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鵬飛 孫志剛 聶豐
沙漏里的沙,素潔,細膩,從上“流”到下,慢慢聚合在一起。沙漏又稱“沙鐘”,有計時之用。
楊敏、宋正偉家中有一個沙漏。這個沙漏,沉淀著過往時光,也裝進了他倆的故事——關于重逢、關于守望。
楊敏,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醫(yī)院普外科護士長;宋正偉,中央軍委審計署某審計中心審計師。
2020年1月26日(農歷大年初二),對于楊敏來說是最難忘的一天。
凌晨3點,她接到醫(yī)院通知抽組人員趕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電話。領導考慮到她女兒還不到一歲半,問她有問題嗎,她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
楊敏接電話時,宋正偉也醒了,不用問,他就明白是什么事了。
女兒正抱著楊敏的胳膊熟睡,不時“吧嗒吧嗒”小嘴。
“我就是有點不放心女兒?!睏蠲粽f道。
“沒事,女兒有我和媽照看著。”宋正偉回答。
“我怕你單位也忙。再說,你平時老不著家,女兒跟你也生疏?!?/p>
“這也是我們父女倆熟絡的機會??!”
…………
清晨,楊敏開始收拾行李。婆婆從臥室里走出來,站了會兒沒說話,默默回到臥室,沒一會兒又出來叮囑:“能多帶東西就多帶點,別缺這個、少那個。”
楊敏說:“是的。”
婆婆又說:“你能不能不去?這情況,太嚇人了啊,孩子又這么小……”
楊敏看了一眼婆婆,說道:“沒事的,媽,你放心吧!我們不會有事的!”
自女兒2018年7月出生后,婆婆就從山東老家來到駐地幫著帶孩子。因為家里還有老人需要照顧,公公便留守在老家。宋正偉經常出差在外,楊敏與婆婆在一起的時間,比與宋正偉在一起的時間還多,她與婆婆早已處出了感情。有一次,婆婆回山東老家,楊敏送她到機場。婆婆要往登機通道里走,回頭朝楊敏揮手時,兩個人都掉了淚。
一切準備完畢,宋正偉要送楊敏去醫(yī)院集合,女兒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哭喊著要找楊敏抱。這讓楊敏體會到了什么叫心痛難舍,然而一種決然赴命的氣概又忽上心頭。楊敏回頭親了一下女兒,轉身大步離去。
出征,是軍人的壯行詩,是英雄的長行歌。對于戎裝巾幗來說,這份豪邁更與柔情相交織。
2014年9月,楊敏也曾開始一次遠行:赴馬里執(zhí)行為期8個月的維和任務。不過那時,她還是“單槍匹馬”的女戰(zhàn)士,父母遠在四川,送行時只有戰(zhàn)友。
楊敏所在的醫(yī)療分隊,每天門診病人很多,有手術時她還要進入手術室,各種任務經常是一個接一個。
馬里熱季酷熱干燥,雨季多狂風暴雨。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苦中作樂。他們將帶去的一些蔬菜種子種在地里,多數(shù)種子都沒了動靜,只有不遠處一棵黃瓜秧給他們帶來了希望。楊敏等精心伺候,后來小苗結出一根黃瓜。黃瓜摘下來,只夠每個戰(zhàn)友切一片來吃,那架勢有點像兒時玩“過家家”,但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確實如一家人一樣。
一天早上,楊敏交班回到宿舍,戰(zhàn)友們圍過來說:“哎呀,今天我們大壽星過生日!”楊敏這才想起,今天是她的生日。
