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以及關于這首詩的故事可是廣為流傳的。我能想象出此時此刻你的神情來:“哈哈,七步詩?不就是曹植被曹丕刁難,悲憤之下七步成詩嗎?看我一揮而就,下筆千言!”慢著——人人都知道的當然容易寫,可是你能寫精彩嗎?先看這段小故事:
黃初元年,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爭封太子這段經(jīng)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仍對曹植耿耿于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
一天,曹植來拜見曹丕。曹丕刁難他,讓他在七步之內(nèi)作一首詩,如果寫不出來就治他的罪。曹植看到旁邊煮著的豆羹,靈機一動就作了這首《七步詩》,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我們是親兄弟啊,為什么要手足相殘呢?
在這篇練筆中,我們最應該突出什么?這是一場心理“大戲”,曹丕不是一拍腦袋就想除掉曹植的,而是某些言行令他坐立不安。那么,曹植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讓曹丕感覺到自己的皇位受到了威脅呢?曹丕是怎么想的?曹丕身邊的人又是如何煽風點火的?曹植入宮覲見時,又是怎樣的心情?這可跟你被叫到老師辦公室時的心情大不一樣,因為這是性命攸關的。
在大殿之上,當曹丕出題時,其他人的表現(xiàn)是怎么樣的呢?你可以用“有的……有的……有的……”來寫。注意,這些人的表現(xiàn)也是對主要人物的襯托。曹植在作詩的前后一定是思緒萬千的。他想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會想到用“煮豆”這樣一個比喻?當他朗聲吟出這首詩時,臉上可有淚光閃爍?其他人是如何表現(xiàn)的?曹丕又是如何百感交集的?
這是不是一場心理大戲? 快動筆吧,期待你的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