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花
摘? ? 要:玉米是我國的主要農(nóng)作物之一,種植范圍廣泛,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具有高產(chǎn)和穩(wěn)產(chǎn)的特點。加強對玉米生長期的管理,能夠促使玉米健康生長,提高玉米產(chǎn)量和質量,增加農(nóng)民收入。
關鍵詞: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管理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4-0052-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文獻標志碼:B
1 玉米苗期的管理
玉米從出苗到拔節(jié)期被稱為苗期,是玉米生根、長葉和分化莖節(jié)的主要生長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根部的生長發(fā)育比較快,能夠形成強大的根系,但是地上部分莖葉的生長速度比較慢,該時期的主要管理工作是促進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培育壯苗,保證苗齊、苗全和苗勻,為之后的豐產(chǎn)工作奠定基礎。
1.1 查苗和補苗
受到種子質量以及機械化播種深淺不一等因素的影響,播種之后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苗,要及時查苗和補苗。在玉米1葉1心到1葉2心時,及時查苗補種或者移栽,在移栽的過程中保證母土不散、主根不斷、苗齡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選擇晴天的下午或者陰天進行,選擇帶土移栽的方式,提高成活率[1]。
1.2 間苗和定苗
幼苗生長到3葉時,應及時間苗;生長到4~5葉時,要及時定苗,在3~4葉期進行。如果推遲間苗時間,會造成植株擁擠,影響根系發(fā)展,也會出現(xiàn)爭水爭肥的現(xiàn)象。在間苗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一定原則,去弱留強、間密存疏、保留壯苗。正常情況下,定苗在4~5葉時進行。如果弱小的苗受到病蟲害的為害,要及時拔除,保留壯苗,保證植株的整體移植,降低空稈率。在定苗過程中,結合種植密度的要求保證植株分布均勻。定苗選擇在下午進行,因為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生長不良的玉米苗經(jīng)過中午日曬之后會萎蔫,很容易識別。
1.3 中耕除草
在玉米苗期,需要中耕1~2次,結合間苗淺中耕3~5 cm,在拔節(jié)期前,中耕的深度為10 cm以上。配合人工除草,可以選擇化學除草,選擇苗期專用的化學除草藥劑,提高除草的效果,避免玉米苗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通過中耕能夠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促進根系的生長發(fā)育[2]。在定苗之前,幼苗矮小,可以進行一次淺中耕,以松土和除草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耕的過程中要避免傷苗,避免對根系造成損傷,中耕深度為3~5 cm。在定苗后到拔節(jié)期之前,要中耕1次,深度為10 cm左右。
1.4 水肥管理
在苗期一般不需要施肥和澆水,針對弱小苗和補種苗可以適當施肥和灌溉。玉米苗期追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根系的生長發(fā)育,促進葉片生長,要結合幼苗的生長情況適當追肥。如果幼苗比較弱,施入尿素5~7 kg/667 m2,采取溝施或者穴施的方式,深度為5 cm左右。肥料要和苗有一定的距離,不能低于10 cm,否則會燒苗,可以結合中耕進行。
1.5 苗期的注意事項
第一,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地下害蟲的發(fā)病概率逐年提升,會造成缺苗斷壟的現(xiàn)象,主要的地下害蟲包括金針蟲和蠐螬,在播種之前要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通過藥劑拌種能夠降低地下害蟲的發(fā)生概率,也可以選擇包衣種子防治地下害蟲[3]。第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玉米種植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秸稈覆蓋比較普遍,出現(xiàn)了一些新型的害蟲,主要為害玉米苗期的幼苗,會咬斷幼苗,進入玉米莖基部,造成枯心苗和玉米倒伏,影響玉米的產(chǎn)量和質量。此外,瑞典蠅為害玉米的芯葉部位,會造成葉片卷曲。在苗期還會出現(xiàn)薊馬,為害心葉部位,造成植株畸形,要做好該類害蟲的防控。第三,綜合防治苗期的病蟲害,選擇在每年6—7月使用藥劑防治,使用5%的高效氯氟氫菊酯40 mL/667 m2,加入10%的吡蟲啉和50%的多菌靈50 g兌水噴霧防治。
2 玉米穗期的管理
玉米穗期是指從拔節(jié)到抽雄穗階段,是玉米生長中最旺盛和關鍵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該時期的主要目標是促稈壯穗,保證植株健康生長,根深葉茂,雄雌穗發(fā)育良好,爭取穗大和粒多。
2.1 追施穗肥
結合地理和苗情的實際情況確定施肥量,可以分兩次追施。穗期是玉米吸收養(yǎng)分最快的時期,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要控制好磷元素、鉀元素和氮元素的使用量,滿足玉米生長的需求。玉米穗期主要分為拔節(jié)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如果地塊的底肥施用量不足,要重施穗肥,最佳的追肥時間是大喇叭口期,在抽雄前的10~15 d追施氮肥。此外,還要結合玉米的生長情況和地力情況隨時施加碳酸氫銨40~50 kg/667 m2或者尿素15~20 kg/667 m2。在追施肥料之后要適當澆水,盡量不要將肥料直接撒在田間的土壤表面,否則會造成肥料損失。和拔節(jié)期追肥相比,大喇叭口期追肥能夠有效降低倒伏率,促進果穗小花分化,同時也能滿足玉米生長過程中的營養(yǎng)需求,防止后期脫肥,能夠減少缺粒的現(xiàn)象,實現(xiàn)穗大粒多。