大家給楊敏煮了3個雞蛋,三名大姐一人給剝了一個放進一碗長壽面里。大家東拼西湊地擺上一些零食,說說笑笑地為楊敏辦了一個簡單的生日會。那碗冒著熱氣的長壽面,至今還時常浮現(xiàn)在楊敏眼前。
不久,楊敏的姨妹告訴她,姥姥去世了。父母怕她擔心,特意向她隱瞞了消息。姥姥家有大片李子樹,當兵前,每到李子成熟時,姥姥就給楊敏打電話,讓她趕緊去摘李子。楊敏想,再去姥姥家,還能見到李子花開,卻再也看不到李子樹前的姥姥了。
遠在異國倍思親。但軍人骨子里又要四海為家。
2015年5月,楊敏和戰(zhàn)友們從馬里凱旋,榮獲聯(lián)合國“和平榮譽勛章”。維和期間,楊敏所在的醫(yī)療分隊,接診門診患者1703人,收治住院患者110人;執(zhí)行前接后送任務80次,救治傷員142人,為聯(lián)馬團(聯(lián)合國駐馬里多層面綜合穩(wěn)定特派團)體檢篩查埃博拉病毒53人……楊敏和其他9名護士,以優(yōu)質、高效、貼心的護理服務贏得了一致好評,被譽為“聯(lián)馬團最美白衣天使”。
離開馬里時,大家都想帶點什么留作紀念。楊敏在營地里取了些沙子洗干凈、晾干,裝進空藥瓶帶回了祖國。
2020年2月2日上午,楊敏同援鄂醫(yī)療隊隊員到達武漢一家酒店后,他們放下背囊就趕往剛剛建成交付的火神山醫(yī)院。在他們列隊進入醫(yī)院時,撤場的工人邊錄視頻邊說:解放軍來了,武漢有救了。
聽到這話,楊敏心里有一個聲音響起:你們已經用實際行動,創(chuàng)造了建設奇跡,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
搬運物資、轉移場地、防護培訓、熟悉環(huán)境、準備病房,楊敏和戰(zhàn)友干了一個通宵。
天快亮時,他們不約而同地癱坐在地上,一個個灰頭土臉。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每個人的臉上,楊敏瞬間感受到了溫暖,眼前、心頭都有一種特別的光亮。大家彼此看看對方,紛紛攥緊拳頭,做了一個加油的動作。
2月4日9時許,武漢火神山醫(yī)院開始正式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患者。
楊敏先是在感染七科工作,后又被抽調到了醫(yī)院新成立的綜合科。綜合科主任是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毛青,此次援鄂,他率領陸軍軍醫(yī)大學隊伍率先進入重災區(qū)金銀潭醫(yī)院。毛主任雖已近退休年齡,但工作熱情不減。他常說:“這身軍裝,就是用來穿著沖鋒陷陣的。”這句話讓楊敏深受鼓舞。
這里的不少患者講的是武漢方言,與他們溝通時偶爾會有障礙。于是下班后,楊敏就與武漢的一名同學微信視頻,讓她教幾句武漢常用方言。有一次,在為一位老奶奶講解病情時,楊敏說了句“你呀恢復得蠻好”。奶奶趕緊問:“姑娘本地人???”
楊敏說:“我是四川人,但現(xiàn)在是您的親人!”奶奶一聽開心地笑了。
一天,科室病房住進了一位老爺爺。楊敏在給老爺爺血管穿刺時,他說:“我的血管不好找,多扎幾針沒事。”
2021年3月底,楊敏在吉林省“最美軍嫂”發(fā)布儀式上。攝影/榮城
由于穿了防護服、隔著護目鏡,加上戴了三副手套,確實影響到楊敏的發(fā)揮,她仔細觀察他的血管走向,憑借多年的經驗,最終做到了“一針見血”。老爺爺豎起大拇指說:“解放軍的醫(yī)術就是高,我原本都做好了扎三針的準備?!?/p>
楊敏說:“爺爺,請您放心,只要您積極配合我們治療,我們一定會讓您康復出院的?!?/p>
老爺爺高興地點點頭,說道:“關鍵時候有解放軍在,我不害怕!”
