為落腳點的督查機制,進一步在實踐實干實效上提出更高標準、明確具體舉措。
文件既體現(xiàn)自身的法規(guī)性、強制性和約束力,更體現(xiàn)對工作本質和規(guī)律的把握,從中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踏入新組建的規(guī)劃辦,處里首要問題就是職能如何定位、工作如何開展。各級規(guī)劃辦做什么、怎么做,從上往下都在研究和破題,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做法可循,我們就回到原點,從設立規(guī)劃辦的“根”和“本”上找答案。在處長的帶領下,全處同志在處室成立第二天,就組織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研究我部“三定”規(guī)定。大家先是將文件“由薄讀厚”,以“三定”規(guī)定為遵循,將相關業(yè)務文件通讀通學,搞清楚各項業(yè)務工作的來龍去脈,再結合當前的形勢任務,緊緊圍繞職責要求研究細化,將能做的、該做的全部列出來,形成了六個方面二十項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了全年工作思路、每月工作打算和近期重點任務,原本抽象的工作職能變成了可落實的任務清單。接下來,再“由厚讀薄”,把握規(guī)劃辦工作的主要特點和規(guī)律,把所有任務匯編濃縮為一張政策現(xiàn)狀對照表,比較清楚地將規(guī)劃辦業(yè)務工作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展現(xiàn)了出來。這種由薄讀厚和由厚讀薄的辯證工作法,處長說,就是一位位初創(chuàng)者總結形成的。一代一代的組工干部,從參與者變?yōu)橐I者,傳承的是事業(yè),更傳承了精神。我體會,組工精神的延續(xù)發(fā)揚,正是組工事業(yè)薪火相傳的法寶。
組織部門是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敏感信息多,嚴密要求高。剛到辦公室工作的時候,為了工作方便和效率,大家都習慣把常用文件、通信信息等放在桌面上、壓在桌板下。但辦公室進出人員頻密,一次部領導退件時,專門提點了一句,部里很多信息都很敏感,文件、電話不要放在外面。從那以后,我牢記和落實人走電腦拔key、保密櫥上鎖、辦公桌不放涉密文件、敏感資料、敏感信息等要求。反思起來,這種需要注意的“細枝末節(jié)”還有很多。比如,在走廊里討論敏感工作時,如果不相關的同志正好經過,就可能聽到只言片語;比如,出差不小心留下的物品,就可能恰好有重要材料遺漏其中,等等。還有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不該提供的不能提供,這些都是工作中的規(guī),更是思想上的弦。近年來,部里每年組織崗位風險點排查,就是在提醒同志們常常反思、時時警醒,預判和預防這些“粗心大意”的錯誤,把“干成事、零差錯”的嚴實作風樹好樹牢。
回想這些小故事,有的已經過去很久,有的正在發(fā)生,有的一直在經歷。故事雖小卻觸動神經,因為小事里有大局,小事里見真章,小事里顯風格,小事里映照了組織部門特有的基因代碼,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是組織部,怎樣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組工干部?!皻q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我們一代一代組工人將更加堅定地扛起“追求工作卓越、打造一流業(yè)績”的責任擔當,接續(xù)書寫新的故事、不斷開創(chuàng)組織工作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