2.2 合理灌溉
玉米的根系發(fā)達、葉片較寬,有著很強的光合作用,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應該科學控制灌溉量,保證玉米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玉米拔節(jié)時氣溫較高,植株生長發(fā)育比較快,該階段雄穗分化,葉面的蒸騰量比較大,要做好該時期的澆水工作。大喇叭口期是用水的關鍵時期,要做好該時期的灌溉工作,如果遇到干旱天氣,要及時灌溉,促進雌雄穗的分化發(fā)育,促進雄穗花粉的形成,增加穗粒數(shù)[4]。植株的耐澇性能比較差,如果土壤的濕度過大,會影響根系的生長,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2.3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能夠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促進植株根系生長發(fā)育,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在中耕的同時可以清除田間的雜草,達到蓄水保墑的目的。在玉米穗期,中耕兩次,從拔節(jié)期到小喇叭口期,結合施肥中耕1次,深度控制在6~8 cm,可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發(fā)育,提高養(yǎng)分吸收能力,在中耕同時避免對根系造成損傷。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要強化中耕除草,將雜草清理干凈,避免與植株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可以結合攻穗肥進行1次中耕,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大喇叭口期是培土的關鍵時期,培土的高度為7~8 cm。在灌溉條件不好和干旱地塊,培土會造成表土的受光面積增大,導致地表溫度上升,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速度加快,加重旱情。
2.4 化學調控
玉米穗期高溫多雨很容易出現(xiàn)徒長或者倒伏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chǎn)和管理的難度,降低了產(chǎn)量,甚至造成絕收。做好化學調控工作,能夠提高玉米的抗凍能力。通常情況下,在玉米生長過程中主要使用的化學調控劑包括生長延緩劑和生長抑制劑,使用化學調控方式能夠降低玉米株高、提高莖稈的抗折能力,降低倒伏率,保證玉米的產(chǎn)量。在化學調控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結合不同的品種,選擇適合的化學調控劑,控制好使用方式、次數(shù)和濃度,結合當?shù)刈匀粭l件選擇具體方法,如涂葉、葉面噴濕、浸種和拌種。采取葉面噴濕的方法能夠有效調控玉米的生長發(fā)育,結合種植環(huán)境和產(chǎn)品選擇適合的濃度,化學調控的次數(shù)越多,矮化效果越明顯。
2.5 病蟲害防控
2.5.1 紋枯病
紋枯病是玉米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發(fā)病之后可以選擇5%的井岡霉素或50%的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對莖基部的葉鞘部位噴霧防治,2~3次即可。此外,要控制好田間濕度,及時除濕。如果發(fā)現(xiàn)的時間早,可以摘除下部2~3片葉,控制病菌的擴散和蔓延。
2.5.2 細菌性莖腐病
在發(fā)病初期,噴灑5%的菌毒清水劑600倍液,或者使用70%的農(nóng)用鏈霉素400倍液,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發(fā)現(xiàn)病株之后,要及時去除,帶出田外作焚燒和深埋處理。
2.5.3 頂腐病
在發(fā)病初期階段,使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配合使用70%的農(nóng)用鏈霉素水溶劑2 000倍液,對準葉心噴霧防治,能夠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5.4 銹病
銹病主要為害葉片,也會為害果穗,發(fā)病之后可以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者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間隔7 d用藥1次,連續(xù)用藥兩次。
2.5.5 玉米螟
第一,可以選擇顆粒劑灌心。使用3%的辛硫磷顆粒劑或者白僵菌制劑,均勻撒入玉米喇叭口內(nèi)。第二,噴霧防治??梢赃x擇葉面噴灑的方式,使用3%的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者75%拉維因3 000倍液噴灑防治。第三,在產(chǎn)卵期,可以釋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數(shù)量。第四,利用性誘劑或者殺蟲燈,可以很好地誘殺成蟲。
2.5.6 黏蟲
幼蟲3齡前可以用5%的氟蟲脲乳油4 000倍液或者滅幼脲1 000倍液,噴霧防治。此外,選擇25%的氰戊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2.5.7 紅蜘蛛
要及時清理田間雜草,使用20%的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者2%的阿維菌素乳油4 000倍液,噴霧防治。在高溫干旱天氣,應該及時澆水,控制蟲害的發(fā)展。