當時很多患者被確診后驚恐不已,任何安慰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候,只有身上的這身軍裝和“解放軍”三個字,能夠給他們起到“鎮(zhèn)定”作用。楊敏深切感到,這是解放軍群體形象的影響,得益于每一名軍人的奉獻與付出。
此后,每次進入病房,楊敏都會讓戰(zhàn)友在防護服上寫上:人民解放軍楊敏。
送走楊敏第二天,宋正偉去單位值班,也把家里情況向單位領導作了匯報,領導讓他先休假幫著帶孩子。
宋正偉一直關注著武漢的情況。夜深人靜時,他有時睡不著,便拿出那個沙漏看一看。
時光回轉,宋正偉和楊敏的愛情,始于朋友。
楊敏是四川人,宋正偉是山東人,他倆相識于2012年8月。那時他們剛從不同軍校畢業(yè),宋正偉分配到位于吉林白城的一家醫(yī)院任財務助理,楊敏分配到了位于長春的這家醫(yī)院。按要求,楊敏到白城宋正偉所在的醫(yī)院代職一年。
年輕人充滿朝氣,熟悉得也快,宋正偉、楊敏等年輕人閑時經常在一起聊天。這一年冬天,宋正偉、楊敏業(yè)余時間相約報名學習駕駛。他倆一起騎自行車去駕校,一起學開車,一起回單位。有時,他倆還閑步公園,一起騎自行車郊游。次年1月,宋正偉開始兼任勤務連連長,得知楊敏有辦板報的特長,還經常請她幫助辦板報。
他們仿若情侶,心中也互生好感。但當領導給他倆撮合時,楊敏卻婉拒了,她表示不想談異地戀,而且準備將來退役回四川老家。后來,宋正偉擇機又探虛實,楊敏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2013年6月,楊敏回到長春的醫(yī)院,宋正偉依然堅守在白城。
兩個人的人生軌跡,若無再遇,或就錯過。2016年夏天,因軍隊改革,宋正偉調整到中央軍委審計署某審計中心,開始和楊敏同在一個城市。
那時,楊敏正在吉林省敦化市哈爾巴嶺執(zhí)行處理日遺化武作業(yè)衛(wèi)勤保障任務。不久,宋正偉恰好去敦化出差,結束后特意去看望她。此后,他幾次專程去敦化看望楊敏。
愛情,有時就是水到渠成。2016年8月6日周六晚,宋正偉從敦化再次看望楊敏歸來后,在電話中大膽地向楊敏表白:“你看,我們已到了同一個城市,不存在兩地的問題了,我們是不是可以發(fā)展一下?”
幾經磨練,楊敏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因適應不了東北環(huán)境而哭鼻子,又一度想回老家的小姑娘,心頭早已烙上四海為家、守護萬家燈火的家國情懷。
宋正偉也因為了解到這些,才覺得“有機可乘”。但楊敏在電話里依然有些猶豫,她說:“你給我一個晚上的考慮時間吧,我明天答復你?!?/p>
第二天上午,宋正偉按捺不住等待的心情,給楊敏打去電話。
楊敏說:“沒什么要求,只要以后孝順雙方父母就行。”
宋正偉說:“這肯定沒問題??!”
其實,在楊敏奔赴馬里時,宋正偉就覺得這小丫頭了不起。楊敏到馬里維和后,他們雖然相距萬里,但兩顆心似乎更近了。宋正偉經常對楊敏噓寒問暖,楊敏也激勵宋正偉帶領連隊爭創(chuàng)佳績。他去敦化找她時,她講了很多在馬里的經歷。有次楊敏從敦化回駐地休息,還特意給他看了從馬里帶回來的沙子。宋正偉當時就在想:買個沙漏把沙子裝起來,留下楊敏在馬里的維和時光,也與她一起見證更多美好未來。只是,他沒有把握,是不是真的有這種機會。
當兩人的關系板上釘釘后,宋正偉特意去訂制了沙漏,底座上刻上2016年8月7日這個特別的日子,還有“愛的見證”“真愛永恒”幾個字。他們珍惜這段情緣,珍愛兩個人美好的軍旅時光、共同的軍旅情懷。
軍戀,或許周折漫長,但大多軍婚卻是快馬加鞭。2017年5月3日,兩人在宋正偉山東老家舉辦了婚禮。
婚禮上,當楊敏父親把楊敏的手交到宋正偉手上時,宋正偉看到岳父眼里滿是淚水。他不禁觸動,心想:“這個‘接力棒我必須得接好!”
