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的人物傳記作品,也是其經(jīng)典作品,包括《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貝多芬傳》。
作者采取單獨成篇的方式,借助大量原始材料(詩歌、書信、日記、轉述以及事實),從藝術、生活、思想、價值等方面,分別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思想家列夫·托爾斯泰這三位名人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著重刻畫了他們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表現(xiàn)出他們的精神信仰和永不停息的藝術熱情,從而譜寫了一首首英雄贊歌。
片段閱讀一
托爾斯泰傳(節(jié)選)
他是正面坐著,交叉著手臂,穿著農(nóng)夫的衣服,他的神氣頗為頹喪。他的頭發(fā)還是黑的,他的胡髭已經(jīng)花白。他的長須與鬢毛已經(jīng)全白了。雙重的皺痕在美麗寬廣的額角上畫成和諧的線條。這巨大的犬鼻,這副直望著你的又坦白又犀利又悲哀的眼睛,多么溫和善良?。∷鼈兛吹媚隳敲赐笍?,它們?yōu)槟阍箛@,為你可惜。眼眶下劃著深刻的線條的面孔,留著痛苦的痕跡。他曾哭泣過,但他很堅強,時刻準備戰(zhàn)斗。
他有他英雄式的邏輯:
“我時常聽到下面這種議論,覺得非常詫異:‘是的,在理論上的確不錯;但在實際上又將如何?仿佛理論只是會話上必須的美麗的辭句,可決不是要讓它適合實際的!……至于我,只要我懂得了我所思索的事情,我再不能不依了我所了解的情形而做?!?/p>
他開始以照相一般準確的手法,把莫斯科的慘狀照他在參觀窮人區(qū)域與夜間棲留所里所見的情形描寫下來。他確信,這不復是如他最初所信的那樣,可以用金錢來拯救這些不幸者的,因為他們多少受著都市的毒害。于是,他勇敢地尋求災禍的由來。一層進一層,漸漸地發(fā)現(xiàn)了連鎖似的負責者。最初是富人,與富人們該詛咒的奢侈的享受,使人眩惑,以至墮落。繼之是普遍的不勞而獲的生活欲。——其次是國家,為強者剝削其他人類所造成的殘忍的總體?!虝呐灾q為虐。科學與藝術又是同謀犯……這一切罪惡的武器,怎樣能把它們打倒呢?要使自己不再成為造成罪惡的共犯。不參加剝削人類的工作。放棄金錢與田產(chǎn),不為國家服務。
傳主評價
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環(huán)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也是一位極具世界影響力的思想家。托爾斯泰從沒放棄過對人生真諦的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nóng)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里,農(nóng)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都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片段閱讀二
米開朗琪羅傳(節(jié)選)
相傳:翡冷翠的行政長官皮耶爾·索德里尼(即是決定交托米氏雕塑的人)去看這座像時,為表示他的高見,加以若干批評:他認為鼻子太厚了。米開朗琪羅拿了剪刀和一些石粉爬上臺架,輕輕地把剪刀動了幾下,手中慢慢地散下若干粉屑;但他一點也沒有改動鼻子,還是照它的老樣子,于是,他轉身向著長官問道:“現(xiàn)在請看。”
“現(xiàn)在,”索德里尼說,“它使我更歡喜了些,你把它改得有生氣了?!?/p>
于是,米開朗琪羅走下臺架,暗暗覺得好笑。
在這件作品中,我們似乎便可看到幽默的輕蔑。這是在休止期間的一種騷動的力,它充滿著輕蔑與悲哀,在美術館的陰沉的墻下,它會感到悶塞。它需要大自然中的空氣,如米開朗琪羅所說的一般,它應當“直接受到陽光”。這個像在他的工作室內時,一個雕塑家想使外面的光線更適宜于這件作品,米開朗琪羅和他說:“不必你辛苦,重要的是直接受到陽光?!?/p>
傳主評價
米開朗琪羅的大量作品都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象征。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融合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xiàn)出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面貌。
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帶有悲劇色彩的激情,并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現(xiàn)實的反映。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片段閱讀三
貝多芬傳(節(jié)選)
特·波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說他很高傲,舉止粗野,態(tài)度陰郁,帶著非常強烈的內地口音。但他知道藏在這驕傲的笨拙之下的慈悲,唯有幾個親密的朋友知道。
這種悲劇式的痛苦,在當時的一些作品里有所表現(xiàn),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帶憂郁的情緒,有些竟反映著一種年輕人的天真。他是那樣的需要歡樂,當他實際沒有快樂時就自己來創(chuàng)造。當“現(xiàn)在”太殘酷時,他就在“過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歲月,一下子是消滅不了的,它們不復存在時,光芒還會持久地照耀。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D大調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空前的成功。情況之熱烈,幾乎含有暴動的性質。當貝多芬出場時,受到群眾五次鼓掌歡迎;在此講究禮節(jié)的國家,對皇族的出場,習慣也只有三次鼓掌禮。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墒莿倮菚簳r的,貝多芬毫無盈利。音樂會不曾給他掙什么錢,物質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貧病交迫,孤獨無依,可是他戰(zhàn)勝了人類的平庸,戰(zhàn)勝了他自己的命運(此時他已耳聾),戰(zhàn)勝了他的痛苦。
貝多芬是偉大的自由之聲。他自己也感到。他時常提起,他的責任是把他的藝術奉獻于“可憐的人類”“將來的人類”,為他們造福利,給他們勇氣,喚醒他們的迷夢,斥責他們的怯懦。他寫信給他的侄子說:“我們的時代,需要有力的心靈來把這些可憐的人群加以鞭策?!?/p>
傳主評價
貝多芬矮小臃腫,外表結實,穿著講究,目光犀利,眼中有一股奇異的力量。他不幸耳聾,但他在肉體心靈雙重痛苦的重壓下仍然保持著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以及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貝多芬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chuàng)作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他把歐洲古典樂派推向新的高峰,并開辟了浪漫主義樂派個性解放的新方向。貝多芬是個不幸的人,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但他卻把歡樂給了世界。429ADB67-BE87-4E5C-990E-44F10EED10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