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上,老師正在引導同學們欣賞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老師說,這是王羲之與朋友們在雅集時寫的一篇作品。
小雨聽到“雅集”,就陷入了沉思,想起他們去年藝術節(jié)辦的一場活動……當他被老師的提問打斷時,完全不知道老師講了些什么。
思考不能漫無邊際。
面對老師的提問,小雨總是匆匆忙忙給出自己的答案。但每次回答完以后,他又暗暗后悔,覺得如果自己沉下心來想一想,也許就不會那樣回答了。比如,有次老師在分析字形的時候問某個例字的結構特點,小雨在還沒有分析之前就隨口說了幾個特點,但分析之后才發(fā)現,自己第一反應所得出的結論完全不對。
小雨總結:思考不能太過匆忙,要沉下心來去想。
最近,小雨覺得自己有些浮躁,今天在想怎樣寫好顏體楷書,明天又想要不要學學隸書。一兩周過去了,結果哪個也沒學好。
書法課上,老師給他講了元代書法家趙孟頰《蘭亭十三跋》的故事,說趙孟頻在一次長途旅行的過程中,在船上反復觀看一件《蘭亭序》的拓本,每當有新的體會就寫下來,共計十三次,這些題跋成了趙孟頻重要的書學思想。
小雨通過趙孟頻的故事悟出一個道理——持續(xù)地對某件事進行思考才能有效果。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思考有效呢?小雨最近非??鄲溃杏X自己學習韋法完全找不到方向和路徑。你能幫他出出主意嗎?
關于選帖
如果想學楷書,入門的字帖選哪個更適合我呢?
在學習楷書的同時,我還能學別的字體嗎?
書店里賣的同一種字帖,有原大、放大、縮小等不同的版本,我選哪個更好呢?
關于工具材料
買多大的毛筆更適合我現在寫的字帖?買狼毫、兼毫還是羊毫?
根據我現在的學習情況,您能推薦幾款適合我的書法練習紙嗎?
毛邊紙和宣紙之間的差異在哪兒?我該選用哪種呢?
關于學習方法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我不臨摹可不可以?為什么?
讀帖是什么?您能教我讀帖嗎?
每次練習多長時間比較好?每次寫多少個字呢?
臨摹時,描紅和對臨兩種方法哪個更有效?為什么?
關于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的作品對幅式有沒有要求?根據我現在的學習情況,用多大尺寸的紙進行創(chuàng)作最好呢?
創(chuàng)作時書寫的內容該怎么選?您能幫我推薦幾個嗎?
為什么我感覺自己臨摹的作品還挺好,但是一旦要完成一件創(chuàng)作的作品時,就感覺不知如何人手呢?
如何能更加快速地從臨摹向創(chuàng)作轉化呢?
關于評價
我臨摹得是好是壞,要通過什么方式來檢驗呢?
我臨摹碑帖上的字,爺爺說不能寫像了,王老師說必須要寫像了。他們誰說得更有道理?為什么?
評價臨摹的作品和評價創(chuàng)作的作品時有何異同?
關于書法活動
我應該參加學校的書法社團嗎?它對我學習書法能帶來哪些益處?
我要參加書法展覽前,一般需要做哪些準備?如何才能寫出一幅滿意的參賽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