婚后不久,兩人便各赴工作崗位,一別就是3個多月。宋正偉忙碌于多個單位的預決算、財經管理、經濟責任等審計任務,楊敏則再次奔赴敦化執(zhí)行衛(wèi)勤保障任務。任務有一定危險性,那段時間,不管忙到多晚,宋正偉都會和楊敏視頻通話,看到楊敏安然無恙才能安心。
楊敏奔赴武漢,這次情況又有不同。宋正偉不敢打擾身在一線的楊敏,也不愿讓她太惦念家里,經常在微信上給她留言匯報家中情況,鼓勵她完成好抗疫任務。
時光如沙礫,默默沉淀。
在武漢,楊敏經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有時,她用手機調取家中監(jiān)控錄像看看孩子。家里有一個長期工作的攝像頭,是宋正偉提議安的,他出差在外時可以通過手機調取錄像看孩子。孩子能爬了、會扶東西了、蹣跚學步了……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宋正偉大多是在視頻里看到的,他將此稱為“溫情的回眸”。
“回眸”視頻時,楊敏看到婆婆在廚房里忙活,一只手小心地抱著孩子,另一只手炒著菜——她的眼睛瞬間濕潤了。宋正偉早已上班了,婆婆一個人里里外外地幫他們照應著小家。
2020年4月14日,火神山醫(yī)院最后14名患者全部康復出院;次日,醫(yī)院舉行了關閉儀式。火神山醫(yī)院穩(wěn)定運行了73個日夜,累計收治患者3059人,收治和治愈數(shù)量均為武漢市第一,醫(yī)護人員則零感染。楊敏因表現(xiàn)突出,被火神山醫(yī)院評為“抗疫先鋒”。
4月16日,楊敏同部分援鄂抗疫人員乘機飛抵天津,在天津健康康復中心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楊敏感覺又做回“普通人”:可以失眠,但不再需要安眠藥;可以悠閑地聯(lián)系親友,不再緊緊張張地卡著時間……
楊敏給宋正偉打電話,宋正偉告訴她,楊敏單位會給他們舉行歡迎儀式,他也被邀請參加了。楊敏開玩笑說:“我回來,你不得給我送束花???不要大的,要束小的就行?!?/p>
回到駐地,下了車之后,楊敏看到科室給她制作了一條橫幅高舉著:麻醉科歡迎楊敏凱旋。楊敏瞬間落淚。
別人家屬舉花的舉花,歡呼的歡呼,宋正偉只是抱著孩子,望著她笑,婆婆站在他的身旁,一起凝望著隊伍里的楊敏。3個月的時間里,婆婆瘦了3公斤。但每次視頻通話,婆婆總說家里一切都好,讓她不用擔心、專心工作。女兒長高了,變漂亮了,但看到楊敏,眼神里竟有些陌生。
準備開車回家,楊敏問:“花呢?”
宋正偉說:“老夫老妻了,沒花啊,沒啥花。”
楊敏一拉開車門,香氣撲鼻,只見一大束鮮花靜靜放在車座上,艷麗無比。楊敏心花怒放,嗔怪道:“你怎么不拿出去?好不容易我們有個秀秀恩愛的時候。”
“秀啥啊,一把年紀了秀啥啊。這才是低調的芬芳!”
