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 梁子宸
指導教師 劉蘭蘭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陽春三月,桃紅柳綠,萬物復蘇,正是放風箏的大好時節(jié)。
小作者給畫面中的人物起了名字,讀起來很親切。
“放風箏啦!”小明帶著妹妹小芳,約了好朋友小剛,高高興興地準備去公園放風箏。
公園里可真熱鬧啊!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各式各樣的風箏在空中飛舞著。碧綠的草地上放風箏的人們歡笑著,奔跑著。
小明和小剛迫不及待地奔向一塊空地,開始忙活起來。
“等會兒我們看準風向,你舉著風箏,我在前面拉線,好嗎?”小明一邊和小剛商量,一邊把線系在風箏上?!昂冒?!”小剛比畫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我都等不及啦!”
小作者在整體觀察圖畫之后,又對人物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商量”一詞表現(xiàn)出他們彼此配合、互相尊重的品質。
“托”“握”“拎”“喊”“跑”等一系列動作描寫,把放風箏的過程寫得很清楚,讓整個畫面動了起來。
一切準備就緒。小剛雙手托著風箏舉過頭頂,小明左手握著線軸,右手拎著風箏線,在距離小剛十米遠的地方站好。這時,一陣風吹來,小剛沖小明大喊一聲:“準備,一,二,三,跑!”只見小明飛快地跑起來,邊跑邊放線。小剛雙手高舉風箏也隨著飛奔起來。小明大喊一聲:“松手!放!”小剛立刻松開了手,風箏高高地飛了起來。
小作者聯(lián)系生活,發(fā)揮想象,將三個小朋友間的對話描寫得生動精彩。
一旁的小芳手拿一只蝴蝶風箏,高興得又蹦又跳,歡呼著:“飛上去啦!飛上去啦!哥哥好棒!快來幫幫我的‘大蝴蝶’吧!”
不一會兒,在小剛、小明的幫助下,小芳的“大蝴蝶”也飛上了天空。
不遠處,一個小男孩把風箏放得高高的,他的爸爸媽媽并肩站著,笑瞇瞇地看著天空中的風箏,仿佛放飛的是一家人的希望。
由近及遠,觀察細致。
天上的風箏越來越多:看,身著盛裝的“金魚”,紅裙飄飄,像姿態(tài)優(yōu)美的舞者;細細長長的“蜈蚣”,扭動著身子,像在和白云嬉戲;兇猛的“老鷹”展翅翱翔,一展“空中王者”的雄姿……各式各樣的風箏把蔚藍的天空裝點得像美麗的萬花筒。
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觀察有序,表達清楚。