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明
(宜春市交通公路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6000)
在橋梁項目施工環(huán)節(jié),預應力后張法技術的應用主要是按照方案設計的要求進行構件制作,而后在內部留置孔道進行預應力筋穿束施工。在結構強度合格后,才能進行張拉施工,并且做壓漿與封錨施工。該施工工藝被大量應用到混凝土結構橋梁項目中,進行模塊化制造,勞動強度較低,且有利于消除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的干擾,具備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等特點。從相關資料分析可了解到,在橋梁項目建設領域中采取預應力后張法技術能夠滿足工程建設周期需求與工程質量需求,對該技術進行綜合分析,了解技術操作要點有利于提升橋梁工程項目建設效果。
對于后張法預應力技術而言,在橋梁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能夠提升橋梁結構的承載力與穩(wěn)定性,該技術工藝優(yōu)點有以下內容:其一,可以切實提升承載能力。預應力縱向使用有效地延緩斜裂縫的發(fā)生,保證結構的縱向承載性能得到根本性提升。其二,提高橋梁結構的性能。在具體施工環(huán)節(jié)通過預應力技術的應用,能夠滿足混凝土結構性的要求。同時在橋梁建設施工結束后,不會因為荷載作用下存在過大的撓度,跨度空間也會更大。其三,彈力恢復性強。在卸載工序完畢后,預應力能夠讓縫隙處于一個閉合的狀態(tài),此時彈性能力得到加強。其四,結構內力得到調整。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受到外部荷載作用下會發(fā)生變化,而該施工方式可以避免發(fā)生變形反應,結構內力得到調整。其五,抗疲勞性能提升。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總體性能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性能的抗疲勞效果好,能夠符合多種施工工況,從而提高運行的質量和效果,完全符合交通運行標準。
在開展支架項目與模板項目環(huán)節(jié),需要對地基的承載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做好地基強度的控制,保證基礎穩(wěn)定性滿足工程需要。在支架安裝階段,需要根據工藝搭設方案做好安裝細節(jié)的控制,保證安裝接縫穩(wěn)定性,針對施工強度較大的區(qū)域,要做好特殊固定。搭設施工結束后,先進行模板的安裝施工,按照底模、側模、頂模的順序進行安裝施工,保證預留拱度符合標準要求,且安裝之后檢測垂直度、平整度方面,達到技術標準的要求,確保所有拼縫位置達到密實度、平整度的要求,不會發(fā)生漏漿的問題。
對于橋梁工程來說,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鋼筋的類型有很多種,例如架立鋼筋與受力鋼筋。因此,對不同的鋼筋綁扎要按照施工要求做好質量控制。一般來說在鋼筋綁扎過程,需要將其平衡地鋪設到施工區(qū)域,而后開展焊接作業(yè),當結構形式焊接完成以后,對其進行綁扎,綁扎環(huán)節(jié)要控制好施工質量。然后采取焊接方法進行定位筋的焊接固定,也可以采取綁扎方式固定。待普通鋼筋安裝完畢后,需要采取焊接設備進行焊接處理,保證鋼筋連接的穩(wěn)定性、牢固性符合標準要求,不會對鋼筋的性能和使用產生任何影響。
在孔道安裝環(huán)節(jié),考慮到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在鋼筋綁扎階段可以選擇軌道固定的方式對預應力孔道進行全面的加固,以保證孔道的質量符合工程要求。在項目開展環(huán)節(jié),若采取的是塑料波紋管道,則需要對此類管道的剛度與強度進行測試,保證材料的指標滿足實際需求。
此外,在套管長度確定上,需要按照工程項目的參數進行確定,若孔道接頭位置須處理的,則需要在接頭位置上做好相關的防水控制,避免后續(xù)混凝土澆筑出現漏漿的問題。當孔道安裝工序完成以后,則須對相關的安裝尺寸進行控制,通常情況下,波紋管的安裝尺寸偏差均需要小于5mm,保證固定效果合格,減少混凝土上浮情況出現,同時針對孔道的定位要做好控制,避免誤差出現。
在施工之前,需要細致性地做好鋼絞線外表的檢查,查看是否存在損壞、油污以及銹蝕等問題,一旦存在這些問題則禁止其投入到工程中使用。同時在安裝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相關安裝的質量控制,針對一些需要焊接的位置,要避免焊接過度引起的擊穿等問題,如果出現擊穿問題,則需要及時地進行修復。在鋼絞線貫穿的環(huán)節(jié)階段,要采取一次穿孔入孔的方式進行,而后對鋼絞線的安裝位置進行標示,這樣才能夠推動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鋼絞線安裝階段不能夠出現纏繞的情況。最后在安裝的環(huán)節(jié)階段,要將鋼絞線直接穿透錨具當中,施工現場圖見圖1。