回到家,楊敏先去洗澡,洗完澡出來,發(fā)現(xiàn)女兒正守在衛(wèi)生間門口。她心里一陣酸澀,將還在偷偷望著她的女兒一把緊緊地摟在懷里。在武漢時,楊敏有一次回看視頻,宋正偉和女兒做游戲,他說:“我會變魔術,你想讓爸爸給你變什么啊?”女兒不假思索地說:媽媽!可當媽媽真的“變”回來了,女兒卻不敢認她了。
2020年5月,楊敏被評為“長春青年榜樣”。當月,受中央軍委審計署某審計局邀請,她作了一場報告。她由衷而深情地說:“武漢,這一次,你成為我一生最為光輝的城市,我成了你的親人。以后我會告訴長大的女兒,那是媽媽曾經用生命參與守護的地方?!?/p>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女兒名為安晴,是楊敏和宋正偉的相互期許,也是他們共同的愿望:愿天下安,愿人間晴。
2021年1月,楊敏從手術室護士升任普外科護士長。“角色突然轉變,很多地方都需要學習,給我壓力很大,正偉經常開導我,鼓勵我盡快勝任這一角色,他做思想工作不錯?!?021年3月,楊敏被評為吉林省“最美軍嫂”。頒獎時,宋正偉正在執(zhí)行審計任務,沒能見證她的榮耀時刻。
2021年7月,楊敏一家
身邊有個醫(yī)護人員,宋正偉也經常把審計人員比作醫(yī)生,把審計工作看作有溫度的工作。他經常說:“軍隊的審計工作其實也是治病救人,糾治影響部隊戰(zhàn)斗力的‘經濟疾病,挽救那些不小心犯錯誤的戰(zhàn)友。”
一次,在對某部副食品采購進行審計時,宋正偉發(fā)現(xiàn)部分副食品采購價格波動明顯異常,采購數(shù)量也不合常理。經過組織官兵問卷調查、比對市場價格數(shù)據(jù)、走訪考察部分商戶,最終查實了該部服務中心軍士張某虛列開支套取資金的事實。
按照工作流程,接下來問題線索移交紀委就可以了。但宋正偉了解到,張某服役十幾年,家中老人病重,孩子剛出生不久,妻子一人挑起家庭重擔壓力過大,正在與他鬧離婚。宋正偉感到,這次審計的結果,很可能成為壓垮張某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利用休息時間找到張某談心,耐心開導張某,讓他意識到家庭困難不能成為違法借口,幫助張某放下思想包袱,坦然面對審計結果。他還將這些情況如實反映給被審計單位,建議組織為張某提供家庭援助。
談心中,宋正偉也以自己的家庭為例。妻子十月懷胎,他一直在執(zhí)行審計任務,直到待產前兩天他才回去。買菜、做飯、洗衣,上醫(yī)院產檢,都是妻子孤單單一個人。每次他打電話,妻子嘴上說沒事,眼淚卻不聽使喚地往下流。
張某聽后百感交集,說道:“宋審計,雖然我犯了錯,但我會從哪跌倒、再從哪爬起來,也會做好我愛人的思想工作的!”
從事審計工作以來,宋正偉逐漸成長為一名既懂審計業(yè)務又懂信息化的復合型人才。他先后在《軍隊審計》《軍隊財務》發(fā)表理論文章十余篇,提煉的“審計工作七項機制”和編寫的《審計項目全流程指引手冊》得到上級機關轉發(fā),創(chuàng)建的審計模型被中央軍委審計署評為優(yōu)秀模型,撰寫的論文獲全軍住房資金管理研討論文一等獎。
2021年底,宋正偉一家獲評全國最美家庭。為紀念這一榮譽,他們一家打算待到春暖花開時去拍全家福,但至今尚未如愿。
2022年2月,宋正偉隨隊奔赴某地開展財經管理專項審計。3月,楊敏去上海學習一個月。因上海、吉林發(fā)生新冠肺炎疫情,楊敏回到駐地經隔離一段時間后,直接去醫(yī)院參加工作。當?shù)亟夥夂蟛痪?,婆婆帶著女兒回了山東老家……如今,宋正偉、楊敏二人依然奮戰(zhàn)在各自崗位上,他們的小家如許多軍人家庭一樣聚聚合合。
日月相易,別聚往復;征程之上,萬千赤子。
一個小小的沙漏,不僅象征愛情與幸福,也象征著這個家庭在軍旅時光里不斷累積的奉獻與前行。
(孫志剛為中央軍委審計署某審計中心政治協(xié)理員,聶豐為解放軍某部干事)
編輯/彭清雯
民族:漢族
籍貫:四川郫縣
出生年月:1986年10月
入伍年月:2006年12月
入黨年月:2008年7月
單位職務: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醫(yī)院普外科護士長,主管護師
主要榮譽:獲評吉林省“最美軍嫂”,長春市“優(yōu)秀護士”、“長春青年榜樣”等榮譽,獲聯(lián)合國“和平榮譽勛章”,榮立三等功1次;其家庭獲評全國最美家庭
結婚年月:2017年3月
丈夫情況:宋正偉,中央軍委審計署某審計中心審計師
座右銘:堅守崗位是護士的職責,為國出征是軍人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