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01)
對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其會呈現(xiàn)出穩(wěn)定、惡化與失代償現(xiàn)象。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指機體心肌因為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以及炎癥等系列因素影響,對應呈現(xiàn)出損傷現(xiàn)象,使心肌結構以及功能發(fā)生對應變化,導致心室泵血攻能低下或者充盈。其特點主要為疾病反復發(fā)作、病情加重以及臨床病死率顯著[1],不但導致患者家庭與社會負擔顯著增加,而且使生活質量嚴重降低[2]。對此研究有效方式針對慢性心衰展開護理干預,意義顯著?;A護理干預措施運用,無法做到以患者為中心,模式固定,按部就班,難以獲得理想效果。綜合性護理干預模式作為新型護理模式一種,于臨床獲得廣泛應用。本次研究將針對慢性心衰患者探析綜合性護理干預方式運用可行性,以實現(xiàn)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預后有效提升。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4例慢性心衰患者數(shù)字奇偶法分組;護理組(47例):女13例,男34例;年齡區(qū)間為61~83歲,平均為(70.29±3.19)歲;病程區(qū)間為2~9年,平均為(6.53±1.13)年;對照組(47例):女12例,男35例;年齡區(qū)間為63~85歲,平均為(70.33±3.22)歲;病程區(qū)間為4~10年,平均為(6.55±1.15)年;納入標準:①慢性心衰通過心電圖、X線片以及超聲心動圖檢查等獲得有效確診。②表現(xiàn)出較高臨床診療配合依從性。排除標準:①伴有臟器器官功能性不全。②伴有認知、聽力等方面障礙;就兩組慢性心衰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選取基礎護理干預方式完成心衰護理:主要體現(xiàn)為病房環(huán)境、用藥、健康知識以及飲食干預幾方面。
1.2.2 護理組 選取基礎護理干預方式+綜合護理干預方式完成心衰護理:①于心理干預方面,需要就慢性心衰病情持續(xù)加重、反復發(fā)作與病死率顯著等特點進行綜合性分析,就患者較易呈現(xiàn)出的恐懼與抑郁等系列應激消極心理,護理人員針對性完成心理干預方案設計。具體干預期間需對患者教育背景以及家庭背景進行充分結合,以認真完成心理情緒評估工作,保證在疏導以及疑惑解答方面具有針對性。此外要求患者家屬需要將家庭支持力度充分提升,以使得慢性心衰患者治療決心與信心顯著提升。②于治療依從性干預方面,護理人員需就慢性心衰疾病治療誘因、預后等對患者與家屬進行講述。確保對于用藥作用、方法與必要性能夠充分了解,保證遵醫(yī)囑用藥工作患者可以積極配合,最終使慢性心衰治療依從性顯著提升。③于運動干預方面,需對患者心功能等級進行充分了解,對應完成運動方案制訂,最終確保慢性心衰患者病癥狀態(tài)獲得有效改善。④于睡眠干預方面,需就良好病房環(huán)境對患者進行積極營造,就右側臥姿勢采取對患者進行指導,對患者情緒平緩加以幫助,并且準備舒緩性音樂對患者播放,對其睡眠進行協(xié)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慢性心衰患者的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分結果以及心衰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1.4 判斷標準 對于兩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利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完成評定,主要于體力限制、社會關系以及疾病癥狀三方面展開,并對總分結果對比,分值越低,代表慢性心衰患者越高生活質量[3];對于兩組慢性心衰患者的滿意度利用模糊數(shù)字評分量表完成評定,越高分值,代表慢性心衰患者越高心衰護理滿意度[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慢性心衰患者護理結果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分結果以及心衰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行t檢驗,以()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分結果對比 護理前,護理組慢性心衰患者體力限制評分、社會關系評分、疾病癥狀評分、總評分同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護理組體力限制評分、社會關系評分、疾病癥狀評分、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心衰患者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分結果臨床對比(分,)
表1 兩組慢性心衰患者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分結果臨床對比(分,)
2.2 兩組心衰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對比 護理組慢性心衰患者滿意度評分(47.13±2.51)分高于對照組(33.15±5.25)分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心衰患者滿意度評分臨床對比(分,)
表2 兩組慢性心衰患者滿意度評分臨床對比(分,)
近年來,慢性心衰疾病出現(xiàn)概率顯著增加,就其原因進行分析,伴隨年齡增長,自身機體器官表現(xiàn)出逐漸衰竭現(xiàn)象,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產生影響,使人體心臟負荷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增加[5-7]。對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集中于呼吸困難乏力與體液潴留等方面,尤其針對年輕心衰患者,疾病出現(xiàn)同風濕性心瓣膜病以及擴張型心肌病表現(xiàn)出顯著相關性。治療期間,以綜合治療為主,期間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護理配合[8-12],對于治療效果提升以及患者疾病狀態(tài)改善,表現(xiàn)出顯著價值。
綜合護理干預方式的有效運用,其可將慢性心衰患者作為護理中心關注力度顯著提升,對于護理診斷工作能夠認真完成,通過將患者免疫能力提升、器官功能改善以及癥狀緩解等,使慢性心衰患者綜合狀態(tài)獲得有效改善[13-16]。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護理前,護理組慢性心衰患者體力限制評分(19.66±2.66)分、社會關系評分(8.36±1.21)分、疾病癥狀評分(12.87±1.25)分、總評分(41.66±4.86)分與對照組(19.05±2.22)分、(8.04±1.99)分、(12.79±1.22)分、(41.77±4.02)分比較差異不明顯;護理后,護理組體力限制評分(11.53±1.57)分、社會關系評分(5.33±1.99)分、疾病癥狀評分(6.57±1.71)分、總評分(23.73±3.87)分均低于對照組(16.29±1.89)分、(7.59±1.59)分、(9.66±1.05)分、(31.69±4.55)分;護理組慢性心衰患者滿意度評分(47.13±2.51)分高于對照組(33.15±5.25)分,分析此種結果原因為,綜合護理干預方式有效應用后,能夠將患者臨床醫(yī)護依從性顯著提高,對于患者機體免疫能力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將患者器官功能進行有效改善,將患者臨床癥狀進行有效緩解,對于患者康復進程進行顯著促進。此外其能夠將患者內心舒緩,將患者生活狀態(tài)改善,對于疾病治療可以積極配合,對其良好精神狀態(tài)保持做出保證。此外對于患者營養(yǎng)攝入可以給予充分控制,對于機體營養(yǎng)供給做出保證,對于系列不良事件出現(xiàn)給予充分預防,獲得上述理想結果,充分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運用于慢性心衰疾病護理中可行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方式的合理采用,可使得慢性心衰患者于體力限制、社會關系以及疾病癥狀幾方面獲得顯著改善,并同時對其滿意度正性影響顯著促進,最終實現(xiàn)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預后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