圖1 鋼絞線安裝現場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需要全面地對相關的系統(tǒng)結構進行檢查,保證各方面的參數滿足作業(yè)要求。選擇在最恰當的時間范圍內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實踐階段需要做好相關的控制,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滿足實際需求,同時在混凝土澆筑的階段中,需要按照分層澆筑的形式進行,也就是按照兩次澆筑的形式進行操作。第一次的澆筑是底板以及護板結構的施工,并且在底板板鋼筋安裝完成之后就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澆筑時要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量以及澆筑速度。倘若混凝土結構的厚度層比較大,就需要進行分層施工,確保上下層結構的厚度都處于一致性。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由于鋼筋比較密集,此時可以采用振搗器進行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見圖2),防止發(fā)生過振與漏振的問題。澆筑施工結束后,及時開展養(yǎng)護施工,溫度、濕度都符合要求,一般會選擇蒸汽養(yǎng)護或者灑水養(yǎng)護施工方式,確保內外結構的溫差合格,確保不會出現裂縫的問題。
圖2 混凝土施工現場
在橋梁預應力后張拉技術應用階段,對于預應力的張拉需要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才能夠進行張拉作業(yè)。張拉施工開始前,通入壓縮空氣進行內部結構的清理,保證錨具、鋼束端部等位置沒有雜物;張拉施工階段,兩側張拉力為安全符合技術標準要求,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作業(yè)。張拉環(huán)節(jié)按照三步進行,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應力進行全面的控制,同時還需要做好伸長量的檢查,查看伸長量是否滿足實際需要。一般來說在張拉階段中需要對鋼絞線進行試拉,確保其處于一個松弛的狀態(tài),同時還要做好錨具軸線、孔道軸線與千斤頂軸線的位置,確定使其能夠處于同一直線上。一般來說,當張拉值達到設計要求的10%就需要在工具錨處做好標記,同時觀察各根鋼絞線的松緊度,這樣能夠了解施工參數,以便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同時在張拉過程中,每相隔一定距離就需要做好一次張拉油壓的測定,使其能夠處于標準的范圍之內;在張拉過程需要對鋼絞線的情況進行檢查,查看是否存在滑絲與斷絲的情況,保證張拉效果滿足工程需求。在張拉的階段需要保證達到設計相關的標準要求,持荷超過5min,避免出現鋼絞線松弛損失的問題,最后需要對相關鋼絞線的伸長量進行全面檢測,確保各方面的施工參數能滿足設計要求。一般來說。在測量的過程中若相關的誤差值超過了6%以上,則需要馬上停止施工,查找原因后重新張拉。
2.7.1 泥漿制備
水泥選取強度為42.5的硅酸鹽水泥或者普通水泥材料進行施工,齡期在1月內,在相關材料配比完善以后,進行材料拌和,攪拌的時間控制在2min左右,在充分拌和作業(yè)之后,確保達到均勻黏稠的要求,保證在拌和結束之后在45min內全部使用完,中途要連續(xù)不斷的攪拌以避免出現初凝的情況,同時在施工環(huán)節(jié)需要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波紋管施工時,必須保證內部沒有存在任何銹跡、灰塵、油污等雜質,保證清潔度合格。
2.7.2 壓漿
當預應力張拉工序完成之后,就需要進行壓漿施工,如果張拉完成在3d以上,就要做好相關的預應力束防銹處理,而后才能夠進行后續(xù)工作施工。一般來說在壓漿的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方式進行壓漿處理,壓漿環(huán)節(jié)要按照工程規(guī)范進行操作,做好相關工藝的控制,這樣才能夠保證壓漿的質量滿足。此外在壓漿階段對于漿液的流動情況要加以分析,確保漿液流動性滿足實際需求,不能夠出現中斷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之前要對施工參數進行確定,并且做好孔道壓漿量的控制,如果出現壓漿量過多就會出現滲漏問題進而影響到工程的質量。
因此,在作業(yè)階段當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就需要進行下一道壓漿作業(yè)施工,兩者相互的間隔時間要控制在30~45min之內,然后將兩側的木塞拔出來,最后開展第二道壓漿工序。
壓漿施工結束后,將兩側水泥漿清理干凈,然后再將支撐墊板端部混凝土清理干凈。在壓漿施工后3日,即可進行封錨作業(yè),封錨階段要保證端部的混凝土鑿毛質量并沖洗干凈,以提高封錨的整體質量,確保結構性能合格,不會影響總體的結構性能。
綜合以上敘述,在橋梁項目施工的階段中,預應力后張法施工技術作為常用的一項技術,該技術具備施工效率高、質量好、技術成熟等特點,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今后項目開展階段,需要按照工程項目的標準要求對施工工藝進行全面的管控,并且做好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這樣才能夠將技術的應用價值發(fā)揮出來,滿足公路橋梁項目建設的標準要求。在本文分析中對該技術工藝的過程要點進行了總結探討,提出了相關的技術操作要點,目的在于提高橋梁項目的建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