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萍,褚菲菲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鄭州 450000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由于胃癌早期無明顯特異性癥狀,部分患者就診時已處于胃癌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間,因此對于晚期胃癌患者多采用化療,但目前仍缺乏特異性的生物標志物和靶向治療藥物,使得胃癌患者治療預后較差,患者生存期較短[1-3]。化療藥物是胃癌新輔助化療和進展期胃癌姑息治療的常見藥物,但腫瘤細胞存在耐藥性,特別是腫瘤多藥耐藥,會嚴重影響化療效果[4-5]。因此,改善胃癌化療藥物敏感性,提高化療治療效果成為胃癌臨床治療的研究熱點。富含絲氨酸和精氨酸的剪接因子1(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作為一種原癌蛋白,在白血病、乳腺癌等惡性腫瘤中均呈高表達[6]。有研究顯示,轉(zhuǎn)錄因子7類似物2(transcription factor 7 like 2,TCF7L2)是參與WNT通路的關鍵下游靶基因,而WNT通路在胚胎發(fā)育和成體干細胞中具有關鍵作用,其在乳腺癌、結(jié)腸癌等多種腫瘤細胞中呈現(xiàn)活化狀態(tài)[7-8]。但有關SRSF1和TCF7L2在胃癌中表達情況的研究較少?;诖?,本研究以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SRSF1、TCF7L2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化療藥物耐藥性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就診的胃癌患者的病歷資料。納入標準:①術前未進行放療、化療或免疫治療;②術前經(jīng)血液學及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惡性腫瘤疾??;③經(jīng)病理檢查診斷為胃癌且可耐受手術。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肝腎損傷或凝血功能異常;②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120例胃癌患者,年齡40~85歲,平均(69.26±7.32)歲;男性63例,女性57例;TNM分期:Ⅰ~Ⅱ期69例,Ⅲ~Ⅳ期51例;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47例,淋巴結(jié)未轉(zhuǎn)移73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所有患者行胃癌切除術,在無菌環(huán)境下取患者腫瘤標本并在距離腫瘤邊緣50 mm外的位置留取癌旁組織標本,應用生理鹽水清洗組織后剔除標本周圍的脂肪組織。選取邊緣生長良好無壞死的腫瘤組織小塊,剪碎后過濾制成細胞懸液。調(diào)整細胞密度并進行培養(yǎng)后應用臺盼藍進行計數(shù),將細胞懸液加至每孔190 μl的96孔培養(yǎng)板上進行培養(yǎng),分別設置只加入培養(yǎng)液的空白組、只加入細胞懸液的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分別加入10 μl化療藥物,分別為順鉑、卡鉑、紫杉醇、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huán)磷酰胺。每組均設置4個復孔。在5% CO2、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在培養(yǎng)過程中進行稀釋,最終濃度應為人體血漿濃度1 μg/ml。再繼續(xù)培養(yǎng)48 h后加入20 μl四甲基偶氮唑藍(methyl thiazolyl terazolium,MTT)試劑,繼續(xù)培養(yǎng)4 h后再加入150 μl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充分振蕩使結(jié)晶物充分溶解,再應用酶標儀讀取各孔490 nm處的吸光度值。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1和TCF7L2蛋白表達量。參照試劑盒說明書提取組織總蛋白并測定蛋白濃度,以β-action作為內(nèi)參計算蛋白相對表達量。對標本進行切片后應用抗兔二抗進行染色,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洗后顯色后用蘇木精復染,在光鏡下觀察染色強度。染色強度:黃色、棕黃色、棕褐色分別計1、2、3分。在高倍視野下觀察陽性細胞所占比例,陽性細胞所占比例<5%計0分,5%~25%計1分,26%~50%計2分,51%~75%計3分,>75%計4分。將染色強度評分和陽性細胞所占比例評分相乘:0分(-),1~4分(+),5~8分(++),9~12分(+++)。
①比較胃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SRSF1、TCF7L2相對表達量。②比較不同臨床特征患者SRSF1和TCF7L2表達情況。③分析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強度與化療藥物敏感性的關系。藥物抑制率=(對照組吸光度值-實驗組吸光度值)(/對照組吸光度值-空白組吸光度值)×100%。藥物抑制率<30%為耐藥,30%~50%為低敏,51%~70%為中敏,>70%為高敏。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相對表達量均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SRSF 1、TCF 7 L2相對表達量的比較(±s)
表1 胃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SRSF 1、TCF 7 L2相對表達量的比較(±s)
組織胃癌組織(n=120)癌旁組織(n=120)t值P值0.76±0.06 0.35±0.03 66.953 0.000 0.73±0.06 0.38±0.05 49.090 0.000 SRSF1TCF7L2
不同性別、年齡和腫瘤直徑胃癌患者的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情況胃癌患者的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不同臨床特征胃癌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 1、TCF 7 L 2表達情況的比較( n=120)
不同順鉑、紫杉醇、多西他賽和環(huán)磷酰胺耐藥情況的胃癌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胃癌組織中SRSF 1、TCF7 L2表達情況與化療藥物敏感性的關系
胃癌作為臨床常見疾病,由于缺乏特異性臨床癥狀,多數(shù)患者在早期階段難以有效診斷,胃癌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多為手術、化療和放療[9-10]。由于多數(shù)患者在就診時已表現(xiàn)為轉(zhuǎn)移性胃癌或局部晚期,手術治療后復發(fā)可能性高達60%,患者預后較差,術后生存期較短[11-12]。因此,化療仍是胃癌患者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熕幬镌谖赴┗煼桨钢芯哂兄匾匚?,該類藥物可將腫瘤細胞的DNA作為靶分子,通過與腫瘤細胞DNA結(jié)合來破壞腫瘤細胞DNA的復制從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13-14]。但隨著化療藥物的廣泛應用,腫瘤細胞的耐藥現(xiàn)象使腫瘤的化療效果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化療失敗[15-16]。因此,為有效改善胃癌患者化療效果,尋找與化療耐藥性相關的分子標志物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胃癌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相對表達量均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在胃癌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呈異常高表達,這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17]。既往研究表明,SRSF1過表達可能是引起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18]。已有研究表明,SRSF1可參與多種復雜的化學生物通路,通過對前體mRNA進行選擇性剪接加工,從而控制下游蛋白表達和功能發(fā)揮[19]。因此,SRSF1可調(diào)節(jié)細胞的凋亡程序,而細胞的凋亡抑制則與腫瘤迅速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聯(lián)系。已有研究表明,TCF7L2在腸癌和胰腺癌等腫瘤中具有重要作用,TCF7L2是WNT信號通路的重要轉(zhuǎn)錄復合物,而WNT信號通路在胃腸道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因此。TCF7L2的表達與胃癌患者腫瘤發(fā)展具有相關性。本研究進一步表明,不同性別、年齡和腫瘤直徑胃癌患者的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情況胃癌患者的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高表達可能對胃癌發(fā)生、發(fā)展產(chǎn)生促進作用。藥敏實驗結(jié)果顯示,不同順鉑、紫杉醇、多西他賽和環(huán)磷酰胺耐藥情況的胃癌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表達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胃癌組織中SRSF1、TCF7L2的表達情況可能與患者對化療藥物產(chǎn)生的耐藥性有關。這可能與SRSF1異常高表達可促進下游細胞凋亡抑制基因表達,從而引起腫瘤細胞增殖,而TCF7L2異常高表達引起下游腫瘤細胞干性標志物基因過表達,從而引起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耐受作用有關,但其確切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仍需進行下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胃癌患者胃癌組織中SRSF1和TCF7L2呈異常高表達,SRSF1和TCF7L2高表達可能是胃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