2.5.8 玉米蚜蟲
玉米蚜蟲主要為害穗部、葉片和雄花,影響玉米的產(chǎn)量和質量,可以選擇15%的啶蟲脒可濕性粉劑6 000倍液或者2%的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防治,效果明顯。
3 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技術
玉米花粒期具體指玉米抽穗開花到成熟時期,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該時期根、莖、葉生長基本結束,植株的高度固定,進入到授粉的關鍵時期,也是籽粒生長的重要時期。該時期的田間管理重點是為開花、授粉和結實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避免早衰,并且做好防止貪青晚熟的措施,保證穗大粒多,實現(xià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3.1 澆水和排澇
3.1.1 控制好澆水
該時期的澆水對產(chǎn)量的影響比較明顯,花粒期是比較炎熱的時期,水分蒸發(fā)較快,葉片的蒸騰作用強,很容易出現(xiàn)干旱,要適當澆水。當土壤水分不足時,晴天中午葉片會形成半圓形卷縮,晚上能夠恢復,如果沒有自然降雨,要及時灌溉。
3.1.2 排澇
在玉米花粒期,遇到多雨季節(jié)低洼地塊很容易遭受澇害,要及時排水,排水之后可以中耕,能夠增加地表的溫度和排濕。將下部的黃老葉片去除干凈,增強通光透風性,該時期要減少氮肥的使用量,促進玉米生長。
3.2 施肥
要做好玉米花粒期的施肥工作,確保養(yǎng)分的供給。結合玉米植株的生長情況確定施肥方式。如果玉米的植株葉片濃綠且長相良好,沒有出現(xiàn)早衰現(xiàn)象的地塊可以不施肥,否則會延長玉米的生育周期。如果穗肥不足,在花粒期會出現(xiàn)脫肥現(xiàn)象,要及時施入肥料。正常情況下,在雌穗開花前后結合澆水施肥,施入碳銨15 kg/667 m2左右或者使用尿素5 kg/667 m2。為了保證玉米后期的生長發(fā)育,在灌漿期出現(xiàn)缺肥現(xiàn)象,可以選擇5%的過磷酸鈣浸提液葉面噴灑,或者使用2%的尿素溶液在玉米灌漿期進行葉面噴灑,主要的目的是延長玉米葉片的功能,實現(xiàn)增產(chǎn)的目的。
3.3 及時去雄
做好去雄工作優(yōu)勢明顯,能夠減少蚜蟲和玉米螟蟲的發(fā)生概率。通過該項措施能夠降低植株高度,增強抗倒伏能力,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也能增強光照的強度,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促進玉米籽粒的生長發(fā)育,增加穗粒數(shù)和粒質量,增產(chǎn)1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去雄的時間,過早會影響光合作用,過晚會影響去雄效果。在陰雨天和干旱高溫天氣不能去雄,否則會影響授粉。
3.4 倒伏挽救措施
如果倒伏的面積比較小,要及時清理倒伏的玉米秸稈,提高田間的通風性和透光性;如果面積比較大,要及時翻種其他作物。根倒伏要及時培土扶正,并且將幾棵玉米捆扎在一起,防止再次倒伏。要在晴天下午進行扶正,因為上午操作秸稈的含水量較高,很容易折斷。
3.5 除草
做好花粒期的除草工作非常關鍵,能夠保證玉米的產(chǎn)量和質量,當雜草2~4葉期時,可以使用30%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200 mL兌水30 kg噴霧防治,有效防控禾本科的雜草。針對闊葉草比較嚴重的地塊,用20%的氯氟比氧乙酸乳油30 mL兌水15 kg噴霧防治即可。如果雜草比較多,需要定向噴霧,選擇20%的百草枯膠劑100 g兌水15 kg,定向噴霧防治效果明顯。
3.6 人工輔助授粉
如果玉米抽絲較晚,可以選擇人工授粉方式,保證玉米正常授粉,促進玉米籽粒整齊,也可以減少禿頂,提高結實率。正常情況下,人工輔助授粉一般選擇在盛花末期晴天的9:00~11:00進行,操作2~3次,提高授粉率。
3.7 病蟲害防控
玉米花粒期會遇到多種類型的病害和蟲害,主要的病害包括銹病和大小斑病。如果出現(xiàn)銹病,可以選擇20%的粉銹寧乳油,使用100 mL/667 m2兌水50 kg之后噴霧防治。如果出現(xiàn)大小斑病,可以選擇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花粒期的主要蟲害還有玉米螟蟲、玉米蚜蟲、棉鈴蟲等。針對玉米螟蟲,可以使用50%的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滴入花絲基部即可。在玉米灌漿的中后階段,如果出現(xiàn)玉米螟蟲,可以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灌注玉米的雌穗,每株10 mL左右。如果出現(xiàn)玉米蚜蟲,選擇40%的氧化樂果2 000倍液,效果顯著。
4 結束語
在玉米生長的各階段中,田間管理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玉米的生長期主要包括苗期、穗期和花粒期,要加強玉米生長時期的田間管理工作,為保證玉米的產(chǎn)量和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鳳.淺談玉米苗期管理技術要點[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4(17):23.
[2]姚蕾.玉米苗期管理重要性研究[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15(5):37-38.
[3]楊楠.夏玉米苗期管理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19):135.
[4]張磊,胡秀松.夏玉米穗期管理技術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6(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