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出臺了各種政策,可謂是“操碎了心”。但是,我們身邊還是有太多家長,被周圍焦慮的社會環(huán)境所裹挾,依然認為不提前教小學知識的幼兒園就不是好幼兒園;即便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他們也要費盡心思給孩子報班提前學。
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提前學的那點知識,根本不可能把領先優(yōu)勢延續(xù)到一年級下學期。所以,我堅定地讓女兒“零起點”入小學,但“零起點”不等于“零準備”。現(xiàn)在,我女兒已經成長為榮獲多項市級以上榮譽的“新時代好少年”,那么回過頭來看,幼升小的“零起點”對她來說其實非常重要。
很多父母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葉,或是模糊地看到了枝,卻無視主干和根。
什么是根?端正的三觀和符合時代的認知是根。
什么是主干?堅毅、激情、自控力等正向品格是主干。
那些簡單的課本知識,充其量只能算是枝葉。
所有的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最該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品格培育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性,遠遠大于知識訓練。無論是從知識→態(tài)度→行為,還是從知識→能力→素養(yǎng),知識都是最底層的。
堅毅是第一品格。我的理解是:堅是“狠勁兒”,毅是“韌勁兒”。在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時,我就帶她挑戰(zhàn)爬華山。我們攀爬了100 米的天梯,走上300 米高的玻璃橋等,就是要培養(yǎng)一種“狠勁兒”。我們每天堅持早鍛煉,讓孩子擁有特別棒的身體,也為她在讀三年級時獲得輪滑全省第八名、讀四年級時獲得足球比賽全國銀獎、讀五年級時獲得立定跳遠超過中考滿分成績等打下了堅實基礎。堅毅品格的訓練離不開特別強的專注力。家長們不要打擾專注的孩子,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往往是家長不科學的“打斷”。
我希望孩子有一顆想要出彩的心。女兒幼兒園大班的時候,老師讓孩子們提供自己的成長照。很多孩子都只拿了一張照片,而我給女兒帶去的是她在媽媽肚子里的四維彩超、出生第1 天、第100 天及每年的成長照,是她6 歲前的照片集錦。老師把這份作業(yè)展示給全班同學看:這才是成長!在女兒幼兒園畢業(yè)前的跳蚤市場,我給她設計了易拉寶,拉上各種玩具和圖書,再用野餐墊一鋪,就成為全幼兒園最靚的攤位。
我教育孩子要有孝心。我女兒去奶山羊基地進行綜合實踐,把羊奶粉帶回來給媽媽沖好端過去,就是因為媽媽喝牛奶容易腹瀉,孩子記住了。她很小就推著外婆出門曬太陽,吃到好吃的心里也想著老人。我?guī)е⌒〉乃_始做公益,她3 歲的時候,就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捐贈了一雙鞋,因為她知道有不少小朋友冬天沒有御寒的鞋穿。
我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有一次去參觀城市記憶博物館,女兒出來后對鐵軌上墊枕木的小石頭特別感興趣。她媽媽催促著:“這有什么好玩的,趕緊走,都要下雨了。”我趕緊示意孩子媽媽不要打擾專注的孩子,然后陪著孩子找了一兜子小石頭。第二天一早,孩子起床洗漱,看到浴室柜上擺得整整齊齊的小石頭,開心極了。3 天后,她整理出來40 種礦石標本。
有一次,女兒得了中耳炎,醫(yī)院耳鼻喉科教授給她檢查。她好奇耳朵里面是什么樣子,回到家也讓媽媽拿手機給她拍耳朵里的照片。媽媽說根本沒法拍,女兒急得大哭。第二天,我?guī)蕉呛砜谱隽硕Q鏡,拍到了耳朵里的樣子,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滿足。
每周,我都會帶孩子走進大自然,進行各種綜合實踐。我們周末不報班,不進行學科學習。我女兒在文化課方面是“零起點”上的小學,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沒有做任何準備。上小學的第一個學期,女兒的3 門功課總共只扣了1 分,學習成績跟那些提前學習的孩子比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