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益
在被確診為高血壓(原發(fā)性)后,醫(yī)生通常除了要對患者進行肝腎功能、血脂、血糖、頸動脈彩超、心電圖等相關(guān)基礎(chǔ)項目的檢查外,常會加查血漿里一個鮮為人知的項目——同型半胱氨酸。這是為什么呢?
同型半胱氨酸是胱氨酸和蛋氨酸在體內(nèi)代謝的一種中間產(chǎn)物,正常情況下一般都維持在較低的水平(≤10微摩/升),如果≥10微摩/升,即稱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研究顯示,同型半胱氨酸值偏高會刺激血管造成損傷,導致一些炎癥和管壁斑塊的形成,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不僅可使血壓增高,還會誘發(fā)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臨床上已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作為一種心腦血管疾病獨立性危險因素,尤其是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若是高血壓患者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即為一種特殊類型高血壓——“H型高血壓”(這就是高血壓患者要查同型半胱氨酸之目的所在)。同型半胱氨酸偏高預示患者已有動脈硬化或有動脈硬化的潛在風險,而高血壓也是心腦血管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故H型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患冠心病以及腦血管?。簝烧忒B加造成心腦血管病高發(fā),產(chǎn)生1+1>2的效應(yīng)。有流行病學研究證實,H型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單純存在高血壓的患者高出約5倍,較正常人高出25~30倍;H型高血壓患者的兩種危險因素——高血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在導致心血管事件上存在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在男性約增加12倍風險,在女性則高達28倍。另有研究顯示,如果高血壓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并存,男性患腦卒中的風險可增加11倍。
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除與遺傳基因和長時間攝入富含蛋氨酸蛋白飲食有關(guān)外,主要是日常生活中身體對維生素B6、維生素B12與葉酸攝入不足,尤以葉酸攝入不足導致的同型半胱氨酸生物合成代謝中蛋氨酸循環(huán)障礙密切相關(guān)。
專家指出,H型高血壓患者為了能有效地控制血壓,避免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除了要遵醫(yī)囑改善生活方式和規(guī)律服用相應(yīng)降壓藥外,還應(yīng)積極降低體內(nèi)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而加用葉酸進行治療,至少要把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到小于15微摩/升,最好能降低到小于10微摩/升。如同型半胱氨酸降低沒有達到目標,可以再補充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
此外,平時適當多進食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獼猴桃、蘋果、橘子、菠菜、油菜、胡蘿卜、燕麥、堅果、黃豆及豆制品等,對防治H型高血壓也有一定積極意義。B795F984-27C1-460D-ADD6-248D5070DA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