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時光把日子切成一個個碎片,翻過,翻過——
一次次深情閱讀,終于發(fā)現,在我心中,您是永遠,永遠——
昨? 天
黨是什么?黨像媽媽嗎?黨是什么顏色的?
昨天的我一直在問。
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了,社會主義實現了……
可我對黨,還是似懂非懂。
直到有一天,我在《紅巖》中讀到江姐、許云峰、成崗、華子良……那一個個共產黨員的英雄形象。他們在敵人面前,橫眉冷對,大義凜然;在生死面前,舍生取義,視死如歸。他們是“人間地獄”里射出來的一道道光芒。
老師說,共產黨是紅色的,紅領巾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紅領巾的心永遠向著黨。
黨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心中萌芽了。我努力著!努力著!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伴隨著激揚的隊歌,我終于成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戴上了紅領巾!
那晚,我望著星空,覺得星星特別明亮。黨啊,您就是我心中那顆最亮的星星!
我有點讀懂了您——我親愛的黨!
今? 天
燈下,我又讀起了《紅巖》。時至今夜,我已記不得自己是第幾次讀這本書了。每看一遍,我總覺得它會給我無窮的力量。
那些為新中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說:“人民革命的勝利,是要以千百萬人的犧牲去換取的!為了勝利而承擔這種犧牲,是共產黨人最大的驕傲和愉快!”
那我,又該如何深情讀您呢?
疫情期間,我們全家總動員:爸爸在公司值班,爺爺在村里做志愿者,媽媽、奶奶和我是家庭后援團。
一早,爺爺就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準備去村口值崗了。
我聽著爺爺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有點想笑:“爺爺,您怎么總唱這首老歌?”
“穎穎,這首歌永遠都唱不夠,爺爺一唱它就想流淚啊!沒有共產黨哪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爺爺的語氣很感慨,“來,你給爺爺唱一遍聽聽。”
我吐吐舌頭,放聲唱起來,在爺爺這個老共產黨員面前,我不敢造次,認真唱是必須的。
廚房里,媽媽已煮好了水餃 ,正和奶奶一起打包,那是讓爺爺帶去給村里志愿者的早點。
“走,跟爺爺一起去村口。”
看著村口迎風飄揚的黨員先鋒隊紅旗和嚴陣以待的志愿者們,我靈感突現,這不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嗎?
我讀,我寫,我們唱,我們做,黨就在我們全家人的心中!
我又多一點讀懂了您——我親愛的黨!
明? 天
彈指間,心無間。
沿著時間隧道逆向而行,我再一次捧起《紅巖》。
一個個共產黨員,一個個英雄故事,依舊在訴說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決斗,革命者與反動派之間的生死較量,讓我再次感慨萬分,震撼不已……
“黨在我心中”,這簡簡單單的五個字,道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p>
合上書本,我想起老師曾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中國人在成長過程中有三件光榮的事,那就是小學時加入少先隊,中學時加入共青團,大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p>
我驀地激動起來,現在的我已是一名預備團員了,那么明天的我……
一次次地深情閱讀,我終于發(fā)現:親愛的黨,在我心中,您就是永遠,永遠……
【老師評】
小作者通過“昨天”“今天”“明天”三部曲,聯系實際,以小見大,講述了自己讀黨、懂黨、愛黨的心路歷程。文章思路清晰,文筆優(yōu)美,且富有真情實感,展示了一名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指導教